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期中复习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维新变法运动的首要目的是
A.救亡图存
B.宣传西学
C.建立新军
D.发展经济
2、下列洋务运动中的哪一内容体现了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固本乃可益固”的思想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筹建海军
C.兴办新式学校
D.开办民用工业
3、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要想参观关于辛亥革命的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A.武昌、南京
B.天津、北京
C.延安、遵义
D.上海、广州
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使民主共各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6、下列我国近代的救亡图存运动中,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是
①义和团运动②洋务运动③戊戌变法④辛亥革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7、“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8、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其中“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世纪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9、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鲁迅——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0、创办《新青年》的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1、中国的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文化运动与维新运动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A.深化了民主科学意识
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13、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4、王世慧的母亲2008年已经是85岁的高龄老人,请问她应是民国哪一年出生的
A.民国八年
B.民国九年
C.民国十一年
D.民国十二年
15、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结束了我国两年多年的封建帝制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7、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
②
发动戊戌政变
③创办《万国公报》
④组织强学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18、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中,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有限地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建立了现代化海军
C.兴办新式学堂
D.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1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事件性质
D.斗争方式
20、李鸿章自己曾经这样自嘲:“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这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出的感慨(
)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 D.开展洋务运动
21、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22、洋务运动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23、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4、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
C.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D.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5、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
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26、有一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一番话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你判断这位官员应是哪一个派的代表(
)
A.顽固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激进民主派
27、“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结合右图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28、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9、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
( http: / / www.21cnjy.com ),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①民族
②民主
③民权
④民生(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
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31、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
A.延安
B.天津
C.南京
D.武昌
32、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仲上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3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4、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35、
引发"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
B.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36、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了探索和抗争,下列事件与之相符的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维新变法运动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3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获得初步的发展
B、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救亡图存,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9、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变法诏书的颁布
40、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先后兴起,其共同的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出现统治危机
D、甲午战争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41、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42、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C.结束了中国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43、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44、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最直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证明是
[
]
A..甲午战争的失败
B、维新运动的兴起
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D、辛亥革命的爆发
4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民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46、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最本质的不同是
A开展的目的不同
B
实施的举措不同
C所处时代背景不同
D得到的结果不同
47、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48、1949年,中华民国覆灭,请问:用民国纪年的话这一年是民国多少年
[
]
A民国36年
B民国37年
C民国38年
D民国39年
49、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指向
[
]
A袁世凯
B封建制度
C帝国主义
D封建儒家思想
5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新青年》迁往北京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51、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百日维新留下的惟一成果是
[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太学
D、时务学堂
53、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进步
C科学与进步 D民生与科学
54、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55、辛亥革命中首次取得胜利的起义是
[
]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57、洋务运动时期,远东最大的船厂是(
)创办的。( )
A.李鸿章、轮船招商局
B.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C.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D.张之洞、汉阳铁厂
58、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是在( )
A.1878年 B.1875年 C.1862年 D.1863年
59、“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句话出自( )
A.陈独秀、《新青年》 B.胡适、《尝试集》
C.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D.鲁迅、《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60、戊戌变法失败时,不肯逃走,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A.梁启超 B.谭嗣同 C.康有为 D.左宗堂
61、关于洋务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B.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反封建运动
6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新青年》 B. 《民报》 C.《每周评论》 D.《南风报》
63、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文学革命
C.思想大解放运动
D.反帝爱国运动
64、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条约签定后(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65、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 民族 B 民生 C 民主 D 民权
66、与维新思想相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特点是( )
A 提出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B 彻底批判了封建主义思想
C 宣传了西方启蒙思想
D 西学慢慢成为时代的主流
6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
南京
B
上海
C
北京D
《新青年》杂志
68、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创办了( )
A 《新青年》
B
《青年杂志》
C
《每周评论》
D
《中外纪闻》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一、材料解析题
1、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作了哪些尝试?
(2)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了什么成果?
(3)在“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方面,具有空前影响的是什么运动?列举两个此次运动的代表人物。
(4)其中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5)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主要向西方学习,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富强起来,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乘火车赴南京——铁路沿线遍插旗帜,每到一站,两边群众列队欢呼。——各省代表和欢迎群众,齐呼“共和万岁!”
回答:
(1)材料描述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天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3)同在这一年还发生了什么大事?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所谓“近代化”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4、
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孙中山塑像前三鞠躬
热点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党访问团2008年5月27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感动。这就是正视历史的最好的证明。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
热点二:2008年
6月12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抵达北京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
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
(2)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3)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三民主义。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当时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2)观点①正确,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结束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观点②正确,理由: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观点③正确,说辛亥革命的胜利或成功,主要是从其历史作用、功绩方面而言的。说它又是失败了的,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3)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二、简述戊戌变法内容,并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局限性和失败的原因。
“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请回答:
(1)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至少答出2项)
(3)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运动,你怎样评价?
三、探究与简答
26.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4)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列举本单元几次探索运动的名称、时间、目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