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大单元复习
山水田园诗韵
——走进古诗中的自然世界
——《游山西村》《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整合复习
01
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相关知识。
理解《游山西村》《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的典型意象与情感表达,掌握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02
体会诗人在山水田园诗中所表达的人生志趣和理想追求,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03
学习目标
亲爱的同学们,在这悠悠天地间,山水如画,田园如歌。面对气象万千的自然风景、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人们总会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今天,我们就化身为古代文人雅士,相聚于这山水田园之间,举行一场“山水田园诗会”。
课堂导入
目 录
活动一:走进诗会现场
活动二:品鉴诗歌佳作
活动三:小组命题实践
活动四:拓展延伸阅读
活动 一
走进诗会现场
了解发展历史
山水田园诗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萌芽阶段
《诗经》
《楚辞》
《归田赋》
《观沧海》
出现时代
陶渊明·田园
谢灵运·山水
盛世时期
孟浩然
王维
了解经典之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东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唐代)
饮酒(其五)
山居秋暝
过故人庄
题破山寺后禅院
任务提示
如何鉴赏山水田园诗?
鉴赏三部曲
知人论世
分析意象
品鉴手法
活动 二
品鉴诗歌佳作
自由分三组,每组选择一首诗根据“鉴赏三部曲”进行深入研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陶渊明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陆游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任务要求
任务一:知人论世解诗题(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题目,初步体会诗歌情感。)
任务二:分析意象悟诗情(结合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任务三:品鉴手法明妙处(明确写作手法,鉴赏诗歌妙处。)
任务一:知人论世解诗题
陆 游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1164年,陆游因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 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后被罢免官职。该诗为陆游回到家乡之作,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的他并不心灰意冷。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学习成果展示
游山西村
地点:山西村
事件:游(游玩、游乐)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长庆二年(822年)七月诗人为避免在朝为官遭受党争之祸,主动要求到外任杭州刺史。该诗描写了诗人浏览西湖时所见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钱塘湖 春行
地点:即杭州西湖
时间:春
事件:行(游玩)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散文家,是田园诗派的鼻祖。诗人生活的时代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 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
《饮酒》共二十首,多写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此为第五首。
饮酒(其五)
学习情况小结
2.作为文学鉴赏中最为有用的鉴赏方法之一,“知人论世”的作用就是帮助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之前,先和作者“交朋友”,了解和认识作者,然后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思想和情感。
1.一般诗的名字就是这首诗主要讲的内容。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诗
言
志
歌咏言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任务二:分析意象悟诗情
学习成果展示
主人尽其所有招待客人,热情,好客。
作者回忆来时路上的经历。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像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山西村),内心充满欢喜。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对湖光山色的无比热爱之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学习情况小结
山水田园诗中常用的意象可以归类为:
1.常见的人物:渔夫、樵夫、农夫、隐士、谪宦(被贬谪的官吏)、牧人、浣女等。
2.常见的景物:空山、明月、溪水、芦花、清泉、竹林、竹篱、古寺、茅屋、柴门、桑麻、炊烟、菊花、莲蓬、暮钟、渔舟、鹤、蜂、鹭鸶、白鸟、鸳鸯、酒、蛙、鸡犬、蓑衣、鸥鹭、蚕种、燕子、黄鹂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任务三:品鉴手法明妙处
学习成果展示
1.我从句式的角度,说说《游山西村》颔联妙在何处。
颔联用对比手法,“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疑无路”和“又一村”两两相对,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乡村道上自然景象的特点。表明了诗人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2.我从修辞的角度说“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妙在何处。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农人欢天喜地地庆贺一年一度的“春社”。
3.我从炼字的角度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作者心灵的自由与惬意。
4.我从修辞的角度,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妙在何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弃官归隐后的自在心境。
5.我从修辞的角度,说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妙在何处。
“争”运用拟人的修辞,传神地描摹出黄莺争落向阳枝头的状态。
6.我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说说《钱塘湖春行》颔联和颈联妙在何处。
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对莺燕动态化的描写,颈联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动植物的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
学习情况小结
山水田园诗常用手法
(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
①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
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③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
④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我当命题人任务要求:
请各小组从以下篇目中选择一首或两首进行山水田园诗的试题命制:
活动 三
小组命题实践
【甲】村居书喜
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乙】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①写上所命制习题的知识点、参考答案、评分细则以备用。
②将习题抄在手卡上,交给另一组。
③分点组织语言,进行答题,将答案记录在题卡上。
任务提示:常见的鉴赏题型
意象与意境
描绘画面、意象意境及其作用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议论、抒情、描写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动静、虚实、正侧等;感官角度;以小见大、曲笔等
炼字题
情感梳理(一首诗中有多个情感)
壹
贰
叁
【示例】
命题:请理解并赏析“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所考查知识点:诗意理解,抒情方式,虚实结合
参考答案:最高兴的事情是先前把官税交好了,这一年不会再有官吏来敲柴门了。直抒胸臆,虚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因赋税已足的喜悦,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生活期待。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山水田园诗歌阅读法——比较阅读
感受他们不一样的人生境遇
活动 四
拓展延伸阅读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一种壮志难酬,到死都想为国家效力,“老却英雄似等闲”,寄情山水,闲情的背后是苍凉无奈的背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山水田园诗歌阅读法——串联阅读
感受他一生的痴念
(钱塘南北)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 不啻(chì 不止)足矣。脱或(倘或)水不足,即更决(挖开)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俗云:决放湖水,不利钱唐县官。县官多假(jiǎ借)他辞以惑刺史。或云鱼龙无所托,或云菱茭(一种植物)失其利。且鱼龙与生民之命孰 急?菱茭与稻粮之利孰多?断可知矣。……余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白居易《钱塘湖石记》(节选)
山水田园诗歌阅读法——故事助读
修筑堤坝、开湖放水、反抗贪官、抗旱救民……
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绩
山水田园诗常见情感: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厌恶官场,向往隐逸;淡泊宁静,志趣高远;生活闲适,悠然自得;感情复杂,不一而足。(往往是闲适、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两种或多种情感的并存。)
《游山西村》:本诗以“游”字贯穿全篇,通过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赞美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的描绘,流露出诗人的喜悦心情,表达了对西湖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饮酒(其五)》:这首诗通过结庐人境、心远地偏、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课堂小结
诗中的田园生活惬意恬静,充满趣味,然现实生活中的田园,也需要靠坚韧的毅力来滋养荒芜且孤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