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2 15:3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下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万个为什么》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
2.学习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理解科普知识。
3.体会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十万个为什么》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学习运用思维导图、表格等工具,梳理知识脉络,提升信息整合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生准备: 《十万个为什么》书籍、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 播放一段与科学探索相关的视频,例如宇宙探索、生命起源等,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为什么”吗?你们想知道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十万个为什么》,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吧!
(二) 初识书籍,浏览封面门
学习活动一:封面门迎接
自读要求:
1.仔细阅读封面,圈一圈你了解到的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书籍封面,说说从封面中获取了哪些信息,例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等。
2.读了这些封面信息后,你的头脑里冒出了那些问号
3.作者简介: 简要介绍作者伊林,以及《十万个为什么》的创作背景。
米·伊林(1895—1953),苏联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米·伊林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欢科学实验,童年就喜欢观察和研究,如蚂蚁的生活习性。作品欢快活泼而又逻辑严谨。他写的著名科普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等,它的作品已被译作44种语言、近200种版本畅销世界。
(三)屋内旅行,携票任意游
1.浏览目录,发现站点。
学习活动二:携票任意游
要求:
①浏览书的目录,猜一猜内容。
②你最想读哪一部分的内容 (说说理由)小组内交流。
浏览:快速浏览书籍目录,猜一猜书中的内容。
携带门票阅读,读一读这两个篇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阅读任务布置:
阅读任务单1.阅读前:问题猜测(记关键词)2.阅读中:知识整理(圈画文中的食物,给特别惊讶的地方做出标记,思考: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阅读后:学习提问,你有没有新的问题或想法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
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理解科普知识。
记录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思考。
(四) 交流分享,真相大发布
1.小组交流: 学生分组交流阅读收获,分享自己感兴趣的科普知识,并提出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2.全班分享: 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阅读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3.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习活动三:真相大发布要求:
1.小组学习圈,选代表汇报你最感兴趣的话题。
2.【说一说】游后再思,你还想知道什么
(五) 拓展延伸,创意阅读行
1. 推荐阅读: 向学生推荐其他优秀的科普读物,例如《昆虫记》、《海底两万里》等。
2. 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例如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进行科学小实验等。
创意任务三选一
①小组合作探秘:
合作研究破解问题,创意展示。
②学写科普文章:
学习米.伊林的文本结构与语言风格,写一篇科普小文章。③屋内旅行记:
家中探秘第七站,与朋友分享。
推荐自由读
《比黄金还宝贵的东西》《孔子也莫名奇妙的事》《房屋会“讲话”吗 》
(六) 课堂小结,阅读方法多
1. 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
2. 情感升华: 鼓励学生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探索未知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十万个为什么
古人吃什么
猜测:米猜测野菜
整理:动物面包(面糊)谷物马铃薯
提问: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是继提问策略单元后的又一次总结和深化:旨在引导学生从苏联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学会思考和提问,产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能运用阅读策略继续阅读相关科普作品。这次我的设计旨在读前“引趣”,一是采用提问策略,引导学生面对平常的事物提出有趣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激发其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二是采用预测策略,让学生读目录,猜测整本书的书名,读目录时,猜测章节内容,利用已知推测未知从而体验自主发现的乐趣。
整节课下来,有以下的亮点:
1.教学环节设计有层次,在不断推进中落实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学环节落实的扎实,在孩子们充分的交流和阅读中,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成果。
3.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感悟自主观察发现。携票任意游、真相大发布,让孩子通过来发现文本的特点,最大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还存在以下不足:
1.没有关注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显得只是个别几个孩子的舞台,应该要多多关注和激发大多数孩子的学习状态。
2.学生读书的情况还不够深入,应该提前了解和把握,掌握好学情,在设计教学环节会更加有效。《十万个为什么》
课堂上,我从苏联作家米伊林的特殊的“屋内环游记”导入,引出《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和本书特殊的写作背景。再引导孩子们携带旅游门票,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接着交流欣赏精彩片段,最后给出阅读科普作品的策略:注意科学术语,关注科学小实验。
今后教学提升措施:
1.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仅仅止步于导读课,还应注重培养学生长期阅读,养成开卷有益的好习惯,制定阅读计划,督促自己的阅读,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
2.以“十万个为什么”为契机,培养学生养成质疑的好习惯,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激发学生入情入境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