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编写对联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搜集对联,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
2.品味对联的形式及内容美。
3.尝试写一些简单的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会赏对联、会写对联、会贴对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对联,即使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兼有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包罗万象。欣赏对联,可以增加人文知识,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尝试创作对联,则更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和悠久文明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营造高尚雅致的精神世界。
3重点难点
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会赏对联、会写对联、会贴对联。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激趣导入
听到欢快的音乐,看到喜庆的福字,你想到了什么传统节日?(春节)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张贴对联,一幅完整的对联包括什么?(上联、下联、横幅),别看简简单单 对联,它包括的内容可丰富了,对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了解对联,学写对联,学贴对联。
活动2【活动】说对联
1. 教师说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五代时人们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悬挂在门上以驱鬼压邪,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王安石《元日》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里的“桃符”就是对联。
2. 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对联。
学生自由回答
春联、婚联、寿联、挽联、名胜联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对联。
活动3【讲授】赏对联
1.最早的对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是我国有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2.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回文联顾名思义是用回文的形式写成的对联,即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有趣味。
3.谐音联
传说,郑板桥做山东潍坊县令时,他看见一户人家门上贴着一幅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郑板桥看到后,立即派人给送去吃的穿的,郑板桥和这家人并不相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谐音联就是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句子涉及到两种或多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的意思。
4.自勉联
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莫如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在长沙师范学习时,自撰此联,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珍惜时间,持之以恒。
我国众多的古今名人写下自勉联,日日观看,细心体会,用以自勉,鞭策言行。
活动4【活动】补写对联
1.找朋友
要求:为上联或下联选择做合适的下联或上联。思考:你注意的是什么?
下联:秋色人似画中游 上联:(A )
A.春水船如同在天上坐 B.春水船如天上坐
上联:山清水秀风光好 下联:( A )
A.人寿年丰喜事多 B.人寿年丰多喜事
上联:耳闻夏蚊如雷 下联:( B )
A.楚子刻舟求剑 B.眼观群鹤舞空
上联:古今书籍凭君选 下联:( A )
A.中外文章任你 B .中外文章任你拣
2.补写对联
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皑皑 兆丰年
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看今朝 .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师明确:只要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很多个性的答案都会迸发出来。
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悯农》诗中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 ,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量力而行
(“盘中餐粒粒皆辛”,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爱惜粮食,做个懂得节俭的好学生。)
活动5【测试】写对联
1.沐浴师恩的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作一幅对联送给心中最爱的老师吧!
2.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你心中一定会留下一幅幅美丽的风景,何不拿起笔写一写呢!
活动6【测试】贴对联
(1)请同学们说说贴对联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一辩尾音字平仄,分清上下联
二传统贴对联是左上右下
三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就贴在左边。
①分清上下联,根据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区分上下联。
② 传统贴对联是右上左下
⑶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就贴在左边。
(2)学生贴对联
每小组发一条对联,根据对联内容从黑板上选取相对应的一联,然后张贴展示。
活动7【作业】自创对联
创作一幅自勉联。
课件19张PPT。走进对联说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五代时人们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悬挂在门上以驱鬼压邪,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
王安石《元日》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师说说对联 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对联。
生说春联、婚联、寿联、挽联、名胜联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对联。共赏对联 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是我国有记载的第一副春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你发现了什么?共赏对联 回文联是用回文的形式写成的,即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有趣味。传说,郑板桥做山东潍坊县令时,他看见一户人家门上的这幅对联后,立即派人给送去吃的穿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六 七 八 九二 三 四 五 北南 缺衣少 食没有东西 谐音联就是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句子涉及到两种或多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的意思。 毛泽东的自勉联最无益莫如一日曝十日寒苟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 毛泽东在长沙师范学习时,自撰此联,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珍惜时间,持之以恒。找朋友 要求:为上联或下联选择做合适的下联或上联。思考:你注意的是什么?1、下联:秋色人似画中游( )
A.春水船如同在天上坐
B.春水船如天上坐B归纳: 字数相同 找朋友 要求:为上联或下联选择做合适的下联或上联。思考:你注意的是什么?2、上联:山清水秀风光好
下联:( )
A.人寿年丰喜事多
B.人寿年丰多喜事A归纳:词性相当 找朋友 要求:为上联或下联选择做合适的下联或上联。思考:你注意的是什么?3、上联:耳闻夏蚊如雷
下联:( )
A.楚子刻舟求剑
B.眼观群鹤舞空B归纳:内容相关 找朋友 要求:为上联或下联选择做合适的下联或上联。思考:你注意的是什么? 上联:古今书籍凭君选 下联:( )
A.中外文章任你观
B .中外文章任你拣A归纳:仄起平收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平:一二声;
仄zè:三四声) 补写对联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皑皑 兆丰年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看今朝冬雪 锦绣年华 刚愎自用曹操惨中计侠肝义胆武松醉除暴补写对联 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悯农》诗中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 ,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量力而行盘中餐粒粒皆辛 写对联善观察、勤想象 1、沐浴师恩的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作一幅对联送给心中最爱的老师吧!
2、校园生活多姿多彩,你心中一定会留下一幅幅美丽的风景,何不拿起笔写一写呢!
贴对联 一辩尾音字平仄,分清上下联
二传统贴对联是右上左下
三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就贴在左边。小结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它以工整的对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书法,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种文化形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瑰宝,希望同学们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作业
创作一幅自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