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萤火虫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萤火虫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6 21:5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萤火虫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了解萤火虫的有关知识,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掌握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好处)
(三)学习作者将科学的说明与恰当的记叙和描写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学情分析
本课是说明文单元的第二篇,学生已经学习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作用、语言特点等),并基本掌握了学习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
:理清课文思路,解读文章内容。
难点:
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4教学过程
4.1.2学时重点
理清课文思路,解读文章内容。
4.1.3学时难点
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语
夏夜的田间河畔,幽暗静谧。你觉得在这只有星星眨眼的黑暗中,再加入哪种小生灵会使画面更灵动更美妙呢?——对,是萤火虫。
你想了解它吗?那你就来读读贾祖璋的科学小品文《萤火虫》吧!
活动2【讲授】作者介绍
贾祖璋著名的科普作家。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从1931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年间创作及译作近300万了的作品。他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一起撰写科学小品文。他以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为描述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用独具的风格,向读者描绘了奇妙的生物世界中的种种珍闻趣事。
活动3【讲授】介绍科学小品文
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经常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活动4【活动】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活动5【活动】梳理文章思路
1、小组讨论找出课文结构标志性词语。
2、课文结构及内容

(1-3段)

描写幼时夏夜在乡间所见到的萤火虫,以及与萤火虫有关的游戏。
二(4-5段):
介绍萤火虫的生活史。

(6段)

介绍萤火虫发光的原理。

(7段)

介绍荧光的特点和利用。
五(8-9段):
由萤火虫写到对故乡的情思。
活动6【活动】说明顺序
①说明顺序都有哪些?
②本文运用了那种说明顺序?
作者由自然现象入手,进而引出人们对其探求过程(成因、意义、作用等)的说明。这是逻辑顺序。
③运用这种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好处:这样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活动7【活动】精读课文 
1.文章开头一大段优美的描写和引用儿歌有何作用?
提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点出了萤火虫的生活环境。
2
腐草化萤的传说可信吗?可作者还要写出来有何用意?
提示:这一段文字,作者从萤火虫的起源说起,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溯本求源的认知愿望,而且告诉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要经过去伪存真、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也告诉我们,了解认识事物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3.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什么?
提示:作者从其生理机制的角度作了科学的说明,即:萤火虫发光是区为它的尾端有特殊的器官,这个器官透明的薄膜下排列着细胞,细胞里有叫做“萤火体”的黄色颗粒。这些黄色颗粒遇到氧气就发生化学反应而发光。这诠释里面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准确而全面。
4
说明方法
①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从文中找出原句,并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提示:写萤火虫成长、发光的原因、荧光的利用等内容时,使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内容准确严密,生动形象。
5.作者把萤火虫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提示:此文在写法上不拘一格,其中既有对往事的记叙、描绘,也有对萤火虫的介绍,同时包含了对故乡的牵挂。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富于感情,吸引读者。
活动8【活动】课堂总结
这是一篇内容较为丰富的文章,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萤火虫的知识,除此之外,作者还记叙了“我”与萤火虫有关的往事,抒写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本文的特点是把记叙、描写与科学的说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同时兼有趣味性与科学性,可以使读者在饶有情趣地阅读中获得科学知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