4.3 化学键 同步练习 (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 化学键 同步练习 (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1-02 19: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化学键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具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K3C60中含有离子键 B.K3C60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该晶体融化过程中破坏了离子键 D.C60与12C互为同位素
2.三氟化硼的电子式为
A. B.
C. D.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 B.、 C.、NaOH D.、
4.我国古代伟大发明黑火药的爆炸反应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NO3属于强电解质 B.CO2属于酸性氧化物
C.S2- 的结构示意图是: D.H2SO4电离方程式:H2SO4 =H2+SO
5.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盐是
A.Na2O2 B.CaCl2 C.Na[Al(OH)4] D.CH3COOCH3
6.卤族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的球棍模型: B.的电子式:
C.溴原子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74的碘原子:
7.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NO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2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NO和O2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C.上述过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ON2 + O2
D.标准状况下,NO分解生成11.2 L N2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
8.下列微粒中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Na+ B.Ne C.Cl- D.F-
二、非选择题
9.下面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①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1)①的元素名称为: ,元素④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比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②的单质为固体,而③的单质为气体
B.原子半径②比③大
C.②的非金属性比③弱
D.原子序数③比②大
(3)②、④组成的能引起温室效应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
(4)②、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5)③、⑤、⑦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6)写出元素⑤⑥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二 ① ② ③ ④
三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元素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元素⑧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 ,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元素⑤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元素④、⑤、⑥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离子符号)
(4)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 ,这两种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⑤和⑨它们可以形成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11.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E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D离子与C2-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A和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较弱的为 。若用图中装置验证这两种酸的酸性强弱,则在仪器P中加入的试剂为 ,Q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由以上五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下表:
物质 组成和结构信息
a 含有A、C、D的盐
b C、D组成的化合物,且原子数之比为1∶1
c 化学组成为AC2
①a含有的化学键有 。
②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1 ①
2 ② ③ ④ ⑤
3 ⑥ ⑦ ⑧ ⑨ ⑩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形成的单质是半导体的是 (填元素名称)。
(2)⑥与⑨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①与②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呈两性的是 。
(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②、③、⑧的原子半径最小是 (填素符号)。
(5)④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的属于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晶体属于 晶体(填“离子”、“分子”、“原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K3C60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C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
B.C、C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
C.K3C60晶体在熔融状态下破坏了离子键,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正确;
D.C60为单质,12C为原子,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D。
2.C
解析:A.为其结构式,故A不符合题意;
B. 为其空间结构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
C. 是三氟化硼的电子式,故C符合题意
D.为的形成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B
解析:A.NH3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A项不符合题意;
B.H2O、CO2中均只含有极性共价键,B项符合题意;
C.CaCl2中只含有离子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C项不符合题意;
D.Cl2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MgCl2中只含有离子键,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4.D
解析:A.KNO3是可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A正确;
B.CO2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其属于酸性氧化物,B正确;
C.S2-的结构示意图是,C正确;
D.H2SO4属于强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2SO4 =2H++SO,D错误;
故答案为:D。
5.C
解析:A.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但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盐,故A不符合题意;
B.CaCl2是只含有离子键的盐,故B不符合题意;
C.Na[Al(OH)4]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且属于盐,故C符合题意;
D.CH3COOCH3中含有共价键,但CH3COOCH3属于有机物,不是盐,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6.A
解析:A. BF3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且不含孤电子对,该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键角为120°,其球棍模型为,故A正确;
B.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 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溴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5,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I是53号元素,其质子数为53,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为74的碘原子表示为,故D错误;
答案选A。
7.B
解析:A.N2含有非极性共价键,说法正确,A错误;
B.O2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B正确;
C.从图示可知,化合物生成两种单质,所以上述过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NON2 + O2,C错误;
D.标准状况下,NO分解生成11.2 L N2即0.5摩尔,所以有1摩尔+2价的氮降低到0价,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D错误;
故选B。
8.D
【分析】OH-中质子数为8+1=9,氢氧根离子中电子数比质子数大1,则电子数为9+1=10;
解析:A、钠离子中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1-1=10,A错误;
B、氖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0,B错误;
C、氯离子中质子数为17,电子数为17+1=18,C错误;
D、氟离子中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1=10,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1) 氢
(2)C
(3) 共价键(或极性键或极性共价键都可)
(4)HClO4>H2CO3
(5)S2->N3->Na+
(6)NaOH+Al(OH)3=NaAlO2+2H2O
【分析】根据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⑧号元素分别为H、C、N、O、Na、Al、S、Cl。
解析:(1)①为氢元素;④为O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同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故选C;
(3)C和O组成的能引起温室效应的化合物为CO2,电子式为,其中含有O原子和C原子形成的极性共价键;
(4)非金属C<Cl,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2CO3;
(5)③、⑤、⑦三种元素的离子分别为N3-、Na+、S2-,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S2->N3->Na+;
(6)元素⑤⑥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二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
10.(1)
(2) 第三周期第VIA族 还原性
(3)F->Na+>Mg2+
(4) Na NaOH Al(OH)3 Al(OH)3+OH-=AlO+2H2O
(5)离子
【分析】由表知,①为C、②为N、③为O、④为F、⑤为Na、⑥为Mg、⑦为Al、⑧为S、⑨为Cl、⑩为Ar、据此回答。
解析:(1)元素②为N、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元素⑧为S、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第三周期第VIA族,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元素⑤为Na、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具有还原性。
(3)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元素④、⑤、⑥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Na+>Mg2+。(填离子符号)
(4)除稀有气体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递减。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填元素符号),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递减,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则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 (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Al(OH)3,Al(OH)3可以NaOH反应生成水和NaAlO2,则这两种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5)⑤为Na、⑨为Cl,分别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则⑤和⑨组成的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11. 第三周期第ⅣA族 H2SiO3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 2Na2O2+2CO2=2Na2CO3+O2
【分析】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E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则D处于IA族,E处于ⅣA族;D离子与C2-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则C是O元素,D是Na元素,E是Si元素;A、E同主族,说明E与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A是C元素,由于原子序数A<B<C,A是C元素,C是O元素可知B为N元素;(3)中由以上五种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物质,a是含有C、O、Na的盐,则a为Na2CO3;b是O、Na组成的化合物,且原子数之比为1:1,则b为Na2O2,c的化学组成为AC2,则c为CO2,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C,B是N,C是O,D是Na,E是Si元素,化合物a为Na2CO3,b为Na2O2,c为CO2。
(1)元素E为S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根据元素位置与原子结构关系可知S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位于第三周期ⅣA族;
(2)元素A是C,E是Si,二者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弱,元素非金属性C>Si,所以酸性:H2CO3>H2SiO3,即酸性较弱的是H2SiO3。若验证这两种酸的酸性强弱,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则在装置中加入的试剂分别为:M为HCl,N为CaCO3,在N中发生反应制取C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得到的CO2气体中含有杂质HCl,可通过装置P中的NaHCO3饱和溶液除去杂质HCl,发生反应:HCl+NaHCO3=NaCl+H2O+CO2↑,然后将气体通入盛有Na2SiO3溶液的装置Q中,若CO2少量,发生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若CO2过量,则发生反应: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因此在装置Q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3)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2CO3;b为Na2O2;c为CO2。
①a为Na2CO3,该物质是盐,属于离子化合物,Na+与CO32-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在阴离子CO32-中C、O两种元素的原子间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因此Na2CO3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
②b为Na2O2,c为CO2,二者反应产生Na2CO3和O2,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12. 硅 NaOH Al(OH)3 HF N 共价化合物 原子
解析:(1)⑩为Ne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形成的单质时半导体的为硅元素;
(2)⑥为Na元素,⑨为S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Na2S,其电子式为;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为CH4,结构式为;
(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表中金属性最强的为Na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A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Al(OH)3呈两性;
(4)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其氢化物为HF;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③即N元素;
(5)④为O元素,⑧为Si元素,形成化合物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属于原子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