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验教科版(2024)三年级上2.6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中,一份一份加入食盐,有利于( )。
A.比较准确地计算出食盐的溶解能力 B.保持实验的趣味性 C.加快溶解速度
2.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小科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 )。
A.搅拌两次后,看到杯中还有食盐或小苏打
B.烧杯里的水变浑浊了
C.不管怎么搅拌,杯子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
二、实验题
3.小明做小苏打、味精、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得到了以下数据。
物质 小苏打 味精 糖
在100克水中溶解的量/勺 5 7 20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弱的物质是( )。
A.小苏打 B.味精 C.糖
(2)小明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了快速完成实验,加小苏打时每次加2勺
B.刚开始加小苏打时不需要等前一勺完全溶解就可以马上加下一勺
C.要一勺一勺地加小苏打,而且需要等前一勺完全溶解后才能加下一勺
(3)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相同条件的是( )
A.只保持水温一致
B.只保持勺子的大小一致
C.水温和勺子的大小都要一致
4.在“小苏打和食盐谁的溶解能力更大”探究实验中,用两个烧杯各取50毫升的水,食盐和小苏打各10份,每份2克,按步骤实验并记录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苏打 √ √ ×
食盐 √ √ √ √ √ √ √ √ √ ×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更强的是( )。
A.食盐 B.小苏打 C.差不多
(2)通过上面实验,我们得知50毫升水最多能溶解( )的食盐。
A.约4克 B.约9克 C.约18克
(3)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加入?
。
5.下列是小明进行“探究小苏打和食盐,谁的溶解能力更大”的实验,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实验步骤:①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加入50毫升清水。
②分别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分别平均分成10份。
③取一小份食盐,加入盛水的杯子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④按照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⑤记录食盐和小苏打在50 毫升水中溶解的份数。
(1)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溶解的依据是( )。
A.搅拌两次后,水的颜色发生变化
B.不管搅拌多久,杯中都有剩余
C.搅拌一会儿后,水变得浑浊了
(2)实验结束后,小苏打溶解了2份而食盐溶解了7份,则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小明想让小苏打继续溶解,可以选用的方法是( )(填正确答案前的字母)。
A.往杯中加水 B.加快搅拌速度 C.将溶液静置一段时间
三、选择题
6.科学课上,探究2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老师要求每次只加1平勺食盐,看到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平勺。这种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
A.怕浪费食盐 B.少放溶解的快 C.便于统计最多溶解了多少食盐
7.50mL水溶解食盐和小苏打,通常( )溶解的量更多。
A.食盐 B.小苏打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四、实验题
8.为了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 (两组都为温水,每小份物质的质量都为2克),如下图所示。
(1)实验中把食盐平分成10小份的目的是 。
(2)乙组无法完全溶解的原因是( )。
A.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B.搅拌不够
C.溶解时间太短
(3)从实验得出,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9.为了探究食盐和味精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课堂上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毫升水。然后将两种固体分别加入水中,每次加入2克,并充分搅拌。如果固体全部溶解了就在记录表中画“√”,如果还有固体不能溶解就画“×”。实验记录如下表。
加固体的次数 1 2 3 4 5 6 7 9
食盐 √ √ √ ×
味精 √ √ √ √ √ √ √ ×
(1)以实验记录可知,这两种固体在水中溶解能力较强的是 。
(2)实验过程中发现,食盐的溶解速度较慢,每次花的时间都比较多,有一个小组为了加快实验用开水代替冷水,得出不同温度下100毫升水溶解食盐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食盐的质量(克) 35.5 35.8 36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分析数据得到:食盐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食盐的溶解能力 (填“增强”或“减弱”)。
(3)因此,比较食盐和味精的溶解能力时,一定要使水的温度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教学实验教科版(2024)三年级上2.6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参考答案
题号 1 2 6 7
答案 A C C A
1.A
【详解】在实验中,一份一份地加入食盐可以确保每次加入的量相同,从而更精确地测量出水能溶解食盐的最大量。这种方法避免了因一次性加入过多导致无法准确判断溶解量的情况,因此能更准确地计算溶解能力。选项B和C分别涉及趣味性和溶解速度,但均与实验的核心目的无关。故选A。
2.C
【详解】实验中判断物质不能再溶解的依据是物质达到溶解极限(即饱和状态)。此时,即使充分搅拌,固体也不会继续溶解。
选项C描述“不管怎么搅拌,杯子中都有剩余的食盐或小苏打”,说明物质已达到溶解极限,符合饱和状态的特征。选项A仅提到搅拌两次后仍有残留,可能因搅拌不充分导致误判;选项B中“水变浑浊”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因溶解后的溶液通常是透明的。故选C。
3.(1)A
(2)C
(3)C
【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详解】(1)观察溶解能力记录表,在100克水中,小苏打溶解了5勺,味精溶解了7勺,糖溶解了20勺,说明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弱的物质是小苏打,溶解能力最强的是糖。
故选:A。
(2)在实验操作中,所有的物质要一勺一勺的添加,且需要等前一勺完全溶解后才能加下一勺。
故选:C。
(3)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有水温和勺子的大小都要一样,只改变物质的不同。
故选:C。
4.(1)A
(2)C
(3)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
【详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当物质和水已经形成饱和溶液后就不再溶解。
(1)表中可以看出,小苏打只溶解了两份,食盐溶解了9份,因此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更大的是食盐。故选A。
(2)通过上面实验,我们得知50毫升水最多溶解食盐9份,因此大约是18克。故选C。
(3)在做“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的实验时,溶解物要一份一份地加入,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
5.(1)B
(2)食盐
(3)A
【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小题1】判断食盐或小苏打不能溶解的依据是不管搅拌多久,杯中都有剩余。这是因为当食盐或小苏打达到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限时,即使继续搅拌,多余的固体也不会溶解,会留在杯中。故选B。
【小题2】实验结束后,小苏打溶解了2份而食盐溶解了7份,这意味着在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更强。因此,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小题3】小明想让小苏打继续溶解,可以选用的方法是往杯中加水。加水可以降低溶液的浓度,从而增加小苏打的溶解度,使其继续溶解。加快搅拌速度或静置一段时间不会改变溶解度,因此不是有效的方法。故选A。
6.C
【详解】在实验中,每次加入1平勺食盐并等待完全溶解后再继续添加,是为了准确判断何时达到溶解极限。若一次性加入过多,可能无法观察是否全部溶解,导致统计结果不准确。A选项“怕浪费”并非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B选项“溶解快”与溶解速度无关,实验关注的是溶解总量而非速度;C选项正确,因为分次加入能明确记录溶解的总量,确保数据精确。故选C。
7.A
【详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在常温下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相同体积的水中能溶解更多食盐。题目中50mL水溶解两种物质时,食盐溶解的量通常更多。故选A。
8.(1)方便控制食盐用量
(2)A
(3)大于
【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详解】(1)在实验中,将食盐平分成10小份,每次加入一小份进行溶解操作。这样做可以精确地控制每次加入食盐的量,避免一次性加入过多食盐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同时也便于观察和记录不同阶段食盐的溶解情况。
(2)每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小苏打在温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该实验中,乙组是向100毫升温水中加入小苏打,当加入到一定量后,就不能再继续溶解了,这是因为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达到了饱和状态,而不是搅拌不够或者溶解时间太短的原因。故选A。
(3)从实验现象来看,在相同的100毫升温水中,食盐可以全部溶解(加入10小份共20克),而小苏打只能溶解一部分(加入4小份共8克后就不再溶解)。这表明在相同条件(相同的溶剂、温度等)下,相同质量的食盐和小苏打,食盐能溶解的量更多,即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9.(1)味精
(2)增强
(3)一样
【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详解】(1)在相同条件下(都是20毫升水,每次加2克固体),加入4次后味精全部溶解,而食盐在第4次时还有剩余未溶解,说明在相同量的水中,味精能溶解的量更多,所以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较强。
(2)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从10℃升高到100℃,100毫升水中溶解食盐的质量从35.5克逐渐增加到39.8克,即当温度升高时,食盐的溶解能力增强。
(3)因为温度会影响食盐的溶解能力,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只研究食盐和味精本身的溶解能力差异,排除温度这个变量的干扰,所以在比较食盐和味精的溶解能力时,一定要使水的温度一样。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