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当代学习困境的千年药方——劝学类文言文三篇整合复习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破解当代学习困境的千年药方——劝学类文言文三篇整合复习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3 21: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大单元复习
破解当代学习困境的千年药方
——《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诫子书》整合复习
学习目标
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劝学主旨。
品读劝说语言艺术,掌握劝学技巧,能够学以致用。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勤奋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1
2
3
进入初三之后,为了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班级成立了“比学赶帮”学习小组。你的小组里有个别同学,仍然不重视学习,态度懈怠。针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去劝导呢?
目 录
任务一:读劝文,探劝学之道
任务二:析异同,悟劝学之法
任务三:践所得,精劝学之术
回顾教材,我们学过哪些“劝学”的文言文呢?
《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诫子书》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会怎么劝大家学习呢?
①从宋濂的视角进行叙述。
②可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
任务一:读劝文,探劝学之道
1. 回顾《送东阳马生序》的故事。
主人公 时间 起因 经过 结果
余 小时候 家贫无书 借书,抄书,计算着日子还书天气寒冷、墨水结冰、手指冻僵 遍观群书
长大后 无师 尝趋百里外求师 色恭礼至求教 负箧曳屣、巨谷穷冬 无滋味享、缊袍敝衣 卒获有所闻
现在的 太学生 吃穿 环境 求师 书籍
廩稍之供,裘葛之遗 坐大厦之下,无奔走之劳 司业、博士,问而告、求而得 凡所宜有,皆集于此
形成对比,突出劝学主旨
2.角色扮演,演绎《孙权劝学》的故事。
①明确对象;②注意详略得当;③注意语气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君主
臣子
朋友
人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学习的重要性)
3.情境朗读,以诸葛亮的口吻朗读《诫子书》,找出劝学相关的句子。
①抓住感情:殷殷期望
②注意语气:严肃、语重心长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回顾旧知,总结各位主人公劝学的主旨
《送东阳马生序》
勤奋学习、虚心求教、吃苦耐劳
广泛学习
学须专一
《孙权劝学》
《诫子书》
任务二:析异同,悟劝学之法
1. 这三篇文章都在讲“劝学”,但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小组合作,从人物身份、劝学方式、价值导向等方面进行探究。
篇目 “劝学者” “被劝者”
《送东阳马生序》 前辈(宋濂) 后辈(马生)
《孙权劝学》 君主(孙权) 臣子(吕蒙)
《诫子书》 父亲(诸葛亮) 儿子(诸葛瞻)
人物身份不同
劝说方式不同
宋濂劝马生
劝说时以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为例,与现在太学生求学形成对比。
孙权劝吕蒙
孙权根据吕蒙的实际情况,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通过亲身体验来鼓励吕蒙学习。
诸葛亮劝诸葛瞻
信中直接点明要勤学成才,端正学习态度。
价值导向不同
《送东阳马生序》 苦学成才、乐学成才
《孙权劝学》 自我改变、能力提升
《诫子书》 以静求学、以学广才
文本 劝学艺术 价值导向
《送东阳马生序》 现身说法 苦学成才、
乐学成才
《孙权劝学》 现身说法 自我改变、
能力提升
《诫子书》 直接劝导 以静求学、
以学广才
总结归纳
2.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能归纳出这种“劝学”文本的特点是什么?
劝的对象不同,劝说的语气不同
劝的对象不同,劝说的内容也不同
劝说的对象、内容不同,劝说的艺术也不同
结论:劝说要因人而异
任务三:学以致用,巧劝学
“劝”是为了更好地“学”。关于学习,这三篇文本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讲述了自己求学的“勤且艰”和从读书中感受到的快乐。
《孙权劝学》中,孙权现身说法证明了读书有益,吕蒙进步惊人证明了读书能改变命运。
《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要通过学习增长才干,同时也阐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
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宋濂对马生的赞赏与期望,孙权对吕蒙的直接劝导,还是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这些都强调了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你会如何劝导小组内不重视学习的同学呢?请依据本节所学,写一篇劝说词。
·直言劝谏
·委婉劝谏(现身说法、类比推理、循循善诱、借景/物由此及彼)
劝说手法角度
·“开卷有益”、实践出真知
·要抵制种种诱惑
劝说内容角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切勿居高临下,要有同理心
劝说态度角度
示例:
同学你好!《诫子书》中写道:“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只有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才能学有所成。我曾经沉迷网络游戏,耽误了很多学习时间,但现在我改正了问题,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成绩大幅提高了。希望你也能调整好状态,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