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明湖居听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2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品味形象、贴切、清新细腻的语言。
3了解古代说书艺人的精湛表演艺术,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
2学情分析
就我所教授的班级而言,语文素养整体性较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听说读写能力与其年龄和学习阶段极不相称,急待进一步提高,大多数学生语文学习上困难较多,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目前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较可以,只要是老师交待或布置的任务,绝大多数都能积极去完成,因此,我认为本文的学习主要还依赖于课堂教学,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特别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重点难点
1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2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品味形象、贴切、清新细腻的语言。
4.2.2学时重点
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4.2.3学时难点
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品味形象、贴切的语言,提高学生描摹音乐的能力。
4.2.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明湖居听书》
一导入课文
欣赏冯欣蕊演唱的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美好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现在人们一般用高科技手段来保存音像。古人没有录音、摄像等技术设备,那么,他们如何保存飘忽易逝的音乐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学习一篇文章,它用妙笔生花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美。
二简析“绿叶”,把握全篇。
请同学们读课文思考课文在写白妞出场之前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戏园盛况、琴师弹奏、黑妞说书、听众评议。
1、戏园盛况
时间早: 十点至下午一点
观众多:满满的,人缝里坐下,“顶”着篮子
职业广:官员、生意人、读书人
2、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观众的评论
写琴师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相貌,写小调,再写绝妙的轮指,抑扬顿挫,入耳动听,为描写他为白妞伴奏设下伏笔。
写黑妞从外貌与演唱两方面,写黑妞容貌、服装,说明她朴实、纯洁,为后文白妞的容貌、服装描写节省笔墨,目的在于为写白妞设伏笔,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像已词尽意穷,无可复加。然后用观众评论使文章绝路逢生,从而烘云托月,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之高、绝妙。
“水涨船高”、“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四处无一处写白妞,实则处处写白妞,这就是铺垫,就是侧面描写,从而烘托的妞说书的精湛技艺。整篇课文就是以鲜花样凸现在大家面前,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烘托,浑然一体,鲜明生动。
三赏析“红花”,品读音乐描摹
赏析王小玉说书(第6、7自然段)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2、讨论明确:演唱可分为几个阶段?(结合课件)
( 1)初不甚大:演唱的开始
(2)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
(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4)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5)人弦俱静: 演唱的结束
3、作者是如何描写空灵飘忽的音乐的?
用通感手法,赋声于形,绘声以色。
(1)用感觉设喻:
“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 伏贴
“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 舒畅
(2)用视觉设喻: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尖细、高亢、有力
“仿佛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险、奇、不断升高
黄山飞蛇: 轻快、回环、多变
东洋烟火: 形色兼备,多姿多彩
(3)用日常生活中易体会的声音设喻:“花坞春晓,百鸟乱鸣”
写观众的反应:感觉妙——伏帖——畅快——暗暗叫绝——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说唱的音乐转瞬即逝,作者却借助于比喻、通感,把白妞说书的或高或低或缓或急,形象地描摹了出来。从发展、跌宕、高潮、结束,其音乐的过程一目了然,不能不让人赞叹其技艺的精湛。
四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写白妞高超的歌唱艺术。为了突出这一中心,在写演出之前,先写场内热闹场面,写琴师和黑妞的演出,写观众的议论,这些都是为突出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作烘托和铺垫的。然后,作者集中笔力,正面写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最后,写听众的反应,高度评价白妞说书的效果。
课件12张PPT。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2欣赏对演唱艺术的形象化的描绘,品味形象、贴切的语言。 一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明湖居听书,听谁说书?主人公是谁?听黑妞和白妞说书。主人公是白妞。2、这篇文章共写了哪5项内容?重点是什么? 黑妞说书观众评议戏园盛况琴师弹奏白妞说书二读课文,理解内容快速浏览1—4段,回答下列问题 :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戏园的盛况的?为什么要描写戏园盛况?
2、课文主要写白妞说书,为什么先写琴师的弹奏、黑妞的表演和观众的议论?
刘鹗明湖居听书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一)请同学们说说白妞出场时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阅读课文5—7段,回答下列问题 :外貌:“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动作:丁当、点、盼
眼睛:如秋水:清澈纯净
如寒星:明亮
如宝珠:有美丽的光泽
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黑白分明,圆润灵动(二)白妞说书1演唱的节奏:
想想:白妞精彩的说书,从声音变化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画出能显示声音阶段变化的标志性词句。
(1)初不甚大:演唱的开始
(2)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4)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5)人弦俱静:演唱的结束
2、演唱的效果: 作者是如何描写空灵飘忽的音乐的?(分组讨论)提示:(1)画出描写白妞说唱声音的语句 。 (2)说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3)指出这句话表现的王小玉演唱声音的特点。小练笔:
写一位你身边最熟悉的人,要求使用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并在语段中画出侧面描写的语句。
(字数在二百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