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科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科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1-03 13:17:30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六年级 科学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年,科学家在南极冰川融化后发现了28种新型的病毒,这些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威胁。南极冰川加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极雪崩 B.气候变暖 C.南极生物遭破坏
2.奇妙小组为了选出最为满意的创意参加科技制作大比拼活动,在对本小组同学的创意进行评价时,主要考虑的方面是( )。
①创新性 ②实用性 ③美观性 ④可行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3.南海位于中国的最南方。下列对南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还蕴藏有大量的可燃冰
B.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含有铁、锰、铜、镍等数十种金属和非金属
C.南海中岛屿的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南海没有价值
4.标枪是一项奥运会项目,奇奇要想投掷标枪距离最远,地面和标枪需呈( )。
A.90° B.45° C.15°
5.杆秤是由春秋时期范蠡发明的,至今很多集市、中药店依然在使用它。杆秤是利用( )原理制作的。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6.下列能源中可以再生的是( )。
①太阳能 ②石油 ③风能 ④水能 ⑤核能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7.空调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挂式空调往往安装在房间墙壁的上端,靠近天花板。这样是为了在房间内形成热对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在放冷风时,应让冷风向下吹 B.在放冷风时,应让冷风向上吹
C.在放暖风时,应让暖风向上吹
8.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往往要写研究报告,这个过程属于( )。
A.猜想与假设 B.模型与解释 C.表达与交流
9.人类发展中各种不合理的活动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下列活动不会带来污染问题的是( )。
A.修复湿地 B.大量使用塑料袋 C.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10.通过科学家对宇宙探索,人们已经获知:①太阳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恒星;②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③银河系中约有1000 亿至4000 亿颗恒星;④银河系的边缘就是宇宙的边缘。其中认知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11.下列做法中,不能达到“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牧羊的数量不能太多,要给草地留足再生时间
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与人类生活的需求相平衡
C.人类对环境排放的废弃物不能超过大自然的“消化”能力
12.最近流行的烟雾冰激凌你们听说过吗 它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冰激凌,虽然好玩但不建议大家尝试。它的制作方式是将-196℃的液氮倒入冰激凌原料中,经过短时间的搅拌后,一杯白气腾腾的烟雾冰激凌就做好了。关于这种液氮的说法,科学的是( )。
A.白气的出现说明了在制作冰激凌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冰激凌原材料在液氮的低温作用下凝固,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
C.氮气变成液氮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13.亲爱的同学,回顾6年的科学学习生活,你一定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下列不适合用来参加科学成果交流会的是( )。
A.整理的“实心球投射距离和投射角度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B.撰写的《铁生锈的因素》探究报告
C.撰写的《物质的变化》科学小论文
14.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当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时,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15.妙妙在超市买了一袋锅巴,发现包装袋里充满了气体。她认为商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锅巴被压碎。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包装袋里充的气体是( ),它可以隔绝食品与( )的接触,有效防止食品氧化和抑制部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以达到延长食品储藏期限的目的。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16.在播放厅观看电影时,我们不管坐在哪个座位上,都能清楚地观看到屏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 )。
A.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C.屏幕本身会发光,从而显示出画面
17.奇妙小组参加科技制作大比拼活动,设计并制作了如右图所示的电动补给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绑在一起的空塑料瓶是补给舰的( )系统;
电池、电动机和螺旋桨等构成( )系统。
A.控制 B.船体 C.动力
(2)把塑料瓶的瓶口端作为舰体前端的目的是( )。
A.提升舰体的美观度B.减小舰体运动中受到的阻力
C.提升补给舰的稳定性
(3)载物舱放在电动补给舰正中间位置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稳定性 B.提升美观度 C.提升承重量
(4)测试电动补给舰时发现舰尾下沉,舰体前端翘起,下列改进措施最恰当的是( )。
A.在舰体前端增加重的材料 B.更换舰体材料,使用沉的材料
C.将安装在舰尾的装置适当向舰的中间部位移动
二、判断正误,对的填“T”,错的填“F”。(每题1分,共10分)
1.电脑比书本有更多的优势,以后查信息可以只用电脑。 ( )
2.冬天,冬青的叶子不会掉落,所以它不能适应冬季的变化。( )
3.白色污染是对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 )
4.钉入木头里的铁钉比暴露在空气中的铁钉更容易生锈。 ( )
5.虾煮熟后变红,但它还是虾,没有产生新物质。 ( )
6.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化成了生物质能。 ( )
7.丹顶鹤的栖息地可以是一片海滩,也可以是一个湖泊。 ( )
8.许多污染问题是人类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改善环境。( )
9.锡纸直接放入水中会沉底,改变锡纸形状后再放入水中,锡纸还会沉底。 ( )
10.亚马孙雨林面积减少不仅影响当地生物的生存,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速。 ( )
三、找一找、填一填,填写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共10分)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请你找出与下列环境问题相关的人类活动。(每空1分,共5分)
A.温室气体排放 B.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工业废弃物、农药大量使用 E.大量猎杀野生动物
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污染水源、土壤 生物多样性减少 冰川消融 地面沉降
人类活动
(二)人类历史上,一切重大发明和科学技术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变化和深远影响。请你将下列发明填到相应类别的表格里,不能重复。(每空1分,共5分)
A.太阳能路灯 B.国家体育馆 C.纳米材料 D.水立方
E.钛合金 F.风力发电站 G.木拱廊桥 H.卫星通信
I.可降解塑料 J.电脑 K.高速列车
类别 能源技术产品 建筑技术产品 通信技术产品 材料技术产品 运输技术产品
发明
四、阅读与分析。(共18分)
(一)
南橘北枳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写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后人遂用“南橘北枳”来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1.淮南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最根本原因是( )。(1分)
A.植物发生了变异 B.土壤中养料不同 C.生长环境不同
2.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1分)
A.阳光 B.温度 C.水
3.植物的生长受到 、 、 和 等不同因素的影响。(4分)
(二)
二氧化碳对我们的影响不可小觑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吸,吸进去的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呼出的体内代谢物主要为二氧化碳。
在城市生活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办公生活,特别是在夏、冬两季。夏天开空调关门关窗,冬天用暖气还是关门关窗。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们时时刻刻不断呼吸产生的代谢物二氧化碳,也在不断地累积,它们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精神状态,甚至影响我们的反应力和决策力。一间普通办公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能轻易地高于1%,使我们感到烦躁甚至坐立难安。晚上睡觉的密闭卧室,假如卧室面积为15平方米,一晚上累积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能高于2%,这时我们会感到有些气喘、昏睡,这是因为在开阔的室外,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仅为0.03%。
所以及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时刻保持新鲜空气,可以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1.通过阅读短文知道,我们时时刻刻吸进的主要是空气中的( ),呼出的体内代谢物主要为( );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气体是( )。(填序号,4分)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2.通过阅读了解到,当人们长时间在封闭环境里办公生活时会( )。(1分)
A.精神状态差,影响工作效率 B.非常安静,工作效率高
C.空气清新、灰尘少、干净
3.通过阅读短文奇妙小组想制作一个二氧化碳智能感应排风扇,方便写字楼或封闭公共区域使用,下面是设计图。
(1)奇妙小组将作品分为三个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是 ,它的主要作用是 。(4分)
(2)奇妙小组制作二氧化碳感应智能排风扇的过程是( )。(1分)
A.提出创意→绘制设计图→进行制作→测试功能
B.提出创意→绘制设计图→测试功能→进行制作
C.绘制设计图→提出创意→进行制作→测试功能
(3)请结合设计图,描述智能感应二氧化碳排风扇的工作过程。(2分)
五、实验与探究。(共22分)
(一)太阳能是一种优质的能源,成为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点。探究小组根据太阳能的特点,自制了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共9分)
简易太阳能热水器设计方案
工作原理:利用凹陷成弧形的锡纸把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区,把水放到集热区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水的热能。
材料准备:木片、锡纸、纸板、玻璃试管、黑墨水、三脚架等。
制作步骤:①用木片做一个支架。
②把贴有锡纸的纸板弯折成凹陷的弧形贴在支架上。
③把玻璃试管涂黑,灌满水,放在支架上。
1.通过阅读此方案,凹陷成弧形的锡纸的主要作用是 。(2分)
2.探究小组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把透明玻璃管涂成黑色是因为( )。(1分)
A.美观好看 B.黑色吸收太阳辐射能力更强 C.遮挡太阳光
3.该热水器工作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化主要是将 转化为 。(4分)
4.位于郑州的探探观察发现,太阳能热水器一般朝向( )放置,是为了接收更多的太阳光。(1分)
A.东 B.南 C.西
5.太阳能还可以直接利用( ),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1分)
A.太阳能集热器 B.光伏板 C.太阳灶
(二)探探家有一个铁制炒锅,如果一天不用锅壁就会生锈,探探想帮妈妈解决此问题,因此探究小组决定研究铁生锈的原因,以寻找更佳的防锈措施。(共13分)
实验目的:探究铁生锈与潮湿的环境和接触空气有关。
实验方法:
将4枚铁钉分别放入4个玻璃瓶中:
①号瓶保持干燥,用橡胶塞密封;
②号瓶保持干燥,不密封;
③号瓶将铁钉完全浸泡在水中,用橡胶塞密封;
④号瓶铁钉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不密封。
实验现象:最先生锈的是④号玻璃瓶中的铁钉。
1.探究小组比较①号和②号,发现②号瓶中的铁钉先生锈,说明当缺少 时,铁不容易生锈;然后比较②号和④号,发现④号瓶中的铁钉先生锈,说明当缺少 时,铁不容易生锈。所以他们得出结论:铁生锈需要同时具备 。(6分)
2.探究小组设计的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1分)
A.控制变量法 B.模拟法 C.放大法
3.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观察到④号瓶中的铁钉,更容易生锈的是( )。(1分)
A.浸入水中的部分 B.漏在空气中的部分 C.紧密接触水面的地方
4.铁生锈后变成的红棕色物质是 ,它 (填“能”或“不能”)导电, (填“能”或“不能”)被磁铁吸引。(3分)
5.通过实验探探和妈妈决定动手处理一下爱生锈的铁锅,下列防锈方法不理想的是( )。(1分)
A.可以先用砂纸去除铁锅表面的铁锈,然后在热锅上抹一层猪油
B.可以先用砂纸去除铁锅表面的铁锈,每次使用完铁锅后及时清洗即可
C.先去除铁锅表面的铁锈,使用完之后使锅内保持干燥,再用塑料口袋把锅装好密封
6.探探发现,厨房里的铁制菜刀也很容易生锈。探探观察妈妈对菜刀的使用有以下几种习惯:
①切酸菜后放置 ②切完菜后清洗擦干
③切完菜后再用水清洗 ④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涂抹一层食用油
通过分析,探探认为菜刀产生锈斑的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是 。(1分)六年级科学期末学情调研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B 3.C 4.B 5.C 6.A 7.B 8.C 9.A 10.B 11.B
12.B 13.C 14.C 15.BA 16.B 17.(1)BC (2)B (3)A (4)C
二、判断正误,对的填“T”,错的填“F”。(每题1分,共10分)
1.F 2.F 3.T 4.T 5.F 6.T 7.T 8.T 9.F 10.T
三、找一找、填一填,填写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共10分)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请你找出与下列环境问题相关的人类活动。(每空1分,共5分)
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污染水源、土壤 生物多样性减少 冰川消融 地面沉降
人类活动 B D E A C
(二)人类历史上,一切重大发明和科学技术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变化和深远影响。请你将下列发明填到相应类别的表格里,不能重复。(每空1分,共5分)
类别 能源技术产品 建筑技术产品 通信技术产品 材料技术产品 运输技术产品
发明 AF BDG HJ CEI K
四、阅读与分析。(共18分)
(一)
1.C 2.B 3.阳光 空气 水 适宜的温度
(二)
1.ACB 2.A
3.(1)排风扇 将室内的空气排出通风
(2)A
(3)一氧化碳传感负责测定环境的一氧化碳含量并把数据传递给控制板;控制板如果发现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一定数值就会控制排风扇和报警器开始工作。
五、实验与探究。(共22分)
(一)太阳能是一种优质的能源,成为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点。探究小组根据太阳能的特点,自制了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共9分)
1.把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区 2.B 3.太阳能 热能
4.B 5.B
(二)探探家有一个铁制炒锅,如果一天不用锅壁就会生锈,探探想帮妈妈解决此问题,因此探究小组决定研究铁生锈的原因,以寻找更佳的防锈措施。(共13分)
1.水分 空气 水和空气
2.A
3.C
4.铁锈 不能 不能
5.B
6.①③②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