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AI赋能】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复习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3 18:0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上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情境导入——开启“知识森林探险”之旅
引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变身“知识探险家”,开启一场超有趣的“知识森林探险闯关”!
AI数字人:同学们,“知识森林” 探险闯关模式已开启!前方有四大关卡正等着我们挑战。第一关:“字词迷踪阵” 藏着易错字词,找到正确写法才能破阵;第二关:“句式荆棘路”布满复杂句式,理清结构才能开辟通路;第三关:“课文沼泽地”需要准确背诵课文片段,才能挣脱沼泽陷阱;第四关:“表达迷雾阵”,清晰说出观点就能驱散迷雾。现在组队拿好 “复习手册”,咱们逐一闯关、用知识破解难题,争夺 “森林探险王”称号!
过渡语:那我们废话不多说,先闯第一关——“字词迷踪阵”,看看谁能最快找到字词的“正确密码”!
第一关“字词迷踪阵”——破解字词难题
环节1:“我会读”
引导语:首先我们要过“读音关”,课件里这些词语都是本单元的易错词。
①出示本单元词语【无拼音】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②词语中的生字出示拼音,借助拼音巩固刚才不会读的词语。
③再次去掉拼音,再次复读刚才出错的词语。
④师强调易错读音,生各种形式朗读巩固认读
【自读、同桌互读、开小火车读】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把易错词的读音咬得又准又响,顺利闯过“读音关”!但“字词迷踪阵”可没这么容易通关——光会读还不够,还得把字写对、写规范才行!接下来我们马上进入“写字关”,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准备迎接新挑战!
环节2:“我会写”
引导语:读音关过了,我们来闯“写字关”!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根据课件里的拼音写出汉字。
①全班齐读
②小组互相交流容易出错的字词。
③同桌两人互相检查认读。
④开火车读,教师对个别生字重点指导。
⑤学生进行看拼音写词语。
⑥学生书写,教师指导易错笔画。
⑦展示成果,纠正共性错误。
过渡语:大家在“写字关”里都特别细心,不过“字词迷踪阵”还有最后一道“迷宫岔路”——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和形近字,这些可是考试常考的“陷阱”,我们一起擦亮眼睛,把它们彻底分清!
环节3:多音字、词语积累、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字辨析
1.课件展示多音字,学生抢答不同读音及对应词语;
2.板书重点多音字及组词,强化记忆。
3.课件展示各类词语。
4.学生补充,教师拓展评价。
5.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不光要积累各类重点的词语,还要掌握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下面这些近义词和反义词我们一起来读读。
6.同桌互相检查,复读巩固。
7.我们会经常见到“双胞胎”一样的汉字,这就要求大家辨析清楚再使用,下面这些形近字我们来辨一辨。
过渡语:恭喜大家成功闯过“字词迷踪阵”,获得第一枚“字词徽章”!接下来我们要挑战第二关——“句式荆棘路”,看看谁能理清句式的“结构脉络”!
第二关“句式荆棘路”——攻克句式难题
环节1:按要求写句子
引导语:“句式荆棘路”里藏着6个“小陷阱”,我们要一个一个破解。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缩句)
屋顶显得辉煌。
去掉修饰语,保留“谁(屋顶)+做什么(显得)+怎么样(辉煌)”。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估计是火星。(修改病句)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
(3)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使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修改病句)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使”字让句子没有主语,去掉“使”。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
(5)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改为双重否定句)
有一段时间,我们没有不迷上斗竹节人的。
(6)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仿写比喻句)
枯黄的树叶像一只只蝴蝶从树上飘落下来。
(7)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然有序。(照样子,用上两三个叠词描绘一处景物)
徐徐的微风吹散了薄薄的云雾,皎皎的月光霎时间洒满了庭院。
过渡语:大家刚才这些基础句式“陷阱”都破解了,思路特别清晰!不过“句式荆棘路”还没走完。
环节2:句运用
1.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读一读,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1)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写出人物入迷的样子的?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口气。
(2)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景?动笔写一写吧!
示例: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2.读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3.选择一个话题,用以上方法说一说。
竞选班级劳动委员
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竞选班级劳动委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过渡语:太棒了!“句式荆棘路”也被大家攻克了,获得第二枚“句式徽章”!接下来我们要闯第三关——“课文沼泽地”,只有准确回忆课文内容,才能挣脱“沼泽陷阱”!
第三关“课文沼泽地”——梳理课文核心
环节1:《竹节人》重点问题梳理
引导语:首先我们回顾《竹节人》——这篇课文里藏着很多童年的快乐。
1.制作竹节人需要哪些材料
需要毛笔杆(或细竹竿)、纳鞋底的线、锯子、钻子等。
2.文中“我们”是怎么让竹节人动起来的
用纳鞋底的线把竹节人的脑袋、身躯和四肢穿起来,线的两端留在竹节人脚下,一拉一松,竹节人就会手脚舞动。
3.“我”的竹节人被老师没收后“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并没收后“沮丧得要命→渴望在老师窗户下找到竹节人→寻找竹节人一无所获而“悻悻然”→发现老师玩竹节人入迷时“心满意足”,“怨恨和诅丧化为乌有。
4.课文以“竹节人”为线索,串联了哪几件事
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竹节人被没收、发现老师玩竹节人这四件事。
5.课文结尾“原来,老师也喜欢,也爱玩竹节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既点明了老师也有童真的一面,也让“竹节人”成为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体现了童真不分年龄的主题。
6.文中“这些竹节人,是我们童年的英雄”,为什么说竹节人是“童年的英雄”
因为在玩竹节人的游戏中,“我们”把竹节人当作勇敢、厉害的角色,它们陪伴“我们”度过了快乐的时光,是“我们”童年里重要的精神寄托。
过渡语:我们一起重温了《竹节人》的快乐,大家对课文细节记得很清楚!不过“课文沼泽地”里可不只有记叙文,还有两篇逻辑性超强的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和《故宫博物院》,接下来我们要切换“逻辑思维模式”,梳理它们的核心内容,一起加油!
环节2:《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重点梳理
引导语:接下来是两篇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和《故宫博物院》,我们要抓住“科学逻辑”和“空间顺序”这两个关键点。
《宇宙生命之谜》
1.《宇宙生命之谜》全文的中心句是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字宙之谜。
2.天体上可能存在生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②必要的水分;
③活当成分的大气;④足够的光和热。
3.火星与地球有哪些相似之处
①自转一圈时间大约相等;
②自转轴与轨道平面角度大约相等;
③昼夜长短相近,四季更替。
4.火星表面的大气压与地球相比有何特点 这对生命存在有什么影响
火星大气压不到地球的1%,极其稀薄,无法保留热量、抵御宇宙射线,也无足够氧气供呼吸。
5.“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一句中的“可能否删去 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可能”表示估计、不很确定,如果删去,就表示火星上一定有生命存在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可能”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6.假如你是科普讲解员,如何用3句话向小学生介绍“宇宙生命之谜”
宇宙里有很多星球,我们想知道除了地球还有没有生命。科学家列出了生命需要的条件,排查后发现火星最像地球,但目前还没找到生命,探索还在继续!
《故宫博物院》
1.《故宫博物院》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空间顺序(由南到北的方位顺序)
2.课文从哪四个角度介绍故宫
从建筑布局、建筑外观、建筑内饰、建筑历史与价值四个角度介绍。
3.故宫建筑群的特点是什么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过渡语:大家分析说明文时特别专业,连“用词准确性”都注意到了,太优秀了!“课文沼泽地”的最后一个“宝藏”是古诗《春日》,我们一起解锁它——通过背诵和理解,感受春天的美好,为这一关画上圆满的句号!
环节3:日积月累《春日》背诵与理解
课件出示:《春日》诗句、作者简介、诗句大意。
引导语:我们来“解锁”古诗——《春日》是朱熹的名作,大家先齐背一遍,然后我们一起分析诗句意思。
(1)知作者
朱熹,字元晦,谥文。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为“朱子”。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2)注释
胜日:指亲友相聚或风光美好的日子。
芳:花卉。
光景:风光、景物。
等闲:轻易、随便。
东风:春风。
总是:到处。
(3)懂诗意
我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来到泗水边观花赏草,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到处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本诗描写了春天的美景,既写出了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过渡语:恭喜大家闯过“课文沼泽地”,获得第三枚“课文徽章”!最后一关——“表达迷雾阵”,只要清晰说出观点、写出事例,就能驱散迷雾!
第四关“表达迷雾阵”——突破习作难点
环节1:确定习作话题与“美好影响”
习作话题(微笑、诚信、运动、种花等)
美好影响(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环境变化)
引导语:“表达迷雾阵”的核心是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首先我们要确定“什么让生活美好”,还要说清楚它带来了哪些变化。
环节2:学习习作方法
(1)对比写清楚让生活更美好的原因
(2)融入联想,写出美好体验
(3)多种方式表达看法,突显美好
过渡语:大家都选好了自己的习作话题,还清楚地说出了“美好影响”,思路特别明确!不过——怎么把这些想法写成一篇生动、具体的作文呢?“对比”“联想”这两个“写作法宝”,让你的作文从“通顺”变成“出彩”!
过渡语:恭喜所有同学闯过最后一关,获得“表达徽章”!现在我们一起总结今天的探险成果!
课堂总结与拓展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闯过了“知识森林”的四大关卡,集齐了“字词、句式、课文、表达”四枚徽章,很多同学都能获得“森林探险王”称号!我们再回顾一下:“字词迷踪阵”让我们掌握了易错字词,“句式荆棘路”让我们学会了句式运用,“课文沼泽地”让我们理清了课文核心,“表达迷雾阵”让我们明确了习作思路。
结束语:希望大家课后继续巩固今天的知识,下次语文课我们再开启新的“知识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