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曹刿论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理解文意。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字音、词义、句意。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把握文中两个主要人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及爱国思想、鲁庄公的礼贤下士,不耻下问。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了两年文言文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特别是在文言词语的积累上已有了一定基础。但是一部分学生往往只将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要求他们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对于底子薄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因此应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3重点难点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字音、词义、句意。
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理解文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字音、词义、句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会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4.1.2学时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字音、词义、句意。
4.1.3学时难点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字音、词义、句意。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预习检测
一、预习检测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 )请见 又何间( )焉 肉食者鄙( ) 弗( )敢专也 小惠未徧( )牺牲玉帛( ) 小信未孚( ) 战于长勺( ) 登轼( )而望之 夫( )战 望其旗靡( )
2.本文选自( ),题目是后加的。( ) 传说是春秋时期( )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活动2【讲授】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
解释词语
伐 请见 间 肉食者 何以战
弗 专 偏 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 加
信 孚 福
狱 虽 忠之属
请 从 可以一战
败绩 鼓 驰 辙 靡
既克 故 夫
作 再 盈 测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
组内交流,翻译课文。
我与其他成员产生分歧的句子是:
我的收获有:
活动4【练习】当堂检测
四、当堂检测
翻译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何以战?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把握文中两个主要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曹刿卓越的才能及爱国思想、鲁庄公的礼贤下士,不耻下问
4.2.2学时重点
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4.2.3学时难点
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检测
1.屏幕出示课文,分好五部分,每组五号同学顺次朗读,注意字音和朗读节奏,读对加分,读错不加分。在此过程中能最快站起来指出错误的同学给予加分。
2.请刚才朗读后的同学到对手组做监督员,其他同学笔答学案中复习检测内容。答完组内互判,完成最快的组加分,再按组内全对的同学人数加分。监督员汇报成绩。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 )请见 又何间( )焉 小惠未徧( ) 望其旗靡( )
(2)本文选自( ),题目是后加的。( ) 传说是春秋时期( )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3).翻译句子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活动2【讲授】自主学习
师过渡语:复习检测中大家表现不错,但不要掉以轻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前行的道路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智慧锦囊,助大家一臂之力。出示幻灯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xiàn) ——【晋】陈寿 解释: 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美国总统】威尔逊
(两则名言,让学生树立多读课文、相信自己的意识。)
师:好,下面大家仔细读课文,完成学案上自主学习部分问题。完成最快的同学获得展示机会。
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学生答完展示结果,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并回答正确加分。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师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那鲁国能过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完成最快的组获得展示机会。 要求有理有据。
参考答案:鲁庄公做到了取信于民
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曹刿把握好了时机
曹刿深谋远虑,善于观察
曹刿爱国
鲁庄公不耻下问
鲁国占据地利优势
鲁国上下一心,团结协作
鲁国士兵勇猛
活动4【活动】随堂练笔
师过渡语:事在人为,的确不错,通过刚才我们大家的分析讨论,相信对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已深有感触,那就不妨让我们拿起笔来,用自己的笔点评他们。要求大家一定要写的有文采。
曹刿和鲁庄公哪个给你的印象更深刻?试着写一写。
师:谁来展示展示?
学生展示
活动5【活动】结束语
结束语:同学们展示了文采了,老师也诗兴大发,谨以本段结束本节课,并与大家共勉。
师生共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炼就曹刿之卓越才能,方展示吾辈之风华。设或无此天赋,便学之于鲁庄公,不耻下问,多多请教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