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4)
第4章 水与人类
引入新课
人们平常在医院输液用的氯化钠注射液浓度是0.9%,又称生理盐水。氯化钠注射液太浓或太稀都不利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因此在配制溶液时,必须准确地控制溶液的浓度。
如何准确地配制溶液呢?
新课教学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定量表示溶液的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100%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
新课教学
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例如0.9%的生理盐水就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表示:每100g氯化钠注射液中含氯化钠0.9g。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的溶质相对含量就越大,溶液的浓度也越大。
注意事项:
①溶质的质量是指已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未溶解的溶质不算 ②溶液中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③溶质质量分数中各量都以质量表示
新课教学
例题 为了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m水=m溶液-m氯化钠=200g-1.8g=198.2g
解:m氯化钠=m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00g×0.9%=1.8g
答:需要1.8g氯化钠和198.2g水。
新课教学
溶液的配制
目标
1.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方法。
2.练习称取、量取、溶解、滴加、取用固体和液体等基本实验操作。
器材
大烧杯、电子天平、500mL量筒、玻璃棒、药匙、滴管、细口瓶、标签纸、氯化钠。
新课教学
过程
1.计算: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300g,需要氯化钠_ _g、水_ __mL。
2.7
297.3
思考:水为什么用体积的单位而不用质量?
液体用量筒量取体积比用天平测量质量方便
2.称量:用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向量筒内倒水,等接近规定刻度线时停止倒水,改用滴管滴加,量取所需的水。
新课教学
4.转移:把大烧杯中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在标签纸上写上“氯化钠溶液/0.9%”,贴在细口瓶上。
3.溶解:将称取的氯化钠放入大烧杯,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待氯化钠完全溶解时,0.9%的氯化钠溶液就配制完成了。
0.9%
生理盐水
称量
溶解
转移
新课教学
问题讨论:请分析上述探究实践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其中哪些误差会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1.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时,砝码和固体药品位置颠倒。
2.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3.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4.使用的天平砝码生锈了。
5.食盐中含有泥沙。
6.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刚用蒸馏水洗涤过的试剂瓶。
7.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左盘放了称量纸而右盘没放。
8.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9.溶解时所用的烧杯中有水。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大
偏大
新课教学
视频:10%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新课教学
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溶液,其密度也往往不同。
生产上常把某溶液的密度和其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列成对照表,以便快速地查询。
新课教学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有的溶液溶有较多的溶质,称为浓溶液;有的溶液溶有较少的溶质,称为稀溶液。
那么,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呢?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呢?
在2支装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小匙蔗糖和熟石灰,振荡后,静置片刻,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新课教学
熟石灰在水里溶解的量极少,溶液很稀,但已经达到饱和;蔗糖在水里溶解的量较多,溶液很浓,却还未达到饱和。
现象:
结论: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更浓。
新课教学
学校购买的浓硫酸的浓度为98%,但我们需要的是浓度较小的稀硫酸,怎样使浓硫酸变为稀硫酸?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对某溶液进行稀释或浓缩,如实验室所用的稀硫酸就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来的。
溶液的稀释:在溶液中再加入溶剂使溶液的浓度变小的过程。
因此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改变的是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溶液稀释的计算公式:
m浓×A浓%=m稀×B稀%
新课教学
解:(1)查表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
ρ稀=1.07g/cm3
m稀=ρ稀V稀=1.07g /cm3 ×1000mL=1070g
新课教学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
m浓×A浓%=m稀×B稀%
代入已知数据,得到: m浓×98%=1070g×10%
m浓≈109.2g
(3)查表得到ρ浓= 1.84g/cm3
V浓=
m 浓
ρ浓
=
109.2g
1.84g/cm3
≈59.3cm3 =59.3mL
答:(1)要配制的稀硫酸质量为1070g。 (2)所需浓硫酸的质量为109.2g。 (3)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59.3mL。
新课教学
溶液稀释时不变的量是什么?溶液浓缩时不变的量又是什么?
溶液稀释时不变的量是溶质的质量
溶液浓缩时如右图所示,
蒸发的是水,因此不变的也是溶质的质量,改变的是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溶液浓缩的计算公式:
m浓×A浓%=m稀×B稀%
新课教学
视频:溶液稀释、浓缩的计算
当堂检测
1、①、②、③、④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克水,在20 ℃时,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克、9克、36克、18克的NaCl,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20 ℃时,如果①②中的物质混合后刚好达到饱和,则④中溶液一定饱和
C
当堂检测
2、向盛有氯化铵的烧杯中加入 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B.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
C.若升温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
当堂检测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图示的顺序进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克,水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的质量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其正确的是( )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15
85
B
加速溶解
板书设计
4.2 生活中的水溶液(4)
1、溶质质量分数:
(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2)计算公式:
2、溶液的配制:
(1)配制溶液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
(2)稀释浓溶液: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m浓×A浓%=m稀×B稀%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预习“第3节海洋的探索”相关内容。4.2生活中的水溶液(4)课后检测
班级 姓名
1. 20℃时,50水中最多溶解2.5gM物质;30℃时,80g水中最多溶解4.0gN物质,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比较是( )
A. M>N B. M<N
C. M=N D. 无法比较
2.向盛有40g氯化铵的烧杯中加入40g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2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
C.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若升温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3.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克,结果所得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8%,请你帮助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水面刻度读数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C.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时,没有放在玻璃皿中称量
D.氢氧化钠固体不纯,含有杂质
4.已知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在该温度下将60克硝酸钾放入50克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24.0% B.52.4% C.31.6% D.40.0%
5.现有4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①蒸发掉20克水 ②蒸发后溶液中还剩20克水 ③加入3.2克食盐 ④加入5克食盐.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6.小灵同学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NaCl)溶液50g。其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实验步骤均操作无误
B.等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如有液体从烧杯中溅出,将会影响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用量筒量取所需的45mL的水时,如果仰视刻度线,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溶解时部分氯化钠固体从滤纸中撒落,将会影响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5%的硝酸钾溶液。下列操作中,会引起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5g硝酸钾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注︰砝码最小值为1g,1g以下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有少量洒落瓶外
8.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温度下,某溶液达到饱和,该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
C. 恒温蒸发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过滤后的滤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不相同
D. 物质的溶解性跟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物质溶解度大小也只与这些因素有关
9.为了实验需要将20%的硫酸溶液100克与2%的硫酸溶液100克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20% B.22% C.2% D.11%
10.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正确的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1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 g,水 g。
(2)称量前托盘天平游码应 ,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选填“左”或“右”)盘。
(3)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若要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向该溶液添加水 g,新溶液的质量 g。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B A D A B D C
11.7.5;42.5;归零;左;搅拌,加速溶解;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