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明湖居听书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6、明湖居听书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6 08:2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明湖居听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6-7段,欣赏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感受音乐美。
(2)积极讨论展示,探究多角度描摹音乐的方法,品味文字美。
(3)激情投入,仿写一段音乐,体会成就美。
过程和方法:经历“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评一评”的探索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感悟音乐描摹音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古代说书艺人的精湛表演艺术,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热爱民族文化。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对古典艺术了解甚少,尤其在大众流行音乐的盛行下,学生更不喜爱。本文是对学生了解我国曲艺文化的一个引导,也是对学生感悟音乐描摹音乐的方法指导。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3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课文第6-7段,总结描写音乐的方法。
难点:仿写音乐。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小组宣言,激发斗志
小组长富有激情地说出自己组的名字和宣言,激发各组同学团结奋进的斗志。
活动2【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先播放骆玉笙的梨花大鼓视频片断,欣赏说书技艺,引出课题。
导语:现在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这是清代的刘鄂深深陶醉其中的梨花大鼓。好听吗?这是那个年代流行的最美的音乐。音乐是一种听觉形象,转瞬即逝,那如何把声音变成文字,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明湖居听书》,研读6-7自然段。
活动3【活动】第一环节:有感情地朗读 
师生合作:师范读,五个小组自选代表接读,初识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活动4【活动】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首先,根据学案中学生已经画出来的示意图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音乐示意图。以小组内有代表性的同学学案为主,从演唱过程、修辞、观众感受三个方面合作完善音乐发展示意图,总结出描写音乐的方法。
然后,派两组中的两个成员合作,在黑板上画出他们组的示意图成果,体现有创意的设计。其中一名同学从演唱过程、修辞、观众感受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最后,老师出示自己设计的幻灯片示意图,由课代表引导同学总结出描摹音乐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从多角度归纳出描摹音乐的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学习的过程。
活动5【活动】赏析比喻句
根据要求展示各小组学案上赏析的6个优美的比喻句,其中三名同学点评,其它同学质疑,通过“一写一评一议”,充分感受到比喻句用得贴切、生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音乐之美。
活动6【活动】再读回味,文章整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读,整体深入理解作者高超的文笔。
活动7【练习】课堂迁移:听音乐、写音乐
听歌曲《天路》,仿写一段话。生多角度点评,品味。
附过渡语:青藏铁路的开通,给藏族人民带来了惊喜,带来了希望。一曲《天路》应运而生,它优美的旋律不知陶醉了多少人

请听。
活动8【讲授】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起来,梨花大鼓还是我们河北的骄傲呢!他在河北省南部一带颇为流行,是中国曲坛上一枝别具风采的鲜花,希望同学们能多了解这种曲艺,感受古曲之美,热爱我们民族的文化。同时,运用今天学到的描写方法,写出更多更精彩的文章来,好不好?
设计意图:强调重难点,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文化,多写精彩篇章。
活动9【练习】附学生习作
生1
:韩红的《天路》在我耳边吟唱着,声音高亢而委婉,时而低沉,时而扬起,如同那一条条铁路,翻山越岭,直接冲向那世界屋脊,而在那极高之处,尚能回环转折,听完之后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久久回荡在耳边,这真是余音绕梁,久久不绝啊。
生2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当优美的旋律在教室上空回旋时,我被韩红优美的嗓音震惊了。这声音刚刚入耳时,顿时感觉非常轻松、舒服,就像在和煦的阳光下,躺在草地晒太阳。再后来声音渐渐升高,还是那么圆润,但甜润中带着几分刚劲,就像是一团团雪白的云朵里一只雄鹰展翱翔翅。忽然,声音拔了一个尖,就像过年时放的烟火,直窜云霄。但这还不是最高的,这声音在极高的地方转了几个弯,就像蜿蜒的青藏铁路盘旋在高原之上,一眼望不到边。最后,声音渐渐变低,万籁俱寂。当歌曲的尾音还在回响时,我已被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同时又被这伟大的精神所感动,一曲藏族民歌,几多感激满怀。这首歌曲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修建铁路的工人的无限感激。我仿佛看到为了开发西部地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工,顶着炎炎烈日,冒着狂风暴雨,忍着高原反应在辛苦地工作,有多少鲜活的生命葬送于此,现在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藏族人民只能以飞速发展的业绩来缅怀青藏铁路地下英雄的亡灵。
生3
:《天路》是于2010年春由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屈塬作词,韩红演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我百听不厌,很欣赏它。小时候,我欣赏这首歌的曲;长大一些,我欣赏这首歌的词;而现在我欣赏这首歌的点点滴滴。细细品味,这首歌的每一个词,每一个曲,每一个调,都埋藏了藏族人民对共产党深深的感激之情。歌曲刚开始,声音初不甚大,语速稍慢,仿佛春天在田野里漫步的情形。唱完了一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有如攀登泰山,节节高起,直插云霄。最后一句“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荡气回肠,像一根银鞭抛入天际,在那极高之处声音回环转折;像石块扔在水中,碧波荡漾;如飞龙在空中盘旋,似鱼儿在水里穿梭。从此以后,愈唱愈低,仿佛青藏铁路望不到边,好似万里长城一望无垠,宛若长江之水蜿蜒奔腾。如今我明白了“天路”是一条铁的臂膀,牵着藏族人民的手,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