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6 22:00:27

文档简介

16、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重点字词。
2、了解说明文相关知识。 3、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诗句,并熟读成诵。
(二)过程和方法
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知识,并能通过这些物候知识帮助我们掌握自然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文学的密切联系,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好语文、服务未来的意识。
2、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2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涉及过说明文,了解了说明文的一些简单知识,所以本课的教学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变化,不像以前那样爱发言,再加上学生阅读说明文缺乏兴趣,所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参与意识尤为重要。
3重点难点
1、积累词语、诗句,了解物候变化 ,感受“语文与科学”密不可分的关系。 2、阅读品味,了解说明文文体知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以诗歌为引子导入新课
(学生齐声朗读幻灯片上的古诗)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可以学到知识。我们以前学过很多诗歌,除了品味诗歌的美之外,大家有没有发现别的特点或者知识?比如我们刚刚朗读的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什么?好,现在大家先不用急着回答,打开课本99页《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从课文中找一找答案,看看和大家想的是不是一样啊?(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检测预习
1、学生交流有关作者的资料,然后幻灯片出示有关作者的内容。
2、用三分钟的时间通读课文,注意生字。
卉(huì)  勰(xié)  瀛(yíng)  滹沱(hūtuó)  蕃(fān)  瀼(ràng)  涪(fú)
3、解词相得益彰
至理名言
活动3【活动】初读课文,讨论交流
幻灯片出示: 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所引两句诗的目的在于什么? 2、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人类研究大自然语言的目的?
学生小组内讨论后出代表回答,教师进行归纳: 答案1:为了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进而引出本文说明的目的。
答案2: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活动4【活动】再读课文,理解体会,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包含物候现象的主要诗句,并说明包含了那些物候现象?(将学生分为几组,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个性,达到提高积极性的作用) 板书诗人
诗文
物候
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幻灯片出示表格,显示整理的相关内容,学生结合刚才的讨论交流整理笔记。
教师小结:本文由两句古诗引出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继而引出本文说明的内容及目的——唐宋大诗人的作品中包含着许多物候知识;我们要了解这些知识,使之服务于人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指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规律:芳草的枯荣,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这循环随着气候转移,春天一到,芳草就苏醒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和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告诉了人们春天到来的标志。唐代诗人李益的“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刘禹锡的《竹枝词》:“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觳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指出杨柳抽青,表示初春季节的到来。以上是说明诗中植物的变化所昭示的物候学知识。除此,作者还举例说明诗中关于候鸟的诗句也表现了这一点。唐代诗人杜甫“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咽暮春至,哀哀叫其间……”,告诉了我们杜鹃的分布;南宋陆游的《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不仅证明诗人是留心物候的,而且还用以预报农时……等等
活动5【活动】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找一位学生代表说出自己找到的说明方法,然后请其他学生再补充,再分别让学生找出每种说明方法的依据,其他人补充。这样一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甚至“辩论”获得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提示:说明方法主要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等。学生只要说出课文运用的主要方法就可以。)
活动6【讲授】课堂总结
作者采用分类别等方法,准确分析了唐宋大诗人作品中的物候现象,山川鸟兽,月露风光,无所不及。内容丰富而不杂乱。这一课一方面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科普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我们欣赏到很多名作佳作,把科学与文学结合在一起,使文章不仅有很强的知识性,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板书设计
花鸟虫鱼皆解语
月露风云也是言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应学唐宋诗人敏
杨柳入诗报春晓
活动7【练习】课堂练习
按照下列诗句描写景物的不同季节,分类。 (1)表示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 (2)表示夏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3)表示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4)表示冬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①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②溪水觉暖微函碧,山杏经春半吐红。 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⑤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课件21张PPT。冀大200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16课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鸟啼》 作者:陆游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 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 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 宛敏渭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重点字词;
2、了解说明文相关知识。 3、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诗句,并熟读成诵。
(二)过程和方法
阅读课文,了解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知识,并能通过这些物候知识帮助我们掌握自然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文学的密切联系,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好语文、服务未来的意识。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绍兴人。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研究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以及变迁方面,在研究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著有论文多篇,对台风、风暴也有研究。在研究工作中注意结合生产实际,为农业服务,著有《竺可桢文集》和《竺可桢日记》等。
1、正音:卉( )勰( )瀛 ( )
滹沱( )蕃( )瀼( )
涪( )xiéyíngHū tuófānràngfúhuì
2、 解词
相得益彰
至理名言
物候:是指受环境(如气候、水文、土壤)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准周期的自然现象,它包括树木花草的发芽、展叶、开花及秋季的叶变色和脱落,候鸟(燕子、布谷鸟、大雁等),昆虫(蝉、蟋蟀等)的南飞、北迁、始鸣、始见、绝见,湖泊河流的封冰、流凌、冰融、以及初雪、终雪、初霜、终霜日期等。物候能较直观地指出自然季节的变化。请你根据文中的介绍,给物候下一个定义 物候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所引两句诗的目的在于什么? 2、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人类研究大自然语言的目的?答案2: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答案1:为了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进而引出本文说明的目的。
问题过渡 本文由两句古诗引出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继而引出本文说明的内容及目的——唐宋 大诗人的作品中包含着许多物候知识;我们要了 解这些知识,使之服务于人类。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包含物候现象的主要诗句,并说明包含了哪些物候现象? 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提示: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列数字、 分类
别、打比方、作比较等。(只要说出课文运用的主要
方法就可以)
举例子
为了说明唐宋大诗人的作品中包含着许多物候知识,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分类别先介绍草木的荣枯变化,再介绍候鸟的来去分布
由植物到动物
内容丰富而不杂乱课堂总结
作者采用分类别等方法,准确分析了唐宋大诗人作品中的物候现象,山川鸟兽,月露风光,无所不及。内容丰富而不杂乱。这一课一方面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科普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我们欣赏到很多名诗佳作,把科学与文学结合在一起,使文章不仅有很强的知识性,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花鸟虫鱼皆解语
月露风云也是言
应学唐宋文人敏
杨柳入诗报春晓板书设计 按照下列诗句描写景物的不同季节,分类。
(1)表示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
(2)表示夏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3)表示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4)表示冬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①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②溪水觉暖微函碧,山杏经春半吐红。
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⑤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课堂小练②⑤⑦①④③⑥
请你搜索自己积累的诗词,
归纳诗词中的物候现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