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3 14:0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预习检测:
苏轼:字 ,号 , 人。
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 、
弟 合称 。
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
开创了 一派词风。
苏洵
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
子瞻
苏辙
三苏
北宋
豪放
散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词创始人
书法
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苏、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
善画枯木怪石,与胸有成竹的文与可并称“文苏”




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贬到黄州(湖北),他说: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贬到惠州(广东),他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海南),他说: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老饕赋》: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耗,剖之得数升肉。 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之有也。 ”
苏轼思想:外儒内道,儒释道三者圆融
儒:「立德、立功、立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间万物本不可得”
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脱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在词盛行的宋代,人们根据词作的风格将其划分为两派:
豪放派
气魄宏大,豪放不羁
婉丽多姿,音调谐婉
婉约派
李清照
柳永
苏轼
辛弃疾
一、内容上: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无事不可写”
爱国豪情、内心世界、农村生活、亲朋温情、夫妻离别、壮丽山河、田园风光、历史感怀、参禅悟道、哲理探讨、悼亡怀念、游仙宴赏··
二、词学观: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诗词一体:打破“诗言志词言情”传统,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自是一家: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以诗为词:题序和用典。
知人论世——词学成就与贡献:
豪放词的特点:
1.描绘壮阔景物
2.刻画英雄人物
3.抒发壮志豪情
写作背景: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团练副使是个闲职,并无实权。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赤壁赋》、《 后赤壁赋》和《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任务一:解题明题材
①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位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②赤壁怀古
“赤壁”:即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
“怀古”:古代一种诗词题材,用于追怀古昔,追念古代人物或历史事件。
标志
结构
内容
手法
语言
情感
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思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李贽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用典、对比、双关、反衬、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借古讽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常见意象】
1、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等
2、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马嵬、华清宫、汴河等
3、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乌江亭、李白坟等
4、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时期、南唐后蜀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táo)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 qiáng )橹(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fà)↘。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诵读诗歌:
任务二:解读诗歌,明了古今——临古地
苏轼立于赤壁,首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眼前之景起兴
历史的流逝
触景生情
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
意境开阔,气象恢弘,奠定了雄浑壮阔豪迈的基调。
滚滚东去的长江——滔滔历史长河
(具象、有形)
(抽象、无形)
任务二:解读诗歌,明了古今——临古地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图景

穿




岩石险怪
山崖陡峭
波涛汹涌
江涛猛烈
波浪翻滚
白浪似雪


夸张
比喻
雄奇壮丽
赤壁江山
正面描壮丽之景
赏析眼前所见之景,抓住重点字词分析景象特点、手法、意境。


以动写静
拟人
这十三个字,从形、声、色几个方面正面描写赤壁形势险要、景色雄奇壮丽,把读者带进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穿”“拍”“卷”几个动词使画面声形兼备,又有磅礴的气势,从而使“豪杰”的出场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环境和氛围。
任务二:解读诗歌,明了古今——临古地
面对大江奇景,词人触景生情,发出了怎样深沉的感慨?本句有什么作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承上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虚实结合,“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用英雄衬托英雄
任务二:解读诗歌,明了古今——思古人忆古事
面对雄奇壮丽的美景,作者想起了谁?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人的形象。
足智多谋 破敌奇功
怀英豪之人
樯橹灰飞烟灭
词人运用正面描写塑造了一个风流倜傥,气度儒雅,镇定自若的儒将形象。
姿容雄伟 英气勃发
儒雅斯文 风流倜傥
自信从容 指挥若定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任务二:解读诗歌,明了古今——思古人忆古事
周瑜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赤壁之战时,他迎娶小乔已有十年。诗歌中却说“小乔初嫁了”是作者记错了吗?
(1)写小乔“初”嫁,突出周瑜英雄年少,才华横溢。
(2)用美女衬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
——侧面描写
任务三:解读诗歌,明了古今——抒己志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请对比二人的生平,得出原因。
周瑜
年龄:3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生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怀古伤己,仰慕英雄。表达了对周瑜的缅怀敬仰之情,对自己怀才不遇、人生坎坷、功业未就的感慨。
对比
情场 官场 战场,场场得意
黄州 惠州 儋州,州州失意
任务三:解读诗歌,明了古今——抒己志
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你认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人生如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无论英雄还是常人,都会被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还酹江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祭奠”江月,顺其自然,乐天知命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我与地坛》
“超脱生死虚无,实现生命突围”
任务三:解读诗歌,明了古今——抒己志
“豪放词”的代表词人,这词豪放在何处?
豪放之景 豪放之人 豪放之情
读苏轼,要读出豪迈,但不能只读出豪迈。悲慨与豪迈的结合才是苏轼。
——叶嘉莹
①豪放之景:词人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采用纵横驰骋、游刃的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宏大的气魄。
②豪放之人:词人选取了婚姻美满、风度儒雅、指挥才能卓越三个方面,把周瑜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在这个年少得志、于赤壁之战中建立奇功的英雄身上,正寄托着词人的人生理想。
③豪放之情: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无法施展,只能仰望古人。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豪放之景 豪放之人 豪放之情
任务三:解读诗歌,明了古今——抒己志
西江月 中秋(1080年)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1082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失意苦闷、孤独痛苦
任务三:解读诗歌,明了古今——抒己志
临江仙 夜归临皋(1082年)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平和淡泊、思索
任务三:解读诗歌,明了古今——抒己志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1083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1084年)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闲时旷达、享受生活
任务三:解读诗歌,明了古今——抒己志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课堂检测: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