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冰熔化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冰熔化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1-03 18: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冰熔化了(分层作业)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冰开始熔化的关键环境温度条件是( )。
A.低于 0℃ B.等于 0℃ C.高于 0℃
2.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熔化速度的是( )。
A.用火焰烤冰块
B.用手焐冰块
C.把冰块放在 0℃以下的冰箱冷冻室
3.冰在熔化过程中,会从周围(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不吸收也不放出热量
4.冰熔化成水后,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A.体积变大
B.体积变小
C.体积不变
5.下列温度环境中,冰块熔化速度最快的是( )。
A.20℃的室内
B.60℃的热水附近
C.90℃的烤箱旁
6.冰熔化成水的过程,物质的状态变化是( )。
A.固态变成液态
B.液态变成固态
C.固态变成气态
7.进行“熔化冰块比赛”时,每组取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主要目的是( )。
A.节约冰块用量
B.保证比赛条件公平
C.避免冰块太大难以操作
8.下列关于水、冰、水蒸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是三种不同的物质
B.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水)的不同状态
C.冰是固态,水蒸气是液态
9.用吸管对着冰块吹气,能加快冰熔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吹出的气体带走了冰块的水分
B.吹出的气体温度高于冰块,传递了热量
C.吹气让冰块振动加快
10.加热蜡时,蜡从固态变成液态;冷却后又变回固态,这种变化与冰熔化成水相比,相同点是( )。
A.都需要吸收热量才能从固态变液态
B.都只能在 0℃时发生状态变化
C.变成液态后体积都会变大
二、判断题
11.冰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间(室温高于0℃),会一直保持固态不变。( )
12.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 )
13.冰在熔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会因为冰块吸收热量而略有下降。( )
14.把冰块敲碎后,冰块的熔化速度会变快,因为碎冰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 )
15.水、冰、水蒸气的状态不同,但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 )
16.冰熔化成水后,体积会比原来的冰更大。( )
17.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相同大小的冰块熔化所需的时间都相同。( )
18.冰是固态的水,雪也是固态的水。( )
19.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被肉眼直接看到。( )
20.冰受热可以变成水,水受热可以变成水蒸气,体现了水的状态变化具有可逆性。( )
三、简答题
21.画图表示水、水蒸气、冰的互相转化关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5 冰熔化了(分层作业)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C A B B B A
1.C
【详解】冰的熔点是 0 ℃ 。冰熔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和持续吸热。要使冰从环境中持续吸热,环境温度必须高于 0 ℃ 。因此,冰开始熔化的关键环境温度条件是高于 0 ℃ 。故选C。
2.C
【详解】冰在0℃时开始熔化,温度越高或吸收热量越多,熔化越快。
A.用火焰烤提供高温,能加速熔化。
B.用手焐传递热量,能加速熔化。
C.冷冻室温度低于0℃,冰块无法吸热熔化,反而可能保持固态。
故选C。
3.A
【详解】冰在熔化时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热量用于使冰从固态变为液态。题目中冰熔化属于吸热过程,因此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选A。
4.B
【详解】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当冰熔化成水时,物质状态改变但质量不变。由于水在结冰时体积会膨胀(如冰块浮在水面),而融化后恢复到液态时体积会缩小。故选B。
5.C
【详解】冰块的熔化速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熔化越快。题目中三个选项的温度分别为20℃、60℃和90℃,其中90℃的烤箱旁温度最高,因此冰块在此环境中吸热最快,熔化速度也最快。故选C。
6.A
【详解】A.冰是固态,熔化成水后变为液态,属于固态到液态的状态变化。
B.描述的是液态变为固态(凝固),不符合题意。
C.描述的是固态变为气态(升华),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A.与实验目的无关。
B.在科学实验中,控制变量是确保结果准确的关键。题目中各组冰块大小相同,是为了排除冰块体积不同对熔化速度的影响,使各组在相同条件下比赛,保证公平性。
C.未体现实验设计的核心要求。
故选B。
8.B
【详解】水、冰、水蒸气是水的三种不同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属于同一种物质。
A.三者本质相同;
B.正确描述了三者的关系;
C.水蒸气应为气态。
故选B。
9.B
【详解】A.“带走水分”与冰块熔化无直接关联,因为冰是固态,水分减少并非主因。
B.冰块的熔化需要吸收热量。吹气时,人体呼出的气体温度高于冰块的温度,热量从较高温度的气体传递到冰块,使冰块吸收热量而加快熔化。
C.振动对冰块熔化影响较小,主要因素仍是热量传递。
故选B。
10.A
【详解】A.物质状态变化时,熔化需要吸收热量,凝固会放出热量。蜡和冰在固态变液态时都属于熔化过程,均需吸收热量。
B.冰的熔点是0℃,而蜡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没有固定熔点。
C.冰熔化成水时体积缩小,而蜡熔化后体积变化不确定。
故选A。
11.×
【详解】冰的熔点为0℃。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吸收热量,逐渐融化成液态水。题目中室温高于0℃,冰无法保持固态,因此判断错误。
12.×
【详解】物质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冰是固态的水,熔化后变为液态水,状态改变但成分不变,物质种类未变。因此判断错误。
13.√
【详解】冰熔化时需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虽然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0℃,但周围空气的热量被吸收,温度会略有下降。例如,冰块周围的空气会因热量传递而降温,符合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14.√
【详解】冰块的熔化速度与吸热快慢有关。敲碎冰块后,碎冰的总表面积增大,与周围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多,能更快吸收热量,从而加速熔化。题目所述原因正确,因此判断为对。
15.√
【详解】水、冰、水蒸气是水的三种不同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例如冰融化或水蒸发时,物质本质未发生改变,因此属于同一种物质。
16.×
【详解】冰熔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比如取一块冰,将其放入带有刻度的容器中,标记冰的体积。当冰完全熔化成水后,会发现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小。所以“冰熔化成水后,体积会比原来的冰更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7.×
【详解】冰块的熔化速度受外界条件影响。熔化是吸热过程,温度、周围介质(如空气或水)、风力等因素都会改变热量吸收的快慢。例如,温度越高或冰块接触水时,熔化更快。因此,相同大小的冰块在不同条件下熔化时间不同。题目说法错误。
18.√
【详解】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9.×
【详解】水蒸气是气态水,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会充满容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水蒸气,看到的“白气”是液态小水滴。因此题目中“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能被肉眼直接看到”均错误。
20.√
【详解】水的状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可通过温度改变相互转化。冰→水→水蒸气是吸热过程,而水蒸气→水→冰是放热过程,说明状态变化可逆。题目虽仅描述吸热方向,但科学规律包含逆过程,因此正确。
21.
【详解】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是液态,有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水蒸气是气态,没有固定体积和形状;冰是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