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四川省市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二(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四川省市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二(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3 07:1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二(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x+y+2=0与直线x+y=0的距离为(  )
A. B. 2 C. D. 1
2.直线x+y-2=0的倾斜角为(  )
A. 30° B. 120° C. 150° D. 60°
3.若掷出两枚骰子,则点数和为7的概率为(  )
A. B. C. D.
4.圆(x-4)2+y2=9和圆x2+(y-3)2=4的公切线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5.已知,若共面,则实数λ=(  )
A. 2 B. 1 C. -2 D. -1
6.在平行六面体ABCD-A′B′C′D′中,底面正方形ABCD边长为3,侧棱AA′的长为2,且∠A′AB=∠A′AD=120°,则AC′的长为(  )
A. B. 10 C. D. 34
7.某学校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了一次“科技小发明”竞赛活动,并对200位参赛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0.005
B. 评分在[50,60)的人数约为20
C. 估计评分的下四分位数为65
D. 估计评分的平均数为76.5
8.已知x2+y2=x,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7,0] D. [-2,0]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有一组样本数据x1,x2, ,x6,其中x1是最小值,x6是最大值,则(  )
A. x2,x3,x4,x5的平均数等于x1,x2, ,x6的平均数
B. x2,x3,x4,x5的中位数等于x1,x2, ,x6的中位数
C. x2,x3,x4,x5的标准差不小于x1,x2, ,x6的标准差
D. x2,x3,x4,x5的极差不大于x1,x2, ,x6的极差
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C1中,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线AB1与平面A1BC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B. 点M到直线AB1的距离为1
C. 四棱锥M-ABCD外接球表面积为
D. 动点P在正方体AC1的表面上,满足|PC|=2|PD|,则P的轨迹长为
11.已知直线l:2tx+(1-t2)y+1+t2=0(t∈R),当t=t1和t=t2时,对应直线分别为l1和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存在t∈R,使得l过点(1,1)
B. 当l1⊥l2时,对任意t1∈R,总存在两个不同的t2值与之对应
C. l1∥l2的充要条件是t1t2=-1
D. 存在点P0,对任意t∈R,使得P0到l的距离为常数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某市为了调查教师对统计软件的了解程度,拟采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A,B,C三所学校抽取60名教师进行调查,已知A,B,C三所学校分别有180,270,90名教师,则从A学校中应抽取的人数为______.
13.直线l过点(-3,1),且其横截距为纵截距的两倍,则l的方程为______.
14.已知向量,平面α的法向量,则在平面α上的投影向量坐标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12分)
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2x+3y-9=0,点P坐标为(2,6).
(1)若直线l′与直线l关于点P对称,求直线l′的方程;
(2)若点P′与点P关于直线l对称,求点P′的坐标.
16.(本小题12分)
已知定点A(-1,0),B(1,0),动点M满足.
(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2)求的取值范围.
17.(本小题12分)
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南京市某社区举办“环保我参与”有奖问答比赛活动.某场比赛中,甲、乙、丙三个家庭同时回答一道有关环保知识的问题.已知甲家庭回答这道题正确的概率是,甲、乙两个家庭都回答正确的概率是,乙、丙两个家庭至少一家回答正确的概率是.各家庭回答是否正确相互独立.
(1)求乙、丙两个家庭各自回答这道题正确的概率;
(2)求甲、乙、丙三个家庭中不少于2个家庭回答这道题正确的概率.
18.(本小题12分)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平面ABCD,△PAD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其中BC∥AD,AB⊥AD,AB=BC=1.
(1)取线段PA中点M连接BM,判断直线BM与平面P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2)求B到平面PCD的距离;
(3)线段PD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平面EAC与平面DAC夹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小题12分)
动圆C:x2+y2+λx+λy-(λ+1)=0(λ∈R)与直线l:y=2x交于A,B两点.
(1)证明:动圆C必过两定点,并求出这两点坐标;
(2)求|AB|的最小值;
(3)是否存在一条定直线,在其上任取点K,无论λ为何值,都有为常数,若存在,求出定直线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D
10.【答案】AC
11.【答案】ACD
12.【答案】20
13.【答案】x+3y=0或x+2y+1=0
14.【答案】
15.【答案】2x+3y-35=0;
(-2,0)
16.【答案】x2+y2=4;

17.【答案】;.

18.【答案】解:(1)BM∥平面PCD.
理由如下证明:取PN中点N,连接MN,
因为M为PA的中点,且AD=2,BC=1,
所以MN=BC,且MN∥BC,
所以四边形BCNM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M∥CN,因为CN 平面PCD,BM 平面PCD,
所以BM∥平面PCD.
(2)取AD的中点O,连接PO,OC,
因为△PAD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PO⊥AD,
又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
所以PO⊥平面ABCD,
如图所示,
以O为坐标原点,直线OC,OD,OP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0,-1,0),D(0,1,0),C(1,0,0),B(1,-1,0),,
,,
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
所以,
令z=1,则,

故B到平面PCD的距离.
(3)设E(s,t,r),,
所以,
所以,
则,,
设平面EAC的法向量为=(x′,y′,z′),
则,
令,则,
又平面DAC的法向量为,
于是,
化简得3λ2-10λ+3=0,又λ∈[0,1],
得,
即,
故存在点E,此时.
19.【答案】证明:因为动圆C的方程为x2+y2+λx+λy-(λ+1)=0(λ∈R),
即x2+y2-1+λ(x+y-1)=0(λ∈R),
由,
解得或,
则动圆C恒过两定点的坐标为(1,0)或(0,1);

存在,3x+6y-5=0
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