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3 19: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新课导入
荒唐的伴侣
1939年8月,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
1941年6月,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何爆发?有哪些著名战役?战争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0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问题1、时间、全面爆发的标志
问题2、二战的过程
02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问题1、时间、《联合国家的宣言》内容、影响
问题2、转折点、欧洲第二战场
03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问题1、时间、会议、内容
问题2、结束标志、影响、性质
1.二战爆发的原因:
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经济上,一战后德国利用英法矛盾和美国的经济扶植,再次超过英法;日本利用“一战”期间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获得的利益,迅速发展起来。政治上,德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过程中,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经济大危机中更是建立了极权统治--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则继续发展了民主政治。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遭受沉重打击,失业人数高达800万。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随后扩充军队,干涉西班牙内战,废除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后,日本统治者急不可耐地找寻转嫁经济危机的道路。1936年,广田宏毅受命组阁,基本上形成法西斯专政。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激化了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欲望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引向苏联)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
③具体原因: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二战爆发的原因:
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一战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和平条约,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吗?
那些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和平缔造者们屈从于战胜国兼并别国领土和建立附属国的要求,从而播下了仇恨和冲突的新种子。
——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战胜国
战败国
处置不当
战胜国
战胜国
分赃不均
帝国主义国家
殖民地国家
残酷瓜分
这一体系制造了哪些问题?
法国元帅福煦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1.二战爆发的原因:
④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败国过分压制(加深矛盾)。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第二次
世界大战
局部战争
全面战争
1931年 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
1935年,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
1936年,吞并埃塞俄比亚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吞并捷克斯诺伐克
亚洲 日本
欧洲 德国
意大利
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闪电战”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与一战不同,二战是慢慢逐步打起来的,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1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2.全面爆发标志:
1939年9月1日 德军闪击波兰
2.二战的主要战场:
(1)欧洲西线战场
德国
VS
丹、挪、荷、比
法国
英国
(5)北非战场
意大利
德国
VS
英国
法国
(2)欧洲东线战场
德国
VS
苏联
(3)太平洋战场
VS
(4)东方主战场
日本
中国
VS
日本
美国
东方主战场
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主要战场。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德军入侵丹麦
德军入侵挪威
德军入侵比利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3.逐步扩大:
闪 电 战
23天内征服挪威
4小时征服丹麦
5天征服荷兰
18天征服比利时
卢森堡不战而亡
11天征服南斯拉夫
56天征服希腊
马奇诺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为防御德国和意大利,法国在紧邻这两个国家的边境地区修建了一条强大的防线——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从1928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法国人坚信这条坚固的防线能保护自己。由于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岖,不易运动作战,且比利时反对在法比边界修建防线,所以法军没有多加防备。没想到,德国绕过了这条防线进攻法国,使这条防线最终成了无用的摆设以及对法国的莫大讽刺。
1940年6月10日,当德国在法国胜局已定时,墨索里尼趁火打劫,对法宣战, 随后,意大利集中32个师兵力,在阿尔卑斯地区向法国进攻,在背后捅了一刀。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马其诺防线
奇怪的战争
法国士兵悠闲地在马其诺防线静坐
  1939年9月3日,英、法两国因德国进攻其盟国波兰而被迫宣战。战争之初,德国在西线有23个师,英法有110个师,很有获胜的把握。但两国宣而不战,西线法军无所事事。法国总理甚至发1万个足球供士兵在此消遣,打发时间。
德国攻占巴黎
1940年6月22日签署法国向德国投降书
法国人民为法军溃败而哭泣
戴高乐创建并领导自由法国政府抗击德国的侵略
希特勒在埃菲尔铁塔前为占领巴黎留影
法国沦陷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940年5月26日英法联军开始以“发电机计划”为代号进行军事撤退,经8昼夜共撤走了33万8千226人,动用了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各种船只,包括驱逐舰、海峡渡船和私人游艇。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纳粹德国占领。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6万军队,为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3.二战的过程:
①西线战场——欧陆沦陷
苏联
丘吉尔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们决不投降!
在战争初期,德国人在西线,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只付出了不到四万名士兵的代价,就占领了几乎整个欧洲。特别法国一沦陷,当时西欧唯一面对德国的就是——
英国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不列颠之战
1940年7月10日,德国对英国发动“空中闪电战”,由此,揭开了不列颠之战的序幕。
英国首相丘吉尔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丘吉尔
德军曾连续3个多月轰炸英国,共出动飞机4.6万多架次,投弹量约6万吨。英国居民死伤8.6万多人,建筑物被毁100多万栋,但德国始终未能达到迫使英投降目的,英国取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极大地消耗德军。
英国军民坚持抗战,迫使希特勒放弃了进攻英国的计划。
“ V”字手势到今天都是成功、胜利的象征……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3.二战的过程:
丘吉尔视察前线
德国空袭英国
英国王后视察前线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
——1940年5月丘吉尔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②东线战场——苏德战争
3.二战的过程:
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已在西线得手。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德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941年6月,德国已控制欧洲14国。凭借巨大的资源优势,德国开始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全面进攻苏联。德国集结兵力共190个师550万人,坦克4300多辆,飞机近5 000架。兵分三路,企图用闪电战在六个星期至两个月内击败苏联。
漫画《荒唐的伴侣》
德军分三路进攻苏联,过攻特点:一是突然性。二是疯狂性。三是野蛮性。仅几个月的时间,德军便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能挺住吗?
巴巴罗萨计划
②东线战场——苏德战争
3.二战的过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3.二战的过程:
莫斯科保卫战
领导者:
1941年10月
影响: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45万人参加修筑首都周围防御工事320多千米,其中有3/4是妇女。
苏联军民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941年10月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红场阅兵
时间:
斯大林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在苏联军民顽强抵抗下,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曾横扫欧洲的闪电战在苏联破产,希特勒被迫应对两线作战。这也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此战胜利使英美意识到,苏联是他们击败法西斯必须团结的国家,极大提升了苏联军事、政治地位,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3.二战的过程:
莫斯科保卫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3.二战的过程:
③太平洋战场——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1年12月7日,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美军毫无防备,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
当日,日本在2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沉,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山本五十六: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兵们,他忧虑地重复着他曾经说过多次的那句话:
“我们不过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希特勒听说后,则斥责日本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珍珠港遭受偷袭的那个晚上,英国首相丘吉尔。为此他说了一句“我们总算赢了”,而后安然入睡。
蒋介石听后表示“我可以放心的去听戏了””
3.二战的过程:
“珍珠港事件”极大地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1941年12月8日,美国国会全票通过对日宣战,英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对日宣战。至此,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二战,战争的范围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永远蒙受耻辱的日子,美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的蓄意进攻……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领土、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利益,正面临着严重的危险。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至此,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的大搏斗,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中!法西斯用鲜血染红了地球,世界各地的人民如果要想捍卫自己的家园,此时此刻必须怎么做?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说明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能够走向联合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交通枢纽。
德国人曾作过这样的比喻:莫斯科是苏联的头脑,斯大林格勒是苏联的心脏。
希特勒则直言称:“斯大林格勒对于我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942年6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单是空袭就先后出动了飞机10万架次,投掷炸弹100多万枚,把市中心炸成了废墟。
2.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反攻激战场面
决不后退一步!谁若是将这片神圣的领土让给敌人,那便是莫大的耻辱!
——斯大林向苏军下达死命令
在持续200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德军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苏军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斯大林格勒的巷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的德军
苏军坚守斯大林格勒,是整个战役最为艰苦的阶段。俄国人拼命抵抗让德军束手无策,德军团长威廉 霍夫曼在日记中写到“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
2.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3.意大利投降: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迫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奥组成的新政府开始与美英秘密谈判,10月,巴多格利奥政府正式退出“轴心”同盟,向德国宣战。同时,英、美、苏三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墨索里尼1945年4月27日在逃往德国途中为意大利游击队捕获。次日被处决并暴尸米兰广场示众。
意大利签署停战协议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意大利的投降标志着轴心国开始分崩离析。
4.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苏德战场(欧洲第一战场)
诺曼底登陆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出其不意的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使二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作用: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时间:1944年
作战双方:美英——德国
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共十一个国家的接近三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丘吉尔 、罗斯福、斯大林
会议 雅尔塔会议
目的
时间
参与国
内容
评价
◆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德国
◆决定建立联合国
◆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租用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2月
美、英、苏
积极:进一步协调行动,加速战争胜利。
消极:形成二战后美苏争霸新格局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5.雅尔塔会议召开:
7.开罗会议:
开罗会议中的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
为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商讨战后合作事宜,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中、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召开开罗会议,商讨对日作战问题,并发表《开罗宣言》
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发表了《开罗宣言》
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为二战后中国收回被日本侵占的领土和处置日本法西斯提供了依据(台湾、钓鱼岛)。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苏军士兵将红旗插上
帝国国会大厦的飞檐
德军元帅凯特尔在投降书上签字
朱可夫元帅在德国投降书上签字
德国投降:
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5月8日,苏联攻克柏林,
德国投降;
7.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945年4月30日,红军抵达离帝国总理府只有一条街的波茨坦广场。就在这一天晚上,希特勒在他的地下室里,口述了两份遗嘱。希特勒原希望5月5日自杀,因为这一天是拿破仑离世的日子。
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接着,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8.波茨坦会议:
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的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议。
波茨坦会议三国首脑
①召开
②内容
杜鲁门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的首脑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本
广岛上空的蘑菇云
长崎上空的蘑菇云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9.结束的标志:
1、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3、中国在毛泽东号召下,发起对日的最后一战
二战结束: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
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
在南京向中方代表何应钦呈递投降书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二战的影响:
历时:1939.9.1-1945.9.2(6年零1天) 战火范围:约2200多平方千米(欧、亚、非和大洋洲) 参战国家:先后有61个 动员兵力:1.1亿人 涉及人口:约20亿以上 参   战   方 同 盟 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中国   法国 轴 心 国
  德国
  日本
  意大利
伤       亡 士兵死亡:14000000 平民死亡:36000000 合计死亡:50000000 士兵死亡:8000000
平民死亡:4000000
合计死亡:120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苏德战场
苏联承担抗击80%德军
丧失2700万人
中日战场
中国抗击和牵制日陆军总兵力2/3以上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歼灭日军150余万(占日二战70%)
死亡人数统计
德国:650万
日本:250万
美国:40.5万
英国:37.5万
法国:60余万
波兰:600余万(占全国22%)
南斯拉夫:170余万(占全国1/9)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二战性质: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材料二:反法西斯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使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正义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世界史·现代史编》
德国纽伦堡审判
日本东京审判
1945.6.26,50国签署
《联合国宪章》
②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二战的影响: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2.二战的启示:
2004年8月1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了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的华沙起义60周年纪念仪式,并为纳粹德国的战争罪行向波兰人民道歉。施罗德是第一位参加华沙起义纪念仪式的德国在任总理。他说,“在这片代表着波兰骄傲和德国罪行的土地上,我们期待着宽恕与和平。”德国“再也不会犯这样可怕的错误了”。
日本的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2001年审定“合格”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认为,南京大屠杀还有许多疑点,见解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争论也还在进行。
1.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2. 国与国之间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挑战。
4.对邪恶势力要坚决抵抗,绝不能妥协退让、姑息纵容。
5.我们要警惕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课堂小结
战争全面爆发:德军闪击波兰
第二次
世界大战
第二次涉及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欧洲:西线和东线
莫斯科保卫战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主要战场
亚洲及太平洋战场
日军偷袭珍珠港:规模最大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联合国家宣言》
战争形势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战争走向胜利:意大利投降
雅尔塔会议:1945.2,美、英、苏
战争胜利的原因:正义之战,得道多助,英勇作战,盟国协调行动,反法西斯联盟
波茨坦会议:1945.7 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
战争的结束:1945.9日本签署投降书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规模空前,损失巨大;粉碎法西斯称霸世界野心;促进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及促进共同发展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