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西校2025-2026学年十月份九年级语文考试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西校2025-2026学年十月份九年级语文考试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3 09:1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练习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而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诗人之不幸乃诗家之大幸”,即诗人在经历不幸时,不仅他们的创作往往能达到更高的艺术
成就,他们的人生感慨和领悟更是能达到至高的境界。如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示
获罪之快,人生变化无常的诗句是:“
”。但往往在不幸遭遇后
有新的人生感悟:苏轼辗转各地为官,与兄弟分别之后多年未聚,他把酒问天问月问人生,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答来展现其对世事感悟的豁
达;经历了二十三年贬谪生活的刘禹锡仍以“
”(《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来对新人辈出表示欣慰,表现出他努力进取的精神。
(2)融情于景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象和精神寄托的重要手法。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
”不假雕饰运用绘画一样的技法,运用意象叠加,描绘了凄清
萧索的晨景,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杜甫“
边秋一雁声”以沉重单调的
更鼓和天边的孤雁的叫声,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渲染了浓烈的悲凉气氛:
张岱夜晚独自前往湖心亭,看到了“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地苍茫,浑
然一体的奇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境界尽显。
2.走近红色经典,完成以下任务(12分):
(1)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对现代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填空(5分):
师:同学们,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大家对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们以《艾青诗选》为例,一
起探讨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吧。
小语:我认为在读诗时,要①
。如《我爱这土地》中,“土地”这个意向就象征着

,借助“土地”这一意象,表达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小文:艾青擅长绘画,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③
”的特点,诗作具有
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如写于1940年的短诗《刈草的孩子》开头
句“夕阳把草原染成通红了”,结尾一句“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
凄美的气氛。寥寥几笔,行神毕现,作者的情思尽在其中。
小安:我觉得读诗还要注意诗歌的形式和手法,如作者第一次以“艾青”为笔名发表的成名作④
采用近乎散文的诗行,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这种自由的特点,就表现在尽情的胡搞、
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等方面。
小徽:我同意你俩的说法。我补充一点,读诗也要⑤
,如《镜子》,“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这样的哲
理小诗,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老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棒!当然,读诗还有其他策略:例如阅读现代诗歌时,还要注意把握诗歌
的感情基调、关注修辞等。希望大家经常交流,分享并积累阅读策略与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
解诗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