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五柳先生传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五柳先生传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7 09: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五柳先生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2新设计
《五柳先生传》是河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陶渊明集》,学生已学习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对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风格都有所了解。本文不足二百字,语言质朴,简约,凝练,以传记的形式,勾画出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展现作者淡泊名利,悠闲自适的隐者心态。经过两年多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书和利用课文注解疏通简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对于文章平淡真淳的艺术境地,作者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还需要正确的引导,方能领悟。
3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学生可结合书下注释,理解翻译文章,可将自己不会的词句画出,课堂提问解决。对于文章的内容理解,
作为初三的学生,还不能深刻体会文章平淡真淳的艺术境地,作者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
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程度,设计了对“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好读书,不求甚解”,“晏如也”等关键句的深层次的鉴赏,有益于学生脱离浅显,富有独立的思索与判断。
4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翻译句子,疏通文意。(重点)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难点)
5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五柳先生传
[情境导入](用一组排比句归纳陶渊明的生平及评价作为导入,引出作者陶渊明,继而引出课题。)(1分钟)
设计意图:增加文本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流程]
流程一
·自学指导·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将翻译不通顺的句子画出来;弄清课内的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和用法,不会的做标记。先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留待师生共同讨论。
我的理由: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易学易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设立各知识点的“自学指导”,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先行一步”,做到“我要学”,并深入钻研教材。)
·平行训练·
(5分钟)
1.给下列字注音:










 
2.解释下列加黑的词语:
何许人也
亲旧知其如此
性嗜酒
环堵萧然
每有会意
不戚戚于贫贱
常住文章以自娱
3.翻译下列句子:
亦不详其姓字
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住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设计意图:通过平行训练,检测自学效果。)
流程二
·自学指导·
(10分钟)
活动一:比一比,看谁更了解作者!(将你所知道的有关作者的情况写在下面)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互相交流更完善。)
活动二: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阅读方式为自读或默读

(设计意图:再次研读课文,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解读文本,整体感知。)
·平行训练·
(5分钟完成,3分钟展示)
1、本文是一篇
(体裁),作者
,字
,号
,世称靖节先生,
(朝代)著名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3分)
2、“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

4、“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原文来概括五柳先生的六种人生态度:
对读书—
对作客—
对家境—
对著文—
对得失—
对贫富—
8.解释加横线的字并翻译这个句子:
因以为号焉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课文了理解、掌握以及归纳整理文章内容的能力)
流程三
合作交流(12分钟)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2.喝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
3.作者常写文章,目的是什么?
4.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5.全文哪些句子或短语中用到了“不”字?它们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探究词人物的性格及文章的写作手法。)
【课堂小结】(补全知识网络图)(2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节课要点,学会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网络。进而达到当堂掌握和消化的效果。)
【迁移尝试】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6分钟)
1、选择题:(2分)
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好读书,不求甚解。
(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填空: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2分)
4、“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什么?先生与“亲旧”的关系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分)
5、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3分)
6、请你以现代中学生的眼光来评价一下陶渊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巩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发展思维能力,多角度、发散性地融会已掌握的知识,并在和谐互动中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我的收获—我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练笔:
请以传记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是一两句,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