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化学第一册
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同步练习
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烧碱、纯碱、火碱都属于碱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都是纯净物D.CuSO4·5H2O、冰水、液氨都属于纯净物
2.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中每个泡沫约含有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为6-9nm,在低于-183℃时,该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B.“碳纳米泡沫”不能透过滤纸
C.“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3.(24-25高一上·河南南阳)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体系的稳定性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有的分散系是纯净物,有的分散系是混合物
C.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D.血液透析原理是渗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可以作为净水剂和消毒剂
B.卤水点豆腐的原理是蛋白质的聚沉
C.胶体具有电泳现象,是因为胶体带电
D.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激光照射时能不能形成光亮的“通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等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③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④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
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⑥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丁达尔效应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等。已知(亚磷酸)与足量的NaOH充分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一元酸B.属于二元酸C.属于酸式盐 D.属于正盐
7.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氧化钙
C.《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
D.《问刘十九》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酒”的主要成分有乙醇和水
8.下列物质有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2O3FeFeCl3 B.H2O2H2H2O
C.CaCl2溶液CaCO3CO2 D.CuSO4溶液CuCuO
9.下列各选项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是
A.
B.
C.
D.
10.(23-24高一上·河南·阶段练习)如图表示部分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涉及物质的类别包含:碱、盐和氧化物
B.图中涉及的氧化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3种
C.圈Ⅱ中生成氧化物的反应都可以由和相应单质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D.反应①和②一定是同一反应
二、非选择题
11.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Ⅰ.①HCl、②空气、③CO2、④CaO、⑤Fe(OH)3胶体、⑥Ca(OH)2、⑦碘酒、⑧CuSO4·5H2O、⑨C2H5OH、⑩NaHCO3
(1)其中,属于分散系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的有 ;①与④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2)向⑤中逐滴滴加①,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Ⅱ.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下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置换反应的是 (填字母)。
Ⅲ.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4)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这一类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
12.Ⅰ.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丰富的化学变化,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1)从物质类别角度来看,SO2属于 (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写出其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Ⅱ.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铜绿ACu(OH)2BCu
(2)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写出B的化学式: 。
(4)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上述转化过程①→⑤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13.I.在稀硫酸、二氧化硫、铜片、纯碱、烧碱、氢氧化钙、氧化钠、锌片8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给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1)写出①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③和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④和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II.制取Fe(OH)3胶体的两个方案如下:
方案一:
方案二:
(4)方案 能够制得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 ,检验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为 。
(5)将Fe(OH)3胶体缓缓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现有10 mLFe(OH)3胶体溶液与5 mL Na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Na2SO4能透过半透膜: 。
(7)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
14.“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 (填序号)。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 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能沿着盐酸走过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答案
1-5.DDDBB 6-10.BBDDD
5.【解析】①2NO2+2NaOH=NaNO3+ NaNO2+H2O,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且生成了两种盐,故NO2不是酸性氧化物,①错误;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为金属氧化物,但却是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②正确;③、、,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③正确;④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为共价化合物,④错误;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渗析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胶体和溶液均能透过滤纸,故不能用过滤的方法,⑤错误;⑥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铁的胶粒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⑥错误;故正确的是②③,答案选B。
8.【详解】A.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不能一步实现,A错误;
B.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是氧气和水,不能生成氢气,B错误;C. 由于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生成碳酸钙沉淀,C错误;D. 铁比铜活泼,故铁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D正确
9.【详解】A.铜在氧气中加热能生成氧化铜,CuO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A正确;
B.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B正确;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氯化钡与硫酸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C正确;
D.高锰酸钾加热会生成氧气,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不是硫酸,D错误;
10.【解析】A.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因此图中涉及物质的类别不包含酸,有盐如CaCO3、碱如Ca(OH)2和氧化物如CO2,故A正确;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图中涉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属于酸性氧化物,有3种,故B正确;
C.圈Ⅱ中的化学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反应,可以由C、S、P、Fe单质与氧气点燃反应得到,故C正确;
D.反应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也可能是氢氧化钙和可溶性的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②是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①②可能是同一个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 ②⑤⑦ ⑧⑩ 复分解反应
(2)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逐渐有气泡生成 和
(3)B (4)
12.(1) 酸性 SO2+2OH-=+H2O或SO2+OH-= (2)C
(3)CuO (4)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5)①
13.(1)Zn+H2SO4=ZnSO4+H2(2)CO2+Ca(OH)2=CaCO3+H2O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一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利用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射向胶体溶液,若形成光亮通路,则是胶体
(5)Fe(OH)3+3H+═Fe3++3H2O(6)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7)
【详解】(1)Zn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和NaOH,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1~2mL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就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则方案一能够制得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检验方案一是否成功的方法为:利用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射向胶体溶液,若形成光亮通路,则是胶体;
(5)盐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继续加入盐酸,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3++3H2O。
14.(1)③→⑥→⑩→⑦→ →
(2) 2 Na2CO3 Na2CO3+2HCl=2NaCl+CO2↑+H2O
(3) ③⑩ ⑦
(4)不能;因为氧气遇到CO、Cu、Ag都会被“吃掉”
【详解】(1)由图示的物质对相关的与盐酸不能反应的物质作出判断即可,由于盐酸不能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铜、银、氯化钠、硫酸反应,故路线为:③→⑥→⑩→⑦→ → ;
(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根据碱的种类确定中和反应的个数,碱有2种,故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有2个;能与盐酸反应的盐只有Na2CO3,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3)盐酸不能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铜、银、氯化钠、硫酸反应,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故属于氧化物的是③CO2、⑩CO;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属于单质的是⑦Cu、 Ag;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CO、Cu、Ag都会与氧气反应,从而被“吃掉”,因此不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