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大洲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教版 课件(共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认识大洲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教版 课件(共6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1-03 13:5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第一章 认识大洲
课时1 亚洲
01
考点·梳理
02
重难·突破
考点1 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位置和地形图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 精准解读
考点·梳理
课时1 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
海陆位置 占据了______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依次濒临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西与_____相连,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北与北美洲相望
经纬度位置 纬度 大致位于81°N向南至11°S,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______,是跨纬度最广和南北距离最长的大洲
经度 大致位于26°E向东至170°W,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亚欧

冰洋
太平洋
印度洋
欧洲
北温带
2.亚洲的地理分区
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按照地理方位,分为______、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________6个地区
亚洲的地理分区图
东亚
东南亚
考点2 亚洲的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
(1)地形类型构成: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______和______为主。
(2)地势特征:地势起伏很大,______高、______低。
(3)主要地形区:______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等。
高原
山地
中部
四周
青藏 
2.长河众多
(1)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___流向周边的海洋。
(2)主要河流
类型 主要河流 注入海洋
外流河 长江、黄河、湄公河等 太平洋
印度河、恒河等 印度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北冰洋
内流河 塔里木河、锡尔河、阿姆河等 —
放射状 
3.气候
(1)气候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气候类型多样。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亚洲气候类型成因
考点3 亚洲的人文环境新课标新增
1.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_____、_____、_______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亚洲西部、北部和中部人口分布较少,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2.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
(1)论经济总量,亚洲在大洲中排名第一,但人均远低于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2)东亚、东南亚、南亚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西亚的一些石油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重难点 区域分析方法
(8分)(2024·河北)中亚地处亚欧大陆
中部,与我国新疆相邻,地理环境相似。
近些年来,该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水资
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中
亚国家积极寻求与我国新疆在滴灌技术
方面的合作,较好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
发展。右图为中亚降水及城市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 精准解读
课时1 亚洲
重难·突破
(1)中亚深居内陆,远离_____,大部分地区降水_____,多为内流区和无流区。但区域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中亚东南部降水_____,河流数量_____,城市与人口分布相对集中。(4分)
海洋
稀少
较多
较多
(2)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对应的空格内,完成“中亚人口快速增长与水资源短缺加剧关系”的框图。(3分)
①粮食需求增加 ②灌溉用水增加 ③生活用水增加
A____;B____;C____。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说明中亚引进我国滴灌技术的积极作用。(1分)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区域分析方法—读图分析
明确区域的名称,可推导该图示区域反映的区域位置
第一步:
看图名
第二步:
看定位
提取图中的经纬度或地名等相关信息,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
方法指导
第三步:
看图例信息
明确图例类型及特点,并把握住不同图例在图中的分布状况
第四步:
看地理事物分布
图中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及组合可以反映图示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第五步:
看特殊对象
特别关注图中与图示主题相关地理事物的分布,总结其分布特征,并结合题目要求联系相关地理知识解答问题
(2025·遂宁)亚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中华古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等诸多文明。图1为亚洲文明古国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2025真题实战
图1
第一部分
课时1 亚洲
1.根据图中河流流向推断,亚洲地势特征为( )
A.西部高,东部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图1
B
1
2
3
4
5
2.说出亚洲文明古国主要分布的地区及成因( )
A.河流中上游;纬度适中,气温适宜
B.河流中上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D.河流中下游;地势崎岖,水能丰富
图1
C
1
2
3
4
5
(2025·重庆)中亚地区的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随着阿姆河、锡尔河沿岸人口增加和农业发展,咸海水位和面积发生了较大变化。图2为咸海水位变化图,图3为中亚地区农业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图2
图3
1
2
3
4
5
3.图2所示咸海( )
A.面积在扩大 B.水质在变优
C.水域在分离 D.水位在上升
图2
C
1
2
3
4
5
4.咸海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大气降水增多 B.入湖水量减少
C.冰雪融水减少 D.地下水位上升
图2
图3
B
1
2
3
4
5
5.我国与中亚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最相似的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图2
图3
D
1
2
3
4
5
素材新 国际合作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8日在我国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图1为亚洲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2026备考精练
图1
第一部分
课时1 亚洲
1.博鳌位于亚洲分区中的( )
A.东亚地区 B.西亚地区
C.南亚地区 D.北亚地区
图1
A
1
2
3
4
5
6
2.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C.位于亚欧大陆西部
D.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图1
B
1
2
3
4
5
6
3.博鳌亚洲论坛为亚洲各国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 ②发挥经济的互补性 ③促进人口增长 ④促进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图1
B
1
2
3
4
5
6
近几十年来,亚洲各国间加强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推动亚洲经济快速发展。下表为某机构统计的2024年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据此完成4~5题。
国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美元
日本 3.45
韩国 3.47
中国 1.37
印度 0.28
越南 0.46
不丹 0.37
1
2
3
4
5
6
4.读表可知,表中亚洲国家( )
A.人口出生率高低不同 B.国土面积相差悬殊
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D.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国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美元
日本 3.45
韩国 3.47
中国 1.37
印度 0.28
越南 0.46
不丹 0.37
C
1
2
3
4
5
6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推动亚洲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 )
①大力开发矿产资源 ②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③加强合作与创新  ④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1
2
3
4
5
6
6.水稻的栽培和传播缓解了古代亚洲粮食不足的状况,成为世界耕作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图2为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示意图,图3为某年亚洲人口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2
图3
1
2
3
4
5
6
气候是水稻孕育演化的重要条件。很早之前,我国华南地区的先民对野生水稻进行选育,培育出的栽培水稻品种向亚太地区
扩散。
(1)描述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的分布特征。
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沿海、沿河平原地区。
图2
图3
1
2
3
4
5
6
(2)分析栽培水稻品种在亚洲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
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利于种植水稻。
图2
图3
1
2
3
4
5
6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但种植过程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以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亚洲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养活了亚洲绝大部分的人口。图4为水稻生产的主要过程示意图。
图4
1
2
3
4
5
6
(3)分析亚洲人口分布和水稻种植的关系。
从分布上来看,亚洲的水稻种植区与人口稠密区趋同。一方面,水稻生产过程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能养活更多人口。
图4
1
2
3
4
5
6
第一章 认识大洲
课时2 美洲
01
考点·梳理
02
重难·突破
考点1 美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____半球,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南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海陆位置 东临______洋,西濒______洋,北接北冰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______洲相望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_运河
西
大西
太平
南极
巴拿马
课时2 美洲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 精准解读
考点·梳理
纬度位置 北美洲 南美洲
北回归线和________分别穿过北美洲的南部和北部,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赤道和南回归线分别穿过南美洲的北部和中南部,大部分位于______,小部分位于南温带
北极圈
热带
考点2 美洲的自然环境
北美洲位置和地形图
南美洲位置和地形图
自然环境 北美洲 南美洲
地形 地势 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东西____,中部____ 西高东低
地形类型、地形分布 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西部有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自然环境 北美洲 南美洲
气候 类型复杂多样,以___________ 气候为主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河湖 密西西比河、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亚马孙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温带大陆性
考点3 美洲的人文环境
1.人口
北美洲 人口密度较低,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东部和西部的沿海地区,中部和北部地区人口较为稀少
南美洲 人口密度较高,人口主要集中在西侧和东南沿海地区,亚马孙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2.经济
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其余(拉丁美洲)都是发展中国家。
北美洲 美国工农业都很发达,加拿大制造业水平高,墨西哥形成了以石油化学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南美洲 主要出口农矿产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巴西工农业较发达,阿根廷主要出口小麦、牛肉、羊毛等
重难点 认识区域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性
(7分)(2024·聊城)图1为北美洲地形图,图2为南美洲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课时2 美洲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 精准解读
重难·突破
(1)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___________。南美洲大部分位于___带,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大洲的国家属于______国家。(3分)
(2)密西西比河与亚马孙河相比,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_,航运价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_。(2分)
图1
图2
巴拿马运河

发展中
亚马孙河
密西西比河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两河流航运价值差异的原因。(2分)
经济发展、人口、教育、政策等
行为动词
作答程度:包含因果联系
图1
图2
密西西比河流域经济发达,人口较稠密,运输需求量大;亚马孙河流域经济落后,人口稀疏,运输需求量小。(每点1分,共2分)
第3设问
第一步:审设问(见题干批注)
第二步:读图文材料
找出答案来源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亚马孙河→人口稀疏
第三步:组答案
①密西西比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运输需求
②亚马孙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运输需求
解题思路
认识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性
(1)自然地理要素之间(见本书P107~114)
(2)人地关系——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见本书
P115~120)
①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②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方法指导
(2025·湖南)Q岛牧民常在海边掘坑,依次堆放燃烧的木柴、石头及就地获取的食材,铺上沙土形成“地下烤箱”,来制作“库兰托”。图1为Q岛地理位置及其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1~3题。
2025真题实战
图1
第一部分
课时2 美洲
1.Q岛所在的南美洲( )
A.北连大洋洲 B.南望北美洲
C.东临大西洋 D.西濒印度洋
图1
C
1
2
3
4
2.Q岛的气温或降水特征是( )
A.冬冷夏热 B.全年温和
C.冬干夏湿 D.全年干旱
图1
B
1
2
3
4
3.牧民在Q岛制作“库兰托”时( )
A.沙土取自浩瀚沙漠 B.常能看到漫天飞雪
C.木柴多来自寒带 D.所用食材多为海鲜
图1
D
1
2
3
4
4.(2025·南充)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马孙热带雨林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图2为南美洲地形图,图3为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2
图3
1
2
3
4
(1)从东、西半球看,南美洲位于____半球。
(2)亚马孙河的流向为_________,水量大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图3
西
自西向东
雨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
流域内以热带
1
2
3
4
(3)南美洲西岸的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分布,主要是受________因素影响。
(4)南美洲国家均属于________国家,破坏雨林可能产生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_____。
图2
图3
地形
发展中
全球变暖
1
2
3
4
北美洲北部的冰面上生长着一种苔藓球,它们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来获取光照和液态水以维持生存,被称为“冰川老鼠”。图1为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苔藓球分布地区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1~3题。
2026备考精练
图1
第一部分
课时2 美洲
1.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图1
D
1
2
3
4
5
6
7
2.“冰川老鼠”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温和湿润
C.长冬无夏,全年少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图1
C
1
2
3
4
5
6
7
3.“冰川老鼠”暖季在冰面上滚动主要是为了( )
①吸收更多的氧气   ②获得更多的阳光
③吸收冰面融化的水分 ④吸取土壤中的养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1
C
1
2
3
4
5
6
7
题型新颖 跨生物 南美洲哥伦比亚“彩虹河”所在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区,每年7~11月,河水五彩斑斓。河流中呈现红色的地方与水生植物河苔草有关,河苔草在不同的光照和水体环境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在荫蔽处为绿色。该草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要求水体洁净、透光、透气。近几年,河苔草的数量正在减少。图2为“彩虹河”位置图。据此完成4~6题。
图2
1
2
3
4
5
6
7
4.河苔草能生长在急流和瀑布中的石壁上,是因为河苔草( )
A.叶片较宽大
B.叶片较厚实
C.根系欠发达
D.根茎抓力强
D
图2
1
2
3
4
5
6
7
5.每年7~11月,河苔草转为艳丽的红色,主要
是因为( )
A.湿季泥沙多,水体浑浊
B.干季泥沙少,水体清澈
C.湿季转干季,光照充足
D.干季转湿季,光照减弱
C
图2
1
2
3
4
5
6
7
6.为了保护河苔草,当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关闭附近工厂,消除河流污染
B.限制景区客流,减少生态破坏
C.下游修建水库,减少河流泥沙
D.上游修建大坝,降低河流流速
B
图2
1
2
3
4
5
6
7
7.素材新 优秀传统文化 2025年农历春节,汉服作为“新春战袍”走俏春节市场。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新中式”穿搭成为“流量密码”。汉服在北美洲的销量也不断升高,不管是防雨款、保暖御寒款,还是清凉透气款,各种款式均有较多的销量。图3为北美洲地形及芝加哥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4为汉服斗篷及特点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斗篷特点
穿脱方便,保暖性好,适合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的地方
图4
图3
1
2
3
4
5
6
7
(1)分析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结合北美洲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各种款式的汉服在北美洲都有合适销售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北美洲地形特点,分析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冬季,御寒保暖系列汉服十分畅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斗篷特点
穿脱方便,保暖性好,适合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的地方
图4
北美洲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气候类型多样
北美洲地形纵列分布,冬季北冰洋寒
冷气流可长驱南下
图3
1
2
3
4
5
6
7
③结合芝加哥气候特点,分析斗篷款式汉服在该地十分畅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斗篷特点
穿脱方便,保暖性好,适合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的地方
图3
图4
芝加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多风,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斗篷特点适应当地气候特征
1
2
3
4
5
6
7
(2)推测甲、乙两地中,防雨款汉服需求量较大的地点,并说明
原因。
甲地。原因: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斗篷特点
穿脱方便,保暖性好,适合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的地方
图3
图4
1
2
3
4
5
6
7
(3)面对汉服市场的爆火,有人认为我国汉服厂家应该扩大生产规模。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可行。理由:扩大规模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
或不可行。理由:扩大规模可能导致供过于求,原料不足,甚至影响品质。
斗篷特点
穿脱方便,保暖性好,适合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的地方
图4
图3
1
2
3
4
5
6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