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东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10月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皖东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10月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3 20:1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徽省皖东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10月检测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高速公路的通道长度是指从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如图所示,某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天线用了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该通道的长度为,车载电子标签到汽车前车牌的水平距离约为,刹车加速度大小为,由此可知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 )
A. B. C. D.
2.智能手机安装软件后,可利用手机上的传感器测量手机运动的加速度,带塑胶软壳的手机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落到地面上,手机传感器记录了手机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释放时,手机离地面的高度为
B. 手机第一次与地面碰撞的作用时间为
C. 手机第一次与地面碰撞中所受最大弹力为自身重力的倍
D. 至时间内图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中,时间轴下方与上方的面积大小相等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小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先后经过、两点,速度方向偏转。已知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为、方向与连线夹角为,连线长为。对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点速度方向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 小球在点的速度为
C. 水平恒力方向与连线夹角 D. 水平恒力的大小为
4.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圆心的正上方有一个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和置于圆柱体上的质量为的小球连接,另一端系在固定竖直杆上的点,一质量为的钩码挂在间的轻绳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除圆柱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以外,其它摩擦不计,绳的总长不变。将点缓慢移动到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不变
B. 地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减小
C. 轻绳的 张力增大
D. 若增大钩码的质量,整个装置再次处于静止状态时,小球依然处于圆柱体上,则轻绳的张力增大
5.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光滑大圆环固定在竖直面内,小环套在大圆环上,小环由静止开始从大圆环顶端自由下滑至其底部。则下列关于小环下滑过程中,其水平方向速度、竖直方向速度、角速度以及向心加速度随下落高度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中,有一根水平放置的,长度为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的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连有质量为的小球。现从点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点正下方点时,绳子突然断裂。点位于斜面顶端,斜面足够长,倾角为,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静止落至斜面所需的时间为
B. 小球从静止落至斜面所需的时间为
C. 小球落至斜面点与点的距离为
D. 小球落至斜面点与点的距离为
7.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物块和长木板叠放在斜面上,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与物块。物块、长木板的质量均为,物块的质量为,、间的滑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为,,。将、、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绳拉力为 B. 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
C. 物块的加速度为 D. 物块的加速度为
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物块、,通过绕在光滑定滑轮上的细线连接,在水平传送带的左端且连接物块的细线水平,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恰好静止。当传送带以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运动到传送带的右端且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从传送带左端滑到右端所用的时间为
C. 传送带间的距离为
D. 从传送带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细线受到的拉力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9.射击训练中,子弹因空气阻力的作用会影响其运动状态。如图甲,某运动员先后两次在不同环境下从同一高度水平射出完全相同的子弹,每次子弹均从离开枪口开始计时,用表示子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其图像如图乙所示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两点对应的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均为,则
A. 过程中子弹沿竖直方向的位移比过程的大
B. 过程中子弹沿竖直方向的平均加速度比过程的大
C. 时刻子弹所受合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比时刻的小
D. 时刻子弹所受阻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比时刻的小
10.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的小物块相连,质量为的小物块紧靠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从时开始,对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分离,再经过同样长的时间,距其出发点的距离恰好为。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中心轴线与斜面平行,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 、分离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C. 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D. 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某实验小组同时测量、两个箱子质量的装置图如图甲所示,其中为铁架台,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不计,为光电门,为固定在上、宽度为的细遮光条质量不计,另外,该实验小组还准备了刻度尺和一套总质量的砝码。
在铁架台上标记一位置,并测得该位置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取出质量为的砝码放在箱子中,剩余砝码全部放在箱子中,让从位置由静止开始下降,则下落到处的过程中,箱与箱中砝码的整体机械能是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守恒”的。
测得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到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用表示。
改变,测得相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算出加速度,得到多组与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可得的质量________。取重力加速度大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如图甲所示,一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圆盘加速转动时,角速度的增加量与对应时间的比值定义为角加速度即。我们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刻度尺、游标卡尺、纸带厚度不计、复写纸来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用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直径为;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然后固定在圆盘的侧面,当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匀加速转动即角加速度恒定。
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标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一个点未画出,进行测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打出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由图乙可知,打下计数点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______,圆盘转动的角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用、、、、、表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分。
13.年月日,岁的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以绝对优势夺得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的第三枚金牌,被誉为“雪上公主”的她赛后喜极而泣。现将比赛某段过程简化成如图可视为质点小球的运动,小球从倾角为的斜面顶端点以飞出,已知,且与斜面夹角为。图中虚线为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且为轨迹上离斜面最远的点,为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是过作竖直线与斜面的交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求:

小球从运动到点所用时间
小球离斜面最远的距离
、两点间距离。
14.如图所示,质量为,长度为的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已知木块的质量,小木块与长木板上表面之间、小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而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现用水平恒力拉木板。取,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若将长木板从小木块与地面之间抽出,拉力至少应为多少?
若开始时,用的水平力作用在上,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与长木板分离?
若保持的水平恒力一直作用在上,求从开始运动到时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左端相距多远?
1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长为的圆管竖直放置,顶端塞有一个质量为的弹性小球,,球和管间的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均为。管从下端离地面距离为处自由落下,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每次落地后向上弹起的速度与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求:
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和球的加速度;
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若球没有从管中滑出,则球与管达到相同速度时,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
管第二次弹起后球不致滑落,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增加; ;。
12.
13.解:将速度分解,如图
垂直斜面方向:,
得:
垂直斜面方向匀减速至时有:

代入数据得:
由垂直斜面方向运动对称性可得小球从到与到所用时间相等
平行斜面方向: ,
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中点,则
代入数据解得:
14.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
对:

所以拉力至少应为;
对:,得
对:,得
当小物块与长木板分离时有
解得
当时两物体分离时的速度分别为:

以后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
,得

小物块从分离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
说明小物块在给定的时间内已停止运动
从分离开始,小物块向前运动的位移为:
长木板向前运动的位移为:
代入数据解得,
时两物体相距为:。
15.解: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的加速度,方向向下
球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球与管第一次碰地时速度,方向向下。
碰地后管的速度,方向向上;
球的速度,方向向下
若球刚好没有从管中滑出,设经过时间,球管速度相同,
则有1
又管从碰地到它弹到最高点所需时间,则:
因为,说明管在达到最高点前,球与管相对静止,故管从弹起经这段时间上升的高度为所求。

则此时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为
球与管达到相对静止后,将以速度、加速度 竖直上升到最高点,由于,
故这个高度是
因此,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
这一过程球运动的位移
则球与管发生相对位移
当管与球从再次下落,第二次落地弹起中,发生的相对位移由第一次可类推知:
所以管第二次弹起后,球不会滑出管外的条件是
即应满足条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