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大单元复习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送别类古诗整合复习
1.联系初中阶段所学的送别诗,总结掌握送别诗的特点。
2.把握送别类诗歌常见的意象和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3.通过分析送别诗多样化的情感,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习目标
假如古人有朋友圈
如果陈师道有微信,他写完此
诗后发布到朋友圈,朋友们纷纷发
表评论劝慰他,假如你是陈师道的
挚友你会怎样劝说他?
目 录
任务一:回顾旧知,梳理“别”之规律
任务二:圈画重点,总结 “别”之情感
任务三:结合内容,总结“别”之表达
那些年,我们学过的送别诗——
篇 名 作 者 年 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七年级(上)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八年级(上)
送友人 李白 八年级(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八年级(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九年级(下)
任务一:回顾旧知,梳理“别”之规律
【方法一:辨题目】通过辨别题目,确定诗歌类型
题目中多有“送别”或“送”“别”等字眼。
(一)送(别)+人名。李白《送友人》
(二)地点+送(别)。李白《渡荆门送别》
(三)地点+送+人物。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四)地点+送+人物+归(使、游、还、入、赴)+地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我的发现
链接中考
请指出下列标题中哪些是送别诗?
1.2025·湖北武汉·中考真题 姚合·送友人游蜀
2.2025·山东威海·中考真题 缪宗周·咏景德镇兀然亭
3.2025·甘肃武威·中考真题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4.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 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方法二:找意象】通过诗歌中的一些意象来确定诗歌类型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自然意象
水、月、落日、西风、
(三)植物意象
杨花
我的发现
诗中多有特别的意象。
(四)动物意象
子规(杜鹃)、马
(二)器、物意象
孤蓬 、行舟、笛、琵琶、琴
(五)“酒”之意象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非初中课本送别诗补充
……
意象补充及归类
(一)自然意象
水、月、落日、西风、明月、夕阳、西风、远山、秋月、流水
(四)植物意象
杨花、蓬草/草、柳、浮萍
(五)动物意象
子规(杜鹃)、马、寒蝉、鸿雁、瘦马、啼猿、归鸟
(二)器、物意象
舟(孤蓬、孤舟、孤帆)、笛、琵琶、琴、亭
(六)空间意象
南浦 (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
其他意象:灞陵、“阳关”、“古道”
(三)“酒”之意象
送别诗抒发的情感固然离不开惜别之情,但又各具异彩。
小组合作:尝试找出诗歌中感情最真挚的句子,总结情感主旨。
任务二:圈画重点,总结“别”之情感
篇 名 句子 情感主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对于友人的担心、不舍与牵挂
《渡荆门送别》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思乡
《送友人》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虽有挥手告别的不舍之感,但多了份潇洒豪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惜别、劝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依依惜别、担忧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前路担忧
各自天涯
奋发勤勉
伤别
壮别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课外迁移
伤别
送别诗的感情类别小结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前途艰险的担忧
5、表明自我的志向
6、积极奋发的勉励
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感伤
宽慰
祝愿
担忧
坦陈
劝勉
思念
任务三:结合内容,总结“别”之表达
诗人的万千不舍汇集在笔下的文字中,让如今的我们也可知可感。
分析探究:重读古诗,分析这五首送别诗的写作特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对比、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拟人、想象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比喻、拟人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情景交融、比喻、用典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夸张
送别诗写作特点
1.表现手法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情衬乐景)
(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4)细节描写
(5)用典(直接引用、化用典故)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互文、对偶等
3.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别黄徐州①
〔北宋〕陈师道
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②自不工。
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
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③常蒙今昔同。
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
学以致用
坦诚心志
自己的姓名,曾落在当时名流的荐书之中;
自愧才浅学疏作诗尚未全工。
顷刻间虚名传遍天下,
却不料十年来薄宦仍然抱有途穷之感。
头发虽已斑白自觉功业心还在,
感谢太守您始终器重。
拖着病躯我今日向您道别,
成串的泪珠悲洒在西风中。
依依不舍
师道,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论曾经遇到多少艰难困苦,前路多么坎坷难行,以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才能看到光明并摆脱困境!你不必为离别而伤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嘛!
学以致用
中考的号角已经吹响,同窗三年的我们就要说再见了,请同学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离别。(任何绘画种类皆可)
拓展延伸
“别”之表达
我准备选取____风格
我要画的景物是____
我展现的场景是____
我想传递的感情是___
我想用绘画描绘我们离别时刻的心情
梧桐树 落叶 阳光
写留言册 挥手告别
劝勉 鼓励 加油
愿重逢,你已一路生花
愿重逢,你我不负韶华
愿重逢,你已金榜题名
告别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对生命的怜惜、对爱的珍惜、对未来的期盼。
告别还有很多表达方式,课后各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