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慧骃国游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慧骃国游记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7 10:2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慧骃国游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读慧骃国游记片段,品读课文中对慧驷和耶胡的描写部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进一步教给学生运用五步读书法去阅读,在读书中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进一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家长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从小读书有限,家长对他们也疏于教育,在学习上缺乏指导,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都给教学造成了很大障碍。因此,我首先做好预习这项准备工作,做阅读指导即五步读书法和读书笔记法。 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好自学辅导法,并随时注意矫正和反馈。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五步读书法阅读和学会做读书笔记。
教学难点:
了解写作背景,走进斯威夫特所生活的时代,体会作品深刻的主题。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
1.同学们看过名著吗?都看过那些名著呢?看过格列佛游记吗?
2.同学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概述其主要内容。
活动2【活动】阅读指导
五步读书法介绍:1.浏览
2.发问
3.阅读
4.读写结合
5.复述:即“回忆印象。
读书笔记方法指导
活动3【活动】学生阅读《慧骃国游记》片段,学会从语文的角度赏析名著。
1.学生自己读全文,运用五步读书法,边读边做笔记。
2.分组交流,分享读书心得、体会。(教师巡视,给予指导,让孩子更完整地发言。)
3.班内交流,分组推代表发言,教师必要时给与指导,总结。
4.小结:以鼓励、表扬为主,肯定学生的可取之处,指出不足之处。
活动4【讲授】本课总结:
通过这次交流,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少,不但读到了精彩的小说
更学到了阅读的好方法。其实,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故事,一本好的课外书,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说──阅读,爱读,多读,反复读。
活动5【练习】慧骃国游记学案
一、基础检测
(一
)基础回顾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秣草
(
)
服侍


可憎


粗糙


龌龊
(
)雪橇(

虐待


奢侈(

鄙夷


狼吞虎咽(
)栗色(

塌鼻子


碾碎

)手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bǐ(
)夷


)rǔ
niǎn
(
)

zhì
(
)序
3.解释下面的成语。
①狼吞虎咽-----------------------------------

毕恭毕敬----------------------------------
4.课文选自《————》,作者————是——国(国别)作家。题目中的“慧骃”意思是___________.
(二)、积累整合
5.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铺着草(


嘶鸣

míng

鄙夷



B
棕黄

zōng

虐待

nvè

龌龊



C
陶器

táo

秩序

zhì

碾碎(
niǎn

D
奢侈

shē

腌肉

yān

饮食(

n

6.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寻常家畜
苦难重重
颇为精细
B
野蛮民族
手掌粗糙
狼吞虎咽
C
毕恭毕敬
规规矩矩
面目可僧
D
淡而无味
特别声明
详细叙述
7.格列佛先后经历了————、————、————、————四个国家。
8.分别列举二个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经历的事情。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8题。(14分)
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
  ①近来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负面影响很大。很多人已从企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总结。如果从哲学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思想病灶,这些事件暴露出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
  ②敬畏感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
  ③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
  ④如今,在一部分现代人当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比如说,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也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某些人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完全丧失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有甚者,抱着“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的心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把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丧失殆尽。
  ⑤如此种种短视或自私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而且还会危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延续。所以,大力培养和增进现代人的敬畏感,刻不容缓。
⑥近年来,人们通过不同方式,例如读经、祭祖等活动,来唤醒现代人对历史传统的认同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对各种事物有所敬畏。但是,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这些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继续加大伦理道德教育的力度,对法律、秩序和规则保持敬畏,对社会责任感保持敬畏,同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⑦总之,现代人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証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选自2008年11月4
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9.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3分)
10.文章第③段引用儒家、道家的学说有何作用 (3分)
11.缺失敬畏心的行为在生活中常有,请举一创并说说其危害。(5分)
1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沦。(3分)
材料一: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材料二: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_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节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
四、中考链接
1、《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_________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来到_________(国名)。(威海市)
2、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________”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3、《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色彩。
4、《格列佛游记》作者是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
5、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分别写出与之对应的国家名称①它们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友谊和仁慈是其美德。______________
②我看到了它的头和一只爪子,估计这只猫有三头公牛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冲着天顶。外衣上装饰着太阳、月亮、星球的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这里,万物的长、宽、高仅有正常尺度的1/12,人的身高不过15厘米——————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1.把这课你所读的精华部分制成读书卡片。
2课下多读好书,向同学推荐好书。
例如:《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茶花女》/小仲马、《包法利夫人》/福楼拜、《悲惨世界》/雨果、《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