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送友人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6 08: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送友人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②熟背全诗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受,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
2学情分析
作为初二的学生,虽然已有学习诗歌的经验,但大部分学生对于诗歌鉴赏还只是停留在机械诵读和感性理解层面,而未进入通过对鉴赏诗歌的技巧的掌握从而达到自主解读诗歌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也能够提升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理解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
2.把握“孤蓬”这一诗歌传统意象,掌握重要的表达技艺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送别的诗句吗 (学生回答)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古代许多文人立志远图,报效国家或羁旅他乡,然而古代由于道路崎岖坎坷,交通工具落后,亲友之间一别多年再会难期,所以他们更重别离,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离愁别绪。所以,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那么,李白的诗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李白的佳作《送友人》。
了解李白(引导学生回忆交流)
活动2【讲授】二:赏析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2、诵读,借助字典理解字词的含义。
3、圈画重点字词,反复吟诵、品味,感悟诗歌思想感情及意境。
活动3【活动】三:整体感知:
(一)、根据书下注释,理解诗歌句子的意思。
1.北郭:这里指城墙以北
2.白水:明净的水
3.为别:分别
4.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5.征:远行
6.浮云:漂浮的云
7.游子:离家远游的人,这里指友人。
8.意:心绪。
9.故人:老朋友,这里指诗人自己。
10.自兹:从此
11.萧萧班马鸣——萧萧,马鸣声;班马,离群的马。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句。)
了解诗歌大意。
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对偶)
颔联:表达了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比喻)
颈联:抒发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对偶、比喻)(主旨)
尾联:借用马的萧萧长鸣,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活动4【活动】四、赏析:
1、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作者运用他们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其最深挚的情感。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写活了,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下面咱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这首诗的语言。请再读一遍这首诗,找一下诗中都有哪些值得品味的词语。
名词:“孤蓬”、“浮云”、“落日”、“斑马”
形容词:“青”、“白”。
数词和量词:“一”、“万”和“里”。
动词:“横”、“绕”。
(其实这里所说的名词就是诗歌中所说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意象语言。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它首先是客观物象,其次还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
2、找出诗中写景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
运用对偶,“青山”对“白水”,“横”对“绕”,“北郭”对“东城”,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给人以感而不伤之意,表现出李白的达观的高贵品格)。“横”字勾勒青山横亘绵延的静态美,“绕”字描画白水绕过城东潺潺流过的动态美。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清丽如画的图景。(修辞和表现手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赏析颈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的表达效果。(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如同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4、赏析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表达效果。
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对偶工整;又用“浮云”、“落日”作比喻,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好象着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匆匆离开大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5、本诗是怎样化用典故,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化用古典诗句描写“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班马,离群的马。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诗人离别之情并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活动5【讲授】五、主题: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渲染深情美好的送别气氛,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活动6【讲授】六、特色鉴赏
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活动7【活动】七、拓展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情真意切)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间接抒情伤感)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豪迈、催人奋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