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胡同文化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应该好好的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本文被选为河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学会梳理文章思路。在对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课文。
2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感悟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积累民居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3学情分析
本文是自读课文,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并不难。然而,学生对于语言的领悟能力则十分欠缺,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文中经典语言的品味涵泳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4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感悟语言的能力。
5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
1、字词音义:(认真书写三遍,并理解含义)
薪 惊闺 噌 安土重迁 檩 塌 腌 庠 摞 逆来顺受 衰败 西风残照 衰草离披 怅望 低徊
2、作者简介: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他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掌故,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这篇《胡同文化》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个性,他的小说代表作有《受戒》、《大淖(nào)纪事》等,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以朴素的文笔,书写生活的诗意. 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3、题目解说a胡同:小巷,小街道
b文化: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c:胡同文化:既包括胡同这种建筑样式,又包括这种建筑影响之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它是对居住在胡同里的北京市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动2【讲授】课堂学习
1、课前一首诗《己亥杂诗》
2、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生齐读)3、自主探究:熟读课文,并从1-4段中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学生展示、补充后明确: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影响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各具特色的胡同名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数量多
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
——环境安静4、合作探究:(1)速读6—12段,概括出胡同文化的特点。学生展示、补充后明确:
一、封闭
1舍不得挪窝 破家值万贯
2喜欢独门独院
3易于满足
4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二、忍(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1 王利发人物形象
2“睡不着眯着”(2)、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这样一种封闭的文化决定了它的归宿必将是走向衰败,没落。具体应该如何理解?作者对这种日趋没落的文化持什么情感态度?这两种态度情感是否矛盾?学生展示后明确:1、这样一种封闭的文化决定了它的归宿必将是走向衰败,没落。
2、封闭保守,自私,知足,忍耐的特点使这种文化失掉了吸收外来养料,发展进步的机会,必然被时代的大潮所淘汰。
2。批判,怀旧, 留恋,伤感,无奈。
3.不矛盾,作者对北京的胡同有深厚的感情,对于胡同的没落,伤感而又无奈。但又理智地认识到这样一种封闭的保守的文化必然走向衰亡,最终将被改革的大潮所淘汰,因此,作者只能充满深情而又无可奈何地向胡同挥挥手说再见。活动3【活动】课后反思
课堂反思:
整个教学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对基淀学生的文化底蕴也有一定的作用。我借助预习指导,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借助合作探究与展示,使得学生畅所欲言,在互动中将阅读的兴趣提高,并给阅读的方法的指导,并将探究训练引向课外。让学生自主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本节课也有不足,学生的展示语言不够规范,还有待于训练提高。
课件20张PPT。胡同文化汪曾祺记 忆中 的胡 同1992
北京
小喇叭胡同1992
北京
福顺胡同1992
北京
油漆作胡同1992
北京
四合院
香串胡同胡同:小巷,小街道文化:从广义上来说 ,指人类社会实
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胡同文化:既包括胡同这种建筑样式,
又包括这种建筑影响之下人
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
思维特征。它是对居住在胡
同里的北京市民物质和精神
生活的透视和概括。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 情.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感悟语言的能力。3、德育目标:
积累民居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自主探究: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影响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各具特色的胡同名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数量多
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
——环境安静合作探究一: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封闭
1舍不得挪窝 破家值万贯
2喜欢独门独院
3易于满足
4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1 王利发人物形象
2“睡不着眯着”小结:方位:正 不愿搬家
取名:俗 环境 过往不多 留恋
胡同——文化 易于满足 封闭 态度
数目:多 历史 不管闲事 批判
环境:静 安分守己合作探究二 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这样一种封闭的文化决定了它的归宿必将是走向衰败,没落。具体应该如何理解?作者对这种日趋没落的文化持什么情感态度?这两种态度情感是否矛盾?衰 败 的
胡 同2000
北京
柳巷胡同盖起的盛华园2000
北京
北大安胡同与市消防局2000
北京
北草场胡同等待拆迁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而是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只要用文化的眼光来看,文化便无处不在。
——冯骥才《文化眼光》拓展延伸 :
请同学们分小组就本土文化传统,如饮食文化、服装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