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测量随堂练习(含答案)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1测量随堂练习(含答案)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4 22: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1测量
一、单选题
1.如图,小明在打网球时,要使球恰好能过网,而且落在离网的位置上,则球拍击球的高度应为(  )
A. B. C. D.
2.如图,是一个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光线经过小孔,物体在幕布前形成倒立的实像(点的对应点分别是).若物体的高为,小孔到物体和实像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则实像的高度为(  )
A. B. C. D.
3.如图,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小东用长为3.2米的竹竿作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顶端与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米,与旗杆相距22米,则旗杆的高度为(  )米.
A.8.8 B.10 C.12 D.14
4.中国古代经典数学著作《孙子算经》有首歌谣:“今有笔不知其长,量得影长一丈五尺,立一标杆,长一尺五寸,影长五寸、问华长几何 ”其大意是:有一根竹竿不知道有多长,直立后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子长一丈五尺,同时直立一根一尺五寸的小标杆(如图),它的影长五寸(备注:1丈尺,1尺=10寸),问竹竿长多少 若设竹竿长尺,则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5.如图,小明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为(  )
A. B. C. D.
6.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边DF=50cm,EF=3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m,CD=20m,则树高AB为(  )
A.12m B.13.5m C.15m D.16.5m
7.如图,李老师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去测量灯塔的高度,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直角三角纸板中DE=18cm,EF=12cm,测得眼睛D离地面的高度为1.8m,他与灯塔的水平距离CD为114m,则灯塔的高度AB是(  )
A.74.2m B.77.8m C.79.6m D.79.8m
8.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在阳光下影长为0.4米的小王身高为1.6米,一棵树的影长为3.2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  )
A.0.8米 B.6.4米 C.12.8米 D.25.6米
9.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分别以点B、D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在BD两侧作圆弧,交于点E,点F.作直线EF,分别交AB,BC于点G,H,连结DG,DH.设△ADG的面积为,四边形BGDH的面积为.若,则的值为(  )
A. B. C. D.1
10.如图,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为15cm,底边上的高线长为22.5cm.现沿底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 cm的矩形纸条,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
A.第4张 B.第5张 C.第6张 D.第7张
11.如图,n+1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设△B2D1C1面积为S1,△B3D2C2面积为S2,…,△Bn+1DnCn面积为Sn,则Sn等于(  )
A. B. C. D.
12.如图,一人站在两等高的路灯之间走动,为人在路灯照射下的影子,为人在路灯照射下的影子.当人从点走向点时两段影子之和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不变 D.先变短后变长再变短
二、填空题
13.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小孔O,物体在幕布前形成倒立的实像(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若物体的高为,小孔O到物体和实像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则实像的高度为   cm.
14.图1是装了红酒的高脚杯示意图(数据如图),喝去一部分红酒后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的长为   .
15.如图,小明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DEF测量树的高度AB,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DF保持水平,并且边DE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边DF=50cm,DE=40cm,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AC=1.5m,CD=12m,则树高AB=   .
16.两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学者墨子就在《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实验的做法与成因,图1是小孔成像实验图,抽象为数学问题如图2:AC与BD交于点O,AB∥CD,若点O到AB的距离为10cm,点O到CD的距离为15cm,蜡烛火焰AB的高度是3cm,则蜡烛火焰倒立的像CD的高度是   cm.
17.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编撰的最早一部测量数学著作《海岛算经》中有一题: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令后表与前表参相直.从前表却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与表末参合.从后表却行一百二十七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亦与表末参合.问岛高几何?
译文:今要测量海岛上一座山峰的高度,在B处和D处树立标杆和,标杆的高都是3丈,B和D两处相隔步(1丈=10尺,1步=6尺),并且和在同一平面内.从标杆后退123步的F处可以看到顶峰A和标杆顶端C在同一直线上;从标杆后退127步的G处可以看到顶峰A和标杆顶端E在同一直线上.则山峰的高度是   .
三、解答题
18.郑州二七纪念塔作为郑州的城市地标,坐落在距离郑州火车站不远的二七广场,共14层,为仿古联体双塔,是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某数学活动小组欲测量其高度.如图,组员在点处放置一个平面镜,站在处恰好能从平面镜中看到塔的顶端,分别测出:组员到平面镜距离、平面镜到塔底部中心的距离,组员眼睛到地面距离,且,,点、、在一条水平线上,请据此求出二七纪念塔的高度.
19.某市科研考察队为了求出某海岛上的山峰的高度,如图,在同一海平面的处和处分别树立标杆和,标杆的高都是米,两处相隔80米,从标杆向后退11米的处,可以看到顶峰和标杆顶端在一条直线上;从标杆向后退13米的处,可以看到顶峰和标杆顶端在一条直线上.求山峰的高度及它和标杆的水平距离?注:图中各点都在一个平面内.
20.如图,红红同学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测量树的高度,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斜边保持水平,并且边与点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角边,,测得边DF离地面的高度,,求树高.
21.小明对某塔进行了测量,测量方法如下,如图所示,先在点A处放一平面镜,从A处沿方向移动1米到点B处,恰好在平面镜中看到塔的顶部点M,再将平面镜沿方向继续移动米放在D处(即米),从点D处移动米到达点E处,恰好再次在平面镜中看到塔的顶部点M.已知小明眼睛到地面的距离米,点E、D、B、A、N在同一条直线上,.请根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求出这个塔的高度(平面镜大小忽略不计).
22.有一个侧面为梯形的容器,高为,内部倒入高为的水.将一根长为的吸管如图放置,若有露出容器外,求吸管在水中部分的长度.
23.猜想归纳:为了建设经济型节约型社会,“先锋”材料厂把一批三角形废料重新利用,因此工人师傅需要把它们截成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铁片.(已知:,,)
(1)如图①,若截取的内接正方形,请你求出此正方形的边长;
(2)如图②,若在内并排截取两个相同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请你求此正方形的边长;
(3)如图③,若在内并排截取三个相同的正方形(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请你求此正方形的边长;
(4)猜想:如图④,假设在内并排截取n个相同的正方形,使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则此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4.已知不等臂跷跷板的长为3米,当的一端点碰到地面时(如图1),点离地高1.5米;当的另一端点碰到地面时(如图2),点离地高1米,求跷跷板的支撑点到地面的距离。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D
6.D
7.B
8.C
9.C
10.C
11.D
12.C
13.3
14.
15.10.5m
16.4.5
17.1255步
18.
19.山峰的高度为米,它和标杆的水平距离为440米
20.
21.米
22..
23.(1);(2);(3);(4).
24.解:解:由题意可得,,,
∴,
在与中,

∴∴即∴
在与中,
,∴
∴即∴
∵∴∴
答:跷跷板的支撑点到地面的距离为0.6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