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美术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剪纸 适用对象 B层学生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九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了解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如发展史、样式、用途等。 2.通过赏析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剪纸的制作方法。 3.发展学生对剪纸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剪纸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发展对剪纸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剪纸大赏创意活动” 创设“剪纸大赏创意活动”,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二、文化探秘——剪纸艺术的多维认知 (一)活动入场券:定义与大师风采 1.问题:究竟什么是剪纸呢? 剪纸是作者运用剪刀、刻刀等工具,用纸进行剪、刻、镂空等艺术加工,使之达到造型目的,成为有装饰情趣的平面造型艺术品。 2.介绍代表人物——“剪花娘子”库淑兰。 库淑兰,是陕西咸阳旬邑县赤道乡富村人。1996年,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民间艺术大师”称号,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并且,以库淑兰为代表的彩贴剪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作品赏析 展示库淑兰的剪纸作品,学生分享直观感受,如色彩鲜艳夺目等。老师总结其剪纸风格构图大胆、人物形象饱满、色彩鲜丽。 (二)知识挑战区:历史、用途与样式解析 1.发展历程 (1)观看视频了解剪纸历史渊源。 (2)梳理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用金箔、皮革等材料通过雕、镂工艺制作装饰品,这便是剪纸的雏形;到了北朝,剪纸艺术正式形成,1967年在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出土的团花剪纸就是佐证;唐代时,民间流行“剪纸招魂”的风俗,推动剪纸艺术快速发展;而明清时期则是剪纸的鼎盛阶段,当时剪纸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2.剪纸用途 剪纸最初被用作迎春喜庆的装饰品,后来广泛应用于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制作中。 3.样式和寓意 (1)剪纸样式丰富:窗花、墙花、门笺、喜花、衣袖花、礼花等。 (2)“寓意挑战”:请同学们用四字词语总结这些剪纸的寓意。 (三)剪纸题材 观察剪纸作品,分为人物、动物、风景等题材,学生完成“题材分类挑战”。 三、技艺解析:剪纸表现形式全攻略 (一)颜色分类 对比剪纸作品,发现颜色差异,知道剪纸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 (二)技法图册 了解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的不同表现手法。 (三)地域风格 对比得出风格:北方剪纸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为特点,南方剪纸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著称。 (四)艺术特点 总结剪纸的四个特点: ①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 ②剪刻要玲珑剔透,有刀味与纸感。 ③色彩单纯、明快。 ④强调装饰趣味和变形夸张。 四、创意实践:从传统到现代的艺术跨越 (一)制作工坊 学习剪纸的制作方法:起稿、剪刻、粘贴。 (二)作品评鉴 展示剪纸作品,学生分享看法,如斑马和棕榈树造型生动,抓住形态特点;“阳光下成长” 主题鲜明,线条流畅,传递积极向上力量。 (三)艺术创新 1.介绍剪纸艺术在题材、工艺、载体等方面的创新,如与动画、影视结合制作剪纸动画片,题材融入现代元素等。 2.学生思考剪纸在生活中的创新形式,如将剪纸与照片结合,根据文学作品创作剪纸等。 五、课堂总结——传统与创新的双向对话 对今天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六、课后作业——我的剪纸创意作 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剪纸作品,可以融入现代元素、生活场景以及个人创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