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16《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本单元围绕“祖国山河”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祖国的壮美与辽阔,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单元页中,人文导语“祖国,我爱你。我爱你壮美的山河,我爱你每一寸土地”与主题句“饱览大好河山,感受祖国之美”,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插图中白云悠悠的天空、重峦叠嶂的雪山、蜿蜒清澈的河流、广袤肥美的草原和悠闲惬意的牛羊构成了一幅雄浑而又美好的画面,既生动诠释了单元主题,又能激发学生对饱览祖国风光的向往。4篇课文呈现了祖国不同地域的景观:《富饶的西沙群岛》描写了西沙群岛的景色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展现了祖国南海的富饶与美丽;《海滨小城》描写了海滨小城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展现了祖国沿海城市的别样风情;《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季节为序,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和森林资源,展现了祖国北疆的风光;《香港,璀璨的明珠》多角度描绘了香港的繁荣和独特魅力,指出未来这颗明珠必定更加璀璨夺目。习作“这儿真美”让学生把发现的身边美景写下来、分享给他人,进而萌发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之情。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的《早发白帝城》展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的山河之美。
本单元阅读方面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指向培养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既是对前面册次“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一能力训练的延续,也是为后续册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一能力训练作铺垫。单元内的课文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地落实此语文要素:《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文中用泡泡提示学生关注段落里的关键语句;《海滨小城》的课后第2题让学生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香港,璀璨的明珠》在课前的学习提示中引导学生默读时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从而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题目。语文园地“梳理与交流”用学习伙伴讨论的形式总结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本单元习作方面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能力在习作中的延伸与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教材鼓励学生在写前细致观察身边的一处美景,不仅与第5单元的学习紧密衔接,也为打开习作思路作出了明确指引。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美景写清楚,与单元主题“祖国山河”深度契合。本单元在“习作”前后还多次安排了相关练习,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的“小练笔”、《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的“选做”、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3题,为学生练习围绕关键语句组织一段话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
教材解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丰富物产,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课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全文。第2~5自然段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海岛上众多的海鸟3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6自然段点明西沙群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与开头相呼应。
课文第2~5自然段都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如,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个关键句来写的,旁边有泡泡加以提示,是学生学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好材料。再如,第2-4自然段分别聚焦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有趣的生物以及形态各异的海鱼,生动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为学生提供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优秀范例。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童趣。如,珊瑚被比喻为“花朵”和“鹿角”,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显得格外“威武”。再如,“像插着好些扇子、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等比喻,将海鱼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本课安排了两道课后题,以及“小练笔”。第1题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风景的优美和物产的丰富,呼应了单元主题。第2题引导学生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介绍西沙群岛,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增强对西沙群岛的感情。“小练笔”提供了4幅图,分别是海鱼、珊瑚、海龟和海鸟,对应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迁移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初步学习围绕一个意思用几句话进行描写。
教学目标
1.认识“饶、优”等 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景、优”等13个字,会写“风景,优美”等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并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第5自然段的意思。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围绕一个意思用几句话描述图中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从三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
本单元我们将跟随课本去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开启我们的山河之旅。今天让我们一起乘坐长乐公主号游船,一起去西沙群岛游览一番吧。齐读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我听说呀长乐公主号游船招募小导游了,只要能完成任务,评选为金牌小导游,就能获得一枚金牌勋章。这也太有诱惑力吧,抓紧来看看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吧。
任务一:初读课文,环游海岛。
任务二:海底探秘,聚焦鱼群。
任务三:小组合作,畅游海底和海岛。
同学们听懂了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上节课咱们初步游览了西沙群岛,不仅读通了课文,还知道本课是围绕着一句话来写的。请你回答,那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哪几个地方呢?你最喜欢哪个地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自己最喜欢哪个地方。
设计意图:
用“招募小导游”的情境激活课堂,结合视频直观呈现西沙美景,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回顾旧知时紧扣课文中心句,为后续段落学习铺垫,同时用“获得金牌勋章”的奖励,激发学习动力。
二、范例引路,精讲学法
(1)初读段落,找关键句
师:接下来让我们探秘探秘海底聚焦鱼群,请你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你感觉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了鱼多?
从哪里读出了鱼多?
哪个词读出了鱼多?
你见过哪些成群结队的画面?请你来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带着你的感受再读。
听你读完好像真的有大一大群鱼在我眼前游过去一样。
再来读读这段话,从哪里还感受到了鱼多?是的,你来读出数不清的感觉。
这多的数不清的鱼呀,真像人们说的那样,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谁真的去测量过呀?这科学吗?这是夸张的写作手法。嗯,你把这两句连起来读把鱼多的感觉读出来。
还不够多,谁再来试一试,听你读完,我真的要怀疑海里到底是水多还是鱼多了。
请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除了数量多,你还读出了什么?
哪个词读出了种类多,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这句话太神奇了,不仅写了数量多,还写了种类多,咱们对比来读一读。请你读出种类多的画面来。请你读出数数量多的画面来。请大家一起读出数量又多种类又多的画面来。
那作者写出了哪几种鱼呢?从他刚才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鱼,这四种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这条小鱼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嗯,这一条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条小鱼呢?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最后一条小鱼。
海底的鱼可不止这些呢,你看又游来了一群鱼。看完这些美丽的小鱼,你的心情怎样?那请你带着开心的,喜悦的,愉快的心情把这些小鱼的美读出来。老师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小鱼,我来读红色字体部分,你们来读黑色字体部分。
这些小鱼真是太美了。哪位同学能根据图片完整的将海里的鱼介绍一下?
看来你是真的喜欢海底呀,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段话,既写了鱼多,又写了鱼美。找一找,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能把这两个特点都概括出来?是的,像这样能概括一段话意思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关键句。关键句就是能概括一段话主要意思的句子。
接下来请同学们围绕关键句用上有的有的来介绍图片上的小鱼。
西沙群岛的海底真奇妙,谁来做小导游,把海底的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介绍给现场的老师们呢?借助学习单来介绍。在介绍时我们要用上关键句,生动具体的介绍,还要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掌声送给这个勇敢的小朋友。请你来评价一下,那你觉得他可以获得几颗星?是的,
恭喜你成为金牌小导游。你的评价表达也很清晰,有条理,给你点个赞。
让我们再次回到海底。本段我们通过三个层次的读感受到了海底的鱼多和鱼美,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畅游海水和海岛。借助学习单完成这两个地方的导游词。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引导+示范朗读+分层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抓重点词读”的方法;每一次朗读指导后都及时评价,既肯定进步,又指出可优化之处,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用“时装秀”“主持人”等比喻,让朗读训练更有趣,避免机械重复。
(3)三读段落,明学法
师:现在咱们再完整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回忆:刚才咱们是怎么读懂这段的?(生齐读后,师引导梳理)。
师:第一步咱们做了什么?(生答“读课文”)对,先读课文;第二步呢?(生答“画关键句”)没错,找到能概括段意的关键句;第三步?(生答“找围绕关键句写的内容”)比如数量多、样子美;最后一步?(生答“重读重点词,体会感情”)。
师:大家太会总结了!咱们把这个方法记下来:读课文→画关键句→找围绕关键句写的内容→重读重点词,体会感情。接下来就用这个方法闯下一关!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共同梳理,将零散的学习步骤提炼为清晰的“四步学法”,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认知,为后续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体现“教方法、授渔而非授鱼”的理念。
师:现在分两组考核:一组去“海面风光组”,研学第2自然段(海水);一组去“海岛鸟群组”,研学第5自然段(海岛)。每组都有“研学单”,要完成四件事:第一,大声朗读所选段落;第二,画出关键句;第三,填写“围绕关键句写了什么”;第四,小组内练习分层朗读,确定重点词的重读位置。5分钟后,每组要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准备当小导游讲解,能完成吗?(生齐答“能”)现在分组开始!(生分组合作,师巡视)
师:(走到海水组)你们找到的关键句是什么呀?(生答“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太准了!那围绕这句话,写了海水的什么?(生答“颜色多、颜色形成的原因”)对啦!朗读时“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要重读,突出海水的美哦!
师:(走到海岛组)你们的关键句是“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对吗?那从哪几方面写“鸟的天下”呀?(生答“鸟多、鸟蛋多、鸟粪多”)没错!“各种各样的海鸟”“遍地都是鸟蛋”这些词要重读,让大家听出鸟多!
设计意图:
将“迁移自学”设计为“小组闯关”,延续“小导游”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运用所学方法;教师巡视时针对性指导,既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困惑(如关键句提炼、重点词把握),又确保学习方向不偏离,体现“扶放结合”的教学原则。
四、导游展示,多元评价
师:时间到!现在到了“小导游展示环节”!展示要求:上台后先打招呼,用“大家好,欢迎乘坐长乐公主号,我是今天的导游XXX,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西沙的XX(海水/海岛/鱼群)……”开头,要用上关键句和重点内容,结尾可以加一句邀请,比如“这样的美景,你们想来看吗?”。谁先来?
预设1:大家好,欢迎乘坐长乐公主号,我是今天的导游XX,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西沙的海水。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所以海水颜色不一样。这样的海水,你们想来看吗?
预设2:大家好,欢迎乘坐长乐公主号,我是今天的导游XX,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西沙的海岛。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各种各样的海鸟,鸟蛋遍地都是,还有厚厚的鸟粪。这么多鸟,你们想来看吗?
师:请大家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预设:围绕关键句一颗星,写出景点特点一颗星,表达自己的感情一颗星。
师:没错!XX不仅内容全,声音还很有感染力,符合小导游的要求!
师:刚才两位小导游都很棒——XX讲清了海水的特色,XX突出了海岛的鸟多。老师要给你们颁发金牌勋章!其他同学也别着急,课后可以再练习,下次还有展示机会!
设计意图:
“导游展示”让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讲解实践”,贴合情境目标;“多元评价”(自评+互评+师评)既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又培养倾听、评价能力,教师最后颁发“资格贴纸”,强化正面激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优秀的小导游们带我们领略了美丽的海水,富饶的海岛,成群结队的鱼儿,西沙群岛的美景可不止这些呢,就拿海底来说吧,齐读课文第三段。这串南海的璀璨珍珠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守护去建设,齐读最后一段。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长乐公主号圆满返航,我们的旅程也即将结束,回家后将西沙群岛介绍给爸爸妈妈,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山河壮美。正如单元导读页所说。祖国,我爱你,齐读。希望这份自豪与热爱能永远珍藏在你们心中。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