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爱情类诗歌三首整合复习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爱情类诗歌三首整合复习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3 21: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大单元复习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关雎》《蒹葭》《无题》整合复习

默写《关雎》《蒹葭》《无题》三首爱情诗;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思,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

品读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手法美、人物美,提高诗歌鉴赏和审美能力。
学习目标
你读过哪些爱情诗?你认为爱情是什么样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课堂导入
中考备考大单元复习课件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中爱情诗的独特魅力,班级特举办“古典情愫·爱情诗韵”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朗诵、解读经典爱情诗篇,大家能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体会那份跨越时空的纯真与深情,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一首以“爱”为主题的小诗。
中考备考大单元复习课件
目录




默诗 回顾文常
赏诗 品味韵美
析诗 探究真情
创诗 表达挚爱
关雎 《诗经》
关关____,在河之洲。
____淑女,君子好__。
参差__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______求之。
求之不得,______思服。
悠哉悠哉,______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____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____之。
窈窕淑女,钟鼓____之。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____改,
夜____应觉月光寒。
____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____为探看。
蒹葭 《诗经》
____苍苍,白露为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____从之,道阻且长。
____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____,白露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____。
溯洄从之,道阻且___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_。
____采采,白露未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____。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_。
默诗 回顾文常
雎鸠
窈窕


寤寐
寤寐
辗转
琴瑟


蒹葭

溯洄
溯游
萋萋
未晞
之湄


蒹葭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



殷勤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叫《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首。按所属内容及其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主要表现形式“赋”“比”
“兴”,与风雅颂统称为“六义”。
《关雎》选自《诗经·国风·周南》,《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
文学常识回顾
小组交流:关于《诗经》和李商隐,你了解多少?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今河南人,晚 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
他为朦胧诗鼻祖,他的诗歌构思新奇,文采富丽,多写爱情,作品《无题》共16首,风格缠绵悱恻,优美动人,辞丽调美,情致婉曲。
独特的诗歌类型:无题诗。擅长的诗歌体裁是七律和七绝。
困顿的个人命运:牛李党争
文学常识回顾
语言美
人物美
意境美
手法美
赏诗 品味韵美
小组讨论:三首诗的美点。
用“我从(诗歌名称/原句)中,品味到了(手法/人物/意境/语言)美,(原因)”的句式交流。
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
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
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
辗转(双声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
我从《关雎》中品味到了语言美。诗中运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窈窕淑女”“辗转反侧”等语句,既富于表现力,又琅琅上口,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性。



“蒹葭……,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且……”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参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之”
资料链接
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我从《诗经》中品味到了语言美。两首诗在语言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使用,一唱三叹,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强音乐感和节奏感,加强抒情效果和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才把所有的丝吐尽,红烛燃烧到头,蜡烛才会流干。一个“泪”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执着而又无望的内心感受。
我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中读出了生动形象、贴切感人的语言美。这句话美在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手法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我从以上三句诗中品味到了手法美。运用比兴手法,以关雎和鸣、采摘荇菜引出男女爱慕、相思之情,切合诗意,自然流畅。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以采摘荇菜起兴,引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我从《蒹葭》开头品味到了手法美。皆以景起兴,以萧瑟冷落的秋景点明了时节,渲染了氛围,烘托了主人公追寻伊人却不得的凄婉惆怅之情。
手法美
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萧索、凄迷的氛围。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从以上四句中品味到了手法美。运用象征、比喻、双关的手法,托物寓意,表现出与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自己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手法美
首句连用两“难”,见难,别难,表达低回婉转,将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表现得分外深沉。
以浅显的比喻、巧妙的双关,写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关雎
品行端正、有修养的多情“君子”形象
人 物 美
蒹葭
无题
纯洁美丽、勤劳善良的“淑女”形象
不惧险阻,不懈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朝露变化——为霜、未晞、未已
地点变化——方、湄、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男子形象
我从《蒹葭》中品味出了缥缈朦胧的意境美。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协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我从《关雎》中品味出了自然清新、岁月静好的意境美。主人公与想象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及轻松明快的格调和谐动人。
我从《无题》中品味出了凄楚悲凉的意境美。“东风无力百花残”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渲染离别凄凉的氛围,也象征爱情的艰难。
意境美
关雎
蒹葭
无题
小组合作:试结合所学诗句,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下画面,体会诗句的意境之美。
意境美
小组成果展示:
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又是一个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
意境美
内容上都是互相爱慕、爱恋、思念的爱情诗。
主人公的恋爱经历和情思相同,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都表现主人公恋爱的曲折与痛苦、惆怅与伤感。
《关睢》《蒹葭》都用了起兴、重章叠句手法。
《关雎》古体诗,起兴手法,叙事为主,对心上人的追求大胆热烈。语言朴实真诚。
《蒹葭》古体诗,起兴手法,借景抒情,场景为主,对心上人的追求执着含蓄。语言委婉动人。
《无题》七言律诗,比喻、象征、托物寓理、借景言情,表现了至死不渝的爱情观。语言华丽自然。
相同点
不同点
小组合作:探究三首诗的异同。
探究青春的懵懂之情——小组讨论,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感受。
析诗 探究真情
关雎
我从《关睢》中,感受到了爱情是痛苦夹杂着喜悦。 (美好、喜悦、苦闷、思念,欢乐、相思、理性、文雅、纯真、热烈、爱求而不得……)
蒹葭
我从《蒹葭》中,感受到了爱情是牵肠挂肚的。(艰辛、执着、朦胧、忧伤、苦闷、可望而不可即、炽热……)
无题
我从《无题》中,感受到了爱情是惆怅伤感,孤寂凄凉的。(忠贞不渝、痛苦郁闷)
话题讨论
“你如何
看待爱情”
忠贞而专一
自由热烈
快乐幸福
发乎情,止乎礼的理性
有分寸
负责
积极向上
精神平等
互相尊重
……
《无题》
仓央嘉措
我终于明白,世间有一种思绪
无法用言语形容,粗犷而忧伤
回声的千结百绕
而守候的是执着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
一抹淡淡痴痴的笑
笑那浮华落尽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飞花万盏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创诗 表达挚爱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谁有那灼灼热烈的双眸
在你的颔首中攀援而上
遥远的忧伤穿过千山万水
纵使高原上的风,吹不散,执着的背影
纵使清晨前的霜,融不化,心头的温热
你静守在月下,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欣赏下面的诗歌,感受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
以“爱”为话题,
自由创作小诗一首。
课堂小结
古典诗歌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字的精炼,更在于其跨越千年的生命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爱情诗的理解与欣赏,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古人纯真爱情的深邃与美好。
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也能够继续用诗歌的语言去表达爱、传递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