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3 10:49:50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检测(一)
七年级语文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


一、
古典之美(27分)
(一)
经典诗文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下面是以“诗意人生”为主题的诗文名句积累卡,
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10分)
(1)
,雁足传书,以寄乡思。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夕阳西下,
,天涯游子,擱旅思归。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怀
(3)
”,征人乡愁,绵绵不绝。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夜发消溪向三峡,
依依惜别,无限情思。
(李白《峨眉山月歌》)

(5)
”,
杨花飘零,杜鹃啼鸣。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
江南暮春,故人重途。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游子征人于天涯处,心有所系;所见之景皆含情语,情深意重。
2.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结合诗句,在下面空缺处补全句子。(2分)
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以甚出洪出月浓风草木何瓶
画面:你看,
林至米其之着意震妹羽
志我美中行袭生持
你看,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
海中涌现出来。

(二)

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第3~7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
(选自《咏雪》)
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3.字里有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2)相委而去
委:
4,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潮译下而的句子。(3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
5,两篇选文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儿童良好的家庭教养。请你结合其中一篇选文的内容和
生活实际,说说家庭教育在你成长中的作用。(4分)

客有问陈季方①:“尊君太丘吧,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壁
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挂树焉⑦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有删改)
注释:①陈季方:即陈谌,陈太丘的第六个儿子。②太丘:即陈是,曾任太丘长,故称陈
太丘。③荷:承当,担负。④阿():弯出的地方,这里指山的角落。⑤仞: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仞。⑤斯:此,这。⑦焉:岂,如何。
6.请从【丙】文的人物对话中,找出一组关于父亲称谓的谦辞做辞。
(2分)
谦辞:
敝辞:
7.小文和小言想分角色朗读选文,请你揣摩客与陈季方对话时的心理,为他们做朗读指导。
(4分)
朗读角色
朗读内容
朗读指导
尊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读这句语速要慢,语调(1)
、多
读出

荷天下重名?
(2)
的语气。
吾家君警如桂树生泰山之朗读这一句,“吾家君”后要稍作停顿,“桂
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
树”“泰山”(3)“
“不测”等
陈季方
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
词要重读,传达出对父亲的(4)
下为渊泉所润。
之情。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
读这两句语句要谦和,表明父亲无心计较功名
陈季方
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
之意。
功德与无也!
二、
文学之约(27分)
(一)
学校举办“欣赏四季美景体验别样生活”主题宣传活动。请阅读下而材料并完成下面
8-10题。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1、(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断肠人在天涯 (3)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
征人尽望乡 (4)思君不见下渝州 (5)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6)正是
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示例:升降起落的日月,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沧海中发出的
(二)3、(1)大体 (2)丢下
4、(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2)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5、示例一:《咏雪》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孩子成长
有很大的好处。我的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对我既有严格的要求,也有温馨的关爱,这样的家
庭环境让我自信、乐观。
示例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他反驳友人的话句句在理,让
友人无言以对。在家庭教育中,我的父母以身作则,教导我要诚实守信,帮我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
6、①家君 ②尊君
7、①上扬 ②轻慢不屑(质疑) ③万仞(甘露、渊泉) ④敬仰
二、8、
9、舒缓、沉静 欢快、活泼
10、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 锻炼了动手能力
11、(1)①《藤野先生》 ②《范爱农》
(2)示例:散文集《朝花夕拾》里《五猖会》一文中的父亲在“我”手舞足蹈,欢呼雀跃要
去看会的时候,出现在眼前,并说“去拿你的书来”并强迫“我”背诵《鉴略》才可去看会,“我”
宛如当头浇了“一盆冷水”。父亲并不理会孩子的想法,也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强制孩子背诵,
这样的父亲并不让“我”喜欢,故《五猖会》一文中的父亲不能入选“我最喜欢的父亲”的评选
活动。
12、(1)示例:阿敏对放风筝有如此深的情感,一方面是因为放风筝象征着自由和快乐,这
是他健康时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在他患病后,风筝代表着希望和他对正常生活的向往。
父亲牵着风筝跑,他追风筝的画面,饱含着浓浓的父爱,让他在幽境中依然能感受到温暖和
力量,所以放风筝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2)示例一:绘细致的描写,塑丰满的形象。本文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成功塑造了丰满
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通过“父亲泪如雨下,不断央求着阿敏”“父亲则背起他往外走去”等对
父亲的细腻描写,塑造了一位心疼儿子、坚强又无奈的父亲形象。同时运用环境描写,以玉
兰花的美丽衬托出父子处境的艰难。这些细致的描写使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感同身
受。
示例二: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文中无处不体现着父子之间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
的热爱。阿敏患病,父亲背着他奔走求医,默默承受压力,这是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阿敏
在病严重时仍与父亲回忆过往的美好;憧憬在未来与父亲一起放风筝;这是儿子对父亲的依
赖和对生活的期待。在艰难的日子里,他们相互陪伴、相互鼓励,即使面对病痛和困境,他
们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阿敏出院后,他们一起放风筝,欣赏春天的美景,展现出积
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对亲情的坚守和对生活的热情,给读者带来温暖和力量。
示例三:段落衔接紧密,结构严谨连贯。本文段落之间衔接紧密,结构严谨。文章开篇以阿
敏奔向河堤追撵风筝引出故事;接着讲述阿敏患病的过程,从病情初现到愈发严重再到截肢,
最终出院,情节发展自然流畅。在叙述治疗的过程中,穿插了父亲的担忧和回忆,使故事更
加丰富饱满。阿敏出院后与父亲一起放风筝的情节,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是故事的美好?
结局,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整篇文章以阿敏的病情为线索,层层推进,每个段落都紧密相
连,环环相扣。
三、13、示例一: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像小溪一样,为了最终的目标,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示例二: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发散自己的思维,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4、示例:①翻山越岭,汇入大海,是坚持不懈的执着追求给了它攻坚克难的动力②水滴能
穿透坚硬的石头,也是坚持不懈的努力给了它积微成著的力量③幼虫不知疲倦地吐丝,慢慢
裹住自己,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终破茧成蝶④即使前方千难万险,也必然能够实现目标(言
之有理即可)
15、(1)示例:朗读时应采用自豪、饱含深情的语气,自豪源于山西地肥水美、物产丰富;
深情则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2)示例:本次研学活动流程分为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包括前期准备、中期执行和后期评
价三个阶段。教师的前期准备有开展研学动员大会和布置安排任务这两项工作,中期执行要
根据研学地点讲解研学内容并观察与指导学生活动,后期评价是进行研学评价;学生的前期
准备有制订研学计划和准备研学用品这两个任务,中期执行要实地采集研学资料并汇总完善
研学资料,后期评价是汇报研学成果。
(3)示例: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作为小嘉宾在这里发言!在这次“表里山河·多彩山西”研学活动中,我收获颇
丰。
此次研学之旅,我见识到山西丰富的古代建筑群,它们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山西的古老
故事,演绎着三晋大地的传奇。我看到了巍峨雄伟的太行山,了解到它不仅是重要的地形单
元分界线,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神话故事传说。流淌的汾河则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深
度和历史的厚重。
这次研学让我深刻感受到山西的美丽与独特,它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有着深厚的历史底
蕴和壮丽的自然风光。作为山西人,我感到无比自豪。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和发扬山西的
优秀文化,为山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四、16、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