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土地资源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土地资源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1-02 20:4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区域认知】读世界面积前六的国家人均土地面积数据,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2.【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能够知道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认识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实践力。
难点
重点
无论是商铺林立的城市中心,还是青山绿水的郊区,都能听到人们形容它们“寸土寸金”,即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像金子般昂贵。那我国都有哪些土地资源呢?这些如金子般的土地又要如何“保值”呢?
一、总量大,种类全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
一、总量大,种类全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面积最大的6个国家 国家 面积/万平方千米
俄罗斯 1707.5
加拿大 997.1
中国 960.1
美国 936.4
巴西 854.7
澳大利亚 774.1
一、总量大,种类全
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在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明显偏低。
世界面积前六的国家人均土地面积(2020年)
澳大利亚人均耕地面积为2.75公顷,印度人均耕地面积为0.3公顷
一、总量大,种类全
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6,分为8种利用类型。
交通运输用地
占可利用土地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可利用土地5%
耕地
占可利用土地16%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占可利用土地4%
中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
一、总量大,种类全
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6,分为8种利用类型。
园地
占可利用土地3%
草地
占可利用土地33%
湿地
占可利用土地3%
林地
占可利用土地35%
中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
一、总量大,种类全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如沙漠、戈壁等。
沙漠
戈壁
一、总量大,种类全
在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耕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民以食为天”,我们食用的粮食、蔬菜、油、糖等主要产自耕地。
一、总量大,种类全
我国耕地紧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此外,我国农耕历史悠久,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后备耕地不足。
我国山区为什么多修筑梯田
“层层叠叠似螺旋,直把稻田堆山巅”。梯田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从南到北,几乎遍布山间。我国山区为什么多修筑梯田?我国平原少、山区多,为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要,我国耕地开发从平原逐渐扩展到丘陵、山地,缓解了耕地不足的问题。山区坡度大,土地开垦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为此,人们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梯田,变坡地为平地,既能保水、保土、保肥,又能增加粮食产量。
修建梯田的主要方式
了解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资料分析、实地调查是了解一个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主要途径。收集、分析家乡土地利用数据,了解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1.收集家乡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2.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百分比,并绘制成饼状图。
3.根据饼状图,描述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二、分布不均
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和丘陵区。主要用于种植业。
中国主要耕地的分布
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5个省级行政区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
二、分布不均
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山区。主要用于林业。
中国主要林地的分布
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4个省级行政区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4%。
二、分布不均
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中国主要草地的分布
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4个省级行政区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4%。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做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沙则沙等。
宜草则草:高山气温低,山地下部降水少,适宜放牧。
宜耕则耕:山前、河道两侧的绿洲,地形平缓,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耕作。
宜湿则湿:河湖水域及周边低地宜留作湿地,发挥其生态价值。
宜林则林:降水较多的山地,坡度较大,适宜发展林业。
宜沙则沙: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宜大规模改造。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生态等安全,我国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分别设定了开发和保护的界限。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边界示意
保护耕地。 严守18亿亩(即1.2亿公顷)耕地红线,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
保护生态用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永久生态用地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规范城镇用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无序蔓延。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初步了解我国的国家公园
我国设立国家公园,是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土地采取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2022年11月30日,国家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宣告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49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千米。
三江源国家公园
1.收集资料,说说我国首批建成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5个国家公园的位置。
三江源国家公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青海省
四川省
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交界
1.收集资料,说说我国首批建成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5个国家公园的位置。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武夷山国家公园
海南省
横跨江西、福建省
2.阅读下面的资料,选择你感兴趣的区域,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举例说明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
青藏高原:这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共设置13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保护这里脆弱而重要的生态环境。
长江流域:在长江流域重点生态区设置11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为长江大保护与经济发展奠定生态基底。
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设置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为这里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选择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区域。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其生态价值体现为:
1.亚洲水塔的水源涵养功能: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年径流量达500亿立方米;冰川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2022年科考数据)。
2.生物多样性基因库:特有物种保护:藏羚羊种群从90年代的2万头恢复至7万头(2021年监测);旗舰物种栖息地:雪豹监测点密度达1.2只/100km (全球最高);高原特有植物基因库:保存冬虫夏草等2,000余种高原特有植物
3.全球气候变化调节器:
碳汇功能:高寒草甸固碳量达0.8吨/公顷·年(中国科学院数据);冻土保护:国家公园内永久冻土层面积占青藏高原的35%;气候敏感带监测:建立28个生态定位站,监测数据纳入IPCC全球气候模型
可利用土地资源:交通建设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镇及工矿用地、耕地、园地、湿地、草地、林地
土地资源
类型
总量大,种类全
特征
分布
难以利用土地资源:沙漠、戈壁等
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后备耕地不足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和丘陵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山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例如: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新疆
例如: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
例如: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空间。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我国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4.54%
B.难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72%
C.在我国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占百分比最大的是林地
D.我国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我国土地资源种类多样,在利用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2~3题。
2.下列地形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耕地
B.四川盆地—林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
D.青藏高原—草地
D
草地
耕地
耕地
我国土地资源种类多样,在利用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2~3题。
3.甲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举措是 (  )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围湖蓄水,发展海洋水产养殖业
C.种植果树,发展林果业
D.毁林开荒,大面积开发耕地
云贵高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C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但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持续走低。读我国耕地在全国占比图和漫画,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干旱区耕地占比最多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耕地最丰富
C.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
D.②区域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
D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但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持续走低。读我国耕地在全国占比图和漫画,完成4~5题。
5.针对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立法保护基本农田制度
②科学规划集约用地
③大力开发荒山,扩大耕地
④城镇建设一律停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