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人教版
第6单元 百分数(一) 专项03 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欢欢入学时体重是35千克,现在体重是42千克,现在体重是入学时的83.3%。( )
2.李师傅今天生产的105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5%。( )
3.在射击比赛中,小哲射击60次,54次命中,小书射击50次,48次命中。小哲的命中率比小书低。( )
4.100g的水里溶入10g盐,含盐率为10%。( )
5.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处在马路的两边植树101棵,成活101棵,成活率是101%。( )
6.种一批树苗,死去的棵数是成活棵数的,这批树的成活率是90%。( )
7.两杯水的体积不同,各喝掉10%后,剩下水的体积差不变。( )
8.把37.5%的百分号去掉,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
9.水果店运进水果的质量为吨也就是20%吨。( )
10.从A地到B地,乙比甲快25%,那么甲比乙慢25%。( )
11.小亮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许多项体育锻炼,体重下降了10%千克”。( )
12.千克也可以说成23%千克。( )
13.甲、乙两个班的优秀率都是48%,那么甲乙两个班的优秀人数相等。( )
14.将200粒黄豆种子种在地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6粒没有发芽,黄豆种子的发芽率是94%。( )
15.一根绳子长1米,用去米,还剩80%米。( )
16.一件商品先降价20%后,又提价25%,它价格不变。( )
17.新华小学五年(1)班和六年(1)班的人数都占本年级学生总数的25%。则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总数相等。( )
18.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0%,宽减少,长方形的面积不变。( )
19.六年级(1)班人数的30%会游泳,六年级(2)班人数的45%会游泳,两班会游泳的人数相等,则六年级(1)班总人数比六年级(2)班总人数多。( )
20.某种奖票的中奖率是1%,那么每买100张,一定有一张会中奖。( )
21.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比甲数少20%。( )
22.0.8比0.6多0.2,也就是0.8比0.6多20%。( )
23.科技兴趣小组制作了98个模型,经检验全部合格,合格率是98%。( )
24.据2024年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男、女人口数的比约是17∶16,则男性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数的17%。( )
25.10克糖溶于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26.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比丙数少20%,那么甲数和丙数相等。( )
27.合格率、成活率、出勤率都不可能超过100%。( )
28.一个数的是60,那么这个数的80%是48。( )
29.工厂检测一批零件,合格率是98%,这个百分数表示合格的零件数是生产的零件总数的。
( )
30.把3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水的含盐率是30%。( )
31.把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5%。( )
32.学校开展植树活动,师生先植树100棵,成活了95棵,后来补种了5棵都成活。这次活动中,植树成活率是100%。( )
33.欢欢体重的20%与乐乐体重的相等,那么欢欢比乐乐重。( )
34.李阿姨每天乘坐地铁上班,使用“易卡通”刷卡可以优惠10%元。( )
35.甲、乙两杯糖水含糖率分别为25%和30%,那么乙杯中的糖水用的糖比较多。( )
36.若爨文化博物馆门票收入中的30%用于维护。某年维护费为6万元,则总收入为18万元。( )
37.男生人数比女生多,也就是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
38.种100棵树苗,死了25棵,补种25棵全部成活。所有这些树苗的成活率是。( )
39.苹果的个数比桃多,就是桃的个数比苹果少40%。( )
40.一件商品,先降价20%后,再提价25%,结果价格不变。( )
41.定价25元的商品,先降价20%,后来又提价20%,现在售价是原价的96%。( )
42.博物馆文创店书包原价160元,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价仍是160元。( )
43.如果 a×0.8=b÷=c×25%=1(a、b、c均不为0),那么。( )
44.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现价与原价相等。( )
45.5米长的绳子,先剪去10%后再接上米,现在与原来一样长。( )
46.某工厂引进智能机器人后,生产效率提高了150%,现在生产效率是原来的2.5倍。( )
47.一件商品先提价10%,又降价10%,这时的价格和原价相等。( )
48.王师傅生产了150件产品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50%。( )
49.40增加15%后与一个数减少8%后的结果相等,这个数是50。( )
50.甲数是乙数的,则乙数比甲数大25%。( )
51.因为0.9=90%,所以“一根绳子长0.9m”也可以说成“一根绳子长90%m”。( )
52.去年的粮食产量比前年增产15%,今年又比去年增产15%,两年一共增产30%。( )
53.李阿姨卖了两件衣服,都卖60元,一件赚20%,另一件亏20%,正好没赚也没亏。( )
54.国内汽油价格实行与国际汽油价格接轨制,如果汽油价格先增长2%,再降低2%,那么汽油价格没变。( )
55.青山村今年植树90棵,有10棵未成活,又补种了20棵,全部成活,青山村今年植树的成活率达到100%。( )
56.某工厂抽测100件产品,合格产品有96件,合格率是96%。( )
57.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120%。( )
58.某零件的合格率是120%。( )
59.出勤率、合格率、发芽率、含糖率、成活率和增长率最高为100%。( )
60.五一班今天到校人数为50人,2人缺勤,缺勤率为4%。( )
61.因为,所以吨可以写成吨。( )
62.如果甲数比乙数多,那么乙数比甲数少。( )
63.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了20%,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用去的绳子和剩下的绳子一样长。( )
64.两杯糖水,第一杯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5,第二杯中糖与水的比是1∶4,第二杯糖水比第一杯糖水甜。( )
65.陈师傅生产了110个零件,100个合格,合格率是100%。( )
66.牛的数量比羊多,则羊的数量比牛少。( )
67.明天下雨的可能性为96%,意思是明天96%的地区下雨,4%的地区不下雨。( )
68.全校110名教师,到会100名,因此出勤率为100%。( )
69.某商品先降价20%,之后又提价20%销售,那么现价比原价高。( )
70.一件商品原价是元,先涨价,再降价,现在这件商品的价格是元。( )
71.抽查三笑牙刷102支,合格100支,合格率为100%。( )
72.发芽率、命中率、合格率、增长率、优秀率都不可能超过100%。( )
73.有含糖率为16%的糖水50克,加10克糖后浓度就会变成30%。( )
74.一件上衣先降低10%,再提价10%,价格不变。( )
75.周末超市促销,一箱牛奶先降价7%,再涨价7%,这箱牛奶价格不变。( )
76.老年夜校共有130名学员,今天到校学习100人,老年夜校学员今天的缺勤率约是23%。( )
77.六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则女生比男生少10%。( )
78.今年植树节树苗的成活率是102%。( )
79.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4,那么甲数比乙数多20%。( )
80.节约用水刻不容缓。洗手时水长流,用水量是8L;用盆洗,用水量是4L,可节省50%。( )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已知欢欢入学时体重是35千克,现在体重是42千克,要求现在体重是入学时的百分之几,用现在体重除以入学时的体重再乘100%即可。
【解析】42÷35×100%
=1.2×100%
=120%
所以现在体重是入学时的120%,而非83.3%,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
【分析】合格率是指合格零件数占生产零件总数的百分之几,计算公式为:合格率=合格零件数÷生产零件总数×100%,由此即可判定。
【解析】生产的105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的零件个数不可能超过生产的零件个数,即合格率不可能超过100%,则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
【分析】命中率=命中次数÷射击次数×100%。分别计算小哲和小书的命中率,再比较大小。
【解析】54÷60×100%=0.9×100%=90%。
48÷50×100%=0.96×100%=96%。
90%<96%
因此小哲的命中率比小书低。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
×
【分析】含盐率是盐的质量占盐水总质量的百分比。盐的质量为10克,水的质量为100克,盐水总质量为10+100=110(克)。计算含盐率应为盐的质量除以盐水总质量,再乘100%。
【解析】含盐率=盐的质量÷盐水总质量×100%
10÷(100+10)×100%
=10÷110×100%
≈9.09%
题目中给出的含盐率为10%,与计算结果不符,因此判断为错误。
故答案为:×
5.
×
【分析】已知马路两边植树共101棵,成活101棵,根据“成活率=成活棵数÷总棵数×100%”计算出成活率,据此判断。
【解析】101÷101×100%
=1×100%
=100%
所以成活率为100%,而非10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
【分析】根据题意,死去的棵数是成活棵数的,把成活棵树看作单位“1”,则总棵树为成活棵树与死去棵树之和,根据成活率=成活棵数÷总棵数×100%即可求解。
【解析】总棵树为
,即这批树的成活率为90%。
故答案为:√
7.×
【分析】假设两杯水的体积分别为30毫升和50毫升,它们的差是50-30=20毫升,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分别求出各喝掉10%喝掉了多少毫升水,再用两杯水各自原来水的体积减去各自喝掉的水的体积,分别求出两杯水剩下的体积,再相减即可判断。
【解析】假设两杯水的体积分别为30毫升和50毫升。
50-30=20(毫升)
30-30×10%
=30-3
=27(毫升)
50-50×10%
=50-5
=45(毫升)
45-27=18(毫升)
20≠18
所以剩下水的体积差变了。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
【分析】根据题意,把37.5%的百分号去掉变成37.5,而37.5%=0.375,0.3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37.5,即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解析】37.5%去掉百分号后变成37.5。
37.5÷37.5%
=37.5÷0.375
=100
37.5是37.5%的100倍。
所以,把37.5%的百分号去掉,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9.×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后面不带单位名称。而分数除了可以表示倍比关系,还可以带上单位名称表示具体数量。
【解析】虽然=0.2=20%,吨可以表示为0.2吨,但不能表示为20%吨,因为百分数不表示具体的数量,后面不能带单位。
水果店运进水果的质量为吨也就是0.2吨。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0.×
【分析】设甲的速度是100千米,乙比甲块25%,则乙的速度是甲的(1+25%),用甲的速度×(1+25%),求出乙的速度,再用甲、乙的速度差,除以乙的速度,再乘100%,即可解答。
【解析】设甲的速度是100千米。
100×(1+25%)
=100×125%
=125(千米)
(125-100)÷125×100%
=25÷125×100%
=0.2×100%
=20%
从A地到B地,乙比甲快25%,那么甲比乙慢20%。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1.×
【分析】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带有单位名称。体重的下降量若用百分数表示,应不带单位;若用具体数值表示,则需带单位。
【解析】百分数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不表示具体的实际数量,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添加单位。可以说“体重下降了10%”或“体重下降了2千克”。
故答案为:×
12.×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它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
【解析】由分析可得:千克表示具体的重量,而23%是一个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不能表示具体的量。因此,“千克”不能写成“23%千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3.×
【分析】优秀率是指优秀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两个班级的优秀率相同,但优秀人数是否相等取决于班级总人数是否相同。若班级总人数不同,优秀人数则不相等。题目未说明两班总人数相等,因此结论不一定成立,据此解答。
【解析】假设甲班有50人,乙班有100人,优秀率均为48%。
甲班优秀人数:(人)
乙班优秀人数:(人)
由于两班总人数不同,优秀人数不相等。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发芽率=发芽种子数÷总种子数×100%。总种子数200粒,未发芽6粒,发芽种子数为200 6=194粒,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判断。
【解析】发芽种子数:200 6=194(粒)
发芽率:194÷200×100%=0.97×100%=97%
题目中发芽率为94%,计算结果为97%。
故答案为:×
15.×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能带单位名称。用去的长度是米,剩下的长度应为1-=米,即0.8米。虽然0.8米等于原长的80%,但“80%米”的表述错误,因为百分数后不能加单位。
【解析】1-=(米)
将转化为百分数形式:= 80%
但“80%米”的写法错误,百分数仅表示比率,不可附加单位。因此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设商品原价为100,先降价20%,把原价看作单位“1”,即现价为原价的(1-20%);即降价20%后的价格为:100×(1-20%)=80;再提价25%,把降价20%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现价为降价后价格的(1+25%),此时的价格为80×(1+25%)=100。然后与原价比较即可。
【解析】设商品原价为100。
把原价看作单位“1”。
100×(1-20%)
=100×(1-0.2)
=100×0.8
=80
把降价20%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
80×(1+25%)
=80×(1+0.25)
=80×1.25
=100
100=100,价格不变,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五年级(1)班人数占五年级总人数的25%,六年级(1)班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25%。但题目未说明这两个班级的具体人数是否相等,因此无法确定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总人数是否相等。
【解析】设五年级总人数为,则五(1)班人数为;设六年级总人数为,则六(1)班人数为。若五(1)班人数与六(1)班人数相等,即,则。但题目未给出两班人数相等的条件,因此与不一定相等。例如:若五年级总人数为200人,六年级总人数为400人,则五(1)班50人,六(1)班100人,两班人数不等,总人数也不等。故原题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设原长方形的长为,宽为,原面积为。把原长方形的长看作单位“1”,长增加20%后变为(1+20%)a,宽减少后变为(b-b)。然后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用(1+20%)a乘(b-b)计算即可。
【解析】设原长方形的长为,宽为。
原面积:
把原长方形的长看作单位“1”。
变化后的长:
(1+20%)a
=(1+0.2)a
=1.2a
变化后的宽:b-b=b
新面积:
=
=
因不等于,面积改变,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设六(1)班总人数为A,六(2)班总人数为B。根据题意,两班会游泳人数相等,即30%×A=45%×B。化简得0.3A=0.45B,A=0.45÷0.3×B。即A=1.5B。所以六(1)班总人数是六(2)班总人数乘1.5。
【解析】设六(1)班总人数为A,六(2)班总人数为B。
30%×A=45%×B
0.3A=0.45B
A=0.45÷0.3×B
A=1.5B
即六(1)班总人数是六(2)班的1.5倍,因此六(1)班总人数比六(2)班多。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中奖率1%表示每次购买中奖的可能性是1%,但每次购买都是独立事件。即使购买100张,每张的中奖概率仍为1%,无法保证必然中奖。
【解析】购买100张,每张仍有99%的概率不中奖,因此存在所有奖票均未中奖的可能。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乙数×(1+25%),求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时需要把甲数看作单位“1”,乙数比甲数少的百分率=(甲数-乙数)÷甲数×100%,据此解答。
【解析】假设乙数为1。
1×(1+25%)
=1×1.25
=1.25
(1.25-1)÷1.25×100%
=0.25÷1.25×100%
=0.2×100%
=20%
所以,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比甲数少20%,题目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求0.8比0.6多百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先用减法求出多的数,再除以0.6即可判断。
【解析】(0.8-0.6)÷0.6×100%
=0.2÷0.6×100%
≈0.333×100%
=33.3%
0.8比0.6多0.2,也就是0.8比0.6多约33.3%,而不是2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解析】根据合格率的定义:合格率=合格数量÷总数量×100%。
已知合格数量=98,总数量=98,代入得:
合格率=98÷98×100%=1×100%=100%,进而做出判断即可。
【分析】合格率的计算公式为:合格率=合格数量÷总数量×100%。题目中制作了98个模型且全部合格,因此合格数量为98,总数量为98,代入公式计算合格率为100%。原题中合格率98%与计算结果不符。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题目,男女人口比为17∶16,把男生看作17份,女生看作16份,总份数为17+16=33份。所以用17除以33再乘100%即可得出男性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多少。
【解析】把男性人数看作17份,女性人数看作16份。
17+16=33(份)
17÷33×100%
=×100%
≈51.5%
男性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数的51.5%,而非17%,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
【分析】糖水的总质量是糖和水的质量之和,即10克+100克=110克。糖占糖水的百分比应为糖的质量除以糖水总质量,即10÷110≈9.09%,不等于10%。
【解析】糖水的总质量为:10+100=110(克);
糖占糖水的百分比为:
由于9.09%不等于10%,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
【分析】设丙数为1。已知乙数比丙数少20%,把丙数看作单位“1”则乙数是丙数的(1-20%),单位“1”已知,用丙数乘(1-20%),求出乙数;
已知甲数比乙数多20%,把乙数看作单位“1”则甲数是乙数的(1+20%),单位“1”已知,用乙数乘(1+20%),求出甲数;
比较甲数和丙数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设丙数为1;
乙数:
1×(1-20%)
=1×0.8
=0.8
甲数:
0.8×(1+20%)
=0.8×1.2
=0.96
0.96≠1
那么甲数和丙数不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
√
【分析】合格率是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比,成活率是成活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出勤率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比。三者最大值均为100%,不可能超过。
【解析】合格率最高为100%(全部合格),成活率最高为100%(全部成活),出勤率最高为100%(全部出勤),三者均无法超过1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8.×
【分析】根据题意,先通过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算出这个数,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钱,用乘法求这个数的80%,看结果是否为48,据此解答。
【解析】这个数:60÷=60×=80
这个数的80%:80×80%=64,因为64≠48,所以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9.√
【分析】合格率表示合格零件数占总零件数的百分比,计算方式为合格零件数除以总零件数再乘以100%。题目中98%即对应分数,符合合格率的定义。
【解析】合格率的计算公式为:题干中合格率为98%,即表示合格零件数是总零件数的,与定义一致。
故答案为:√
30.×
【分析】含盐率=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100%。盐的质量是30克,盐水的质量是30+100=130(克),代入公式计算后与30%比较即可判断。
【解析】30÷(30+100)×100%
=30÷130×100%
≈0.2307×100%
≈23.07%
盐水的含盐率约为23.07%,不等于3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1.×
【分析】分析题目,先用糖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得到糖水的质量,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用糖的质量除以糖水的质量即可解答。
【解析】5÷(5+100)×100%
=5÷105×100%
≈0.048×100%
=4.8%
把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大约占糖水的4.8%。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2.×
【分析】植树成活率是指成活的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成活率=成活棵数÷总棵数×100%。
总棵数为100+5=105棵,成活棵数为95+5=100棵,代入公式算出成活率,看结果是否等于100%。
【解析】100+5=105(棵)
95+5=100(棵)
100÷105×100%≈95.24%
因此,这次活动的植树成活率约为 95.24%,并非 100%。
故答案为:×
33.×
【分析】假设欢欢体重的20%等于乐乐体重的等于10千克,根据单位“1”×分率=分率对应量,本题单位“1”分别为欢欢的体重与乐乐的体重,单位“1”未知用除法,据此求出欢欢和乐乐的体重,再进行比较大小判断即可。
【解析】假设欢欢体重的20%等于乐乐体重的等于10千克。
欢欢体重为10÷20%=50(千克)
乐乐体重为10÷=60(千克)
50<60
所以欢欢比乐乐轻。
故答案为:×
34.×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不表示具体的数量,后面不带单位名称。据此判断。
【解析】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所以“优惠10%元”说法错误,应说成“优惠1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5.×
【分析】“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虽然乙杯糖水的含糖率30%高于甲杯的25%,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甲、乙两杯糖水的总质量。如果甲杯糖水的质量远远大于乙杯,那么甲杯中糖的质量也可能比乙杯多。所以仅根据含糖率,不能确定乙杯中的糖水用的糖比较多,该说法错误。
【解析】“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由于不知道甲、乙两杯糖水的质量,仅根据含糖率25%和30%,无法确定乙杯用糖更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6.×
【分析】根据题意,门票收入的30%用于维护,维护费为6万元,求总收入。即已知一个数的30%是6,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总收入应为6÷30%,据此计算出结果判断即可。
【解析】6÷30%=20(万元)
所以某年维护费为6万元,则总收入为20万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7.×
【分析】把女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因为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即可求出男生人数,求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据此求解。
【解析】男生人数为:
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为:
女生比男生少:
故答案为:×
38.×
【分析】成活率=×100%。原题中总种植棵数为100+25=125棵,成活棵数为75+25=100棵,成活率为80%,而非100%。据此解答。
【解析】×100%
=×100%
=0.8×100%
=80%
所以种100棵树苗,死了25棵,补种25棵全部成活。所有这些树苗的成活率是8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9.×
【分析】将桃的数量看作单位“1”,苹果的数量是桃的1+=。比较桃比苹果少的百分比时,单位“1”变为苹果的数量。通过假设桃的具体数量,计算苹果的数量及差值,再用差值除以苹果的数量验证百分比是否为40%。
【解析】假设桃有5个,则苹果有:
5×(1+)
=5×
=7(个)
桃比苹果少7-5=2(个),少的百分比为2÷7≈28.57%,而非40%。因此,原题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
40.√
【分析】设商品的原价是1,先把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先降价20%,则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20%),单位“1”已知,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降价后的价格;
又提价25%,是把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则提价后的价格是降价后价格的(1+25%);单位“1”已知,用乘法求出现价,再与原价相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设商品的原价是1。
1×(1-20%)×(1+25%)
=1×0.8×1.25
=1
1=1,结果价格不变。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1.√
【分析】降价20%,把定价看作单位“1”,即现价是定价的1-20%=100%-20%=80%。定价25元,降价后价格为:25×80%=25×0.8=20(元)。提价20%,把第一次降价后价格看作单位“1”,即现价是第一次降价后价格的1+20%=100%+20%=120%。第一次降价后价格为20元,最终售价为:20×120%=20×1.2=24(元)。用最终售价除以原价,再转化为百分数。
【解析】把定价看作单位“1”。
1-20%=100%-20%=80%
25×80%=25×0.8=20(元)
把第一次降价后价格看作单位“1”。
1+20%=100%+20%=120%
20×120%=20×1.2=24(元)
24÷25×100%
=0.96×100%
=96%
因此,现在售价是原价的96%,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2.×
【分析】将原价看作单位“1”,先涨价10%是原价的(1+10%),再将涨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再降价10%是涨价后价格的(1-10%),原价×涨价后对应百分率×降价后对应百分率=现价,据此计算出现价即可。
【解析】160×(1+10%)×(1-10%)
=160×1.1×0.9
=158.4(元)
博物馆文创店书包原价160元,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价是158.4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3.√
【分析】设a×0.8=b÷=c×25%=1,分别求出a、b、c的值,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设a×0.8=b÷=c×25%=1
a×0.8=1
a=1÷0.8
a=1.25
b÷=1
b=1×
b=0.2
c×25%=1
c=1÷25%
c=4
4>1.25>0.2,即c>a>b。
如果 a×0.8=b÷=c×25%=1(a、b、c均不为0),那么c>a>b。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4.×
【分析】假设商品原价为100元,提价10%,就是在原价的基础上增加10%的价格,因此提价后的价格=原价×(1+10%),据此计算出提价后的价格;再降价10%,此时是在提价后的价格基础上降低10%,则降价后的价格=提价后的价格×(1-10%),据此计算出降价后的价格,即现价;最后比较现价与原价作出判断。
【解析】假设商品原价为100元,
提价10%后的价格为:
100×(1+10%)
=100×110%
=100×1.1
=110(元)
再降价10%后的价格为:
110×(1-10%)
=110×90%
=110×0.9
=99(元)
因为99<100,所以现价低于原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5.√
【分析】将原来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原来的长度乘10%,先计算剪去的10%是多少米,再用原长减去剪去的长度,加上接上的长度,最后比较现在长度与原长是否相等。
【解析】5-5×10%+
=5-0.5+0.5
=5(米)
所以,现在与原来一样长。
故答案为:√
46.√
【分析】生产效率提高了150%,即增加的生产效率是原来的150%。就是把原生产效率看作单位“1”,提高后为:1+150%=1+1.5=2.5,2.5÷1=2.5,即2.5倍。
【解析】就是把原生产效率看作单位“1”。
1+150%=1+1.5=2.5
2.5÷1=2.5
即现在的生产效率是原来的2.5倍,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7.×
【分析】假设原价100元,将原价看作单位“1”,先提价10%后价格为原价的(1+10%),再降价10%时以提价后的价格为基数,将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又降价10%,是提价后价格的(1-10%),原价×提价后对应百分率×降价后对应百分率=现价,比较即可。
【解析】假设原价100元。
100×(1+10%)×(1-10%)
=100×1.1×0.9
=99(元)
99<100
降价后的价格低于原价,因此这时的价格和原价不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8.×
【分析】合格率是指合格产品数量占产品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当所有产品都合格时,合格率最高为100%。据此判断。
【解析】150÷150×100%
=1×100%
=100%
王师傅生产了150件产品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9.√
【分析】首先计算40增加15%后的值,再验证50减少8%后的结果是否与之相等。
【解析】
46=46
所以答案为:√
50.×
【分析】根据题意,甲数是乙数的,即甲数与乙数的比为3∶4。求乙数比甲数大百分之几时,需以甲数为基准量,计算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占甲数的百分比。通过具体数值或代数运算验证,乙数比甲数大的百分比应为33.3%,而非25%。
【解析】设乙数为4,则甲数为。乙数比甲数多,多的部分占甲数的。因此,乙数比甲数大25%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1.×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于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能作为具体的数量单位使用。
【解析】百分数(如90%)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带单位名称。
题目中将“0.9m”改写为“90%m”,错误地将百分数作为具体长度单位使用。
例如,“完成90%”表示完成比例,而“0.9m”是具体长度,两者意义不同。因此,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2.×
【分析】本题需判断两年连续增产15%后的总增长率是否为30%。
根据增长率计算原理,第二年的增长是在第一年的基础上进行的,属于复式增长,不能简单相加。
【解析】设前年产量为1。
去年产量:
今年产量:
两年总增长率:
因,故原题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
53.×
【分析】由题意知,售价都是60元,需将两件衣服的成本价分别计算。赚20%的售价是成本的(1+20%),亏20%的售价是成本的(1 20%)。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这个数用除法,分别求出成本价后,比较总成本与总售价即可判断盈亏。
【解析】赚20%的衣服成本:
60÷(1+20%)=60÷1.2=50(元)
亏20%的衣服成本:
60÷(1 20%)=60÷0.8=75(元)
总成本:50+75=125(元)
总售价:60+60=120(元)
125>120,总成本高于总售价,实际亏损。
故答案为:×
54.×
【分析】汽油价格先增长2%,再降低2%,两次变化的基数不同。增长2%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02%,再降低2%时是以新的基数计算,因此最终价格会比原价低。
【解析】设原汽油价格为1。
第一次增长2%后价格为:
第二次降低2%后价格为:
最终价格为原价的99.96%,比原价减少0.04%。因此,汽油价格发生变化,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5.×
【分析】总棵数包括最初种植的90棵和补种的20棵,所以总棵数为:90+20=110(棵),有10棵未成活,则成活棵数为:110-10=100(棵)。根据成活率=成活棵数÷总棵数×100%,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青山村今年植树的成活率,据此解答。
【解析】90+20=110(棵)
110-10=100(棵)
100÷110×100%≈90.9%
因此青山村今年植树的成活率达到90.9%,而不是100%。
故答案为:×
56.√
【分析】合格率的计算公式为:合格产品数量÷抽测总数量×100%。题目中抽测100件,合格96件,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判断。
【解析】96÷100×100%
=0.96×100%
=96%
所以某工厂抽测100件产品,合格产品有96件,合格率是96%。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7.√
【分析】把去年的产量看成单位“1”,那么今年的产量就是去年的(1+20%)。
【解析】1+20%=120%;
故答案为:√
58.×
【分析】根据合格率的定义: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量×100%,合格率是合格产品数量占产品总数量的百分比,合格产品数量不可能超过产品总数量,据此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得:合格率最大为100%,题干中合格率为120%,超过100%,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9.×
【分析】像出勤率、合格率、发芽率、含糖率、成活率,它们的计算方式都是“符合条件的数量÷总数量×100%”。增长率的计算方式是“(增长后的数量-原来的数量)÷原来的数量×100%”。
【解析】出勤率、合格率、发芽率、含糖率、成活率都是按照“符合条件的数量÷总数量×100%”来计算的。“符合条件的数量”最多等于“总数量”(不可能超过),所以这些最大就是100%。
增长率=增长量÷原量×100%,若增长量超过原量(如原量100,现量200),则增长率为100%;若现量更大(如现量300),增长率可达200%。因此增长率可超过100%。
所以“增长率最高为100%”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0.×
【分析】缺勤率的计算公式为:缺勤人数÷总人数×100%。总人数应包含到校人数和缺勤人数,即50+2=52人。缺勤人数为2人,以此计算缺勤率,然后与原题比较。
【解析】50+2=52(人)
2÷52×100%
=×100%
≈3.85%
可知缺勤率大约是3.85%,题目中缺勤率为4%,与计算结果不符,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1.×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通常不带有单位名称。分数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虽然,但吨是具体数量,而吨的写法不符合数学规范。
【解析】吨表示具体的重量,单位“吨”直接与分数结合。百分数(如)仅用于表示百分比或百分率,不能直接与单位名称结合使用。因此,吨不能写成吨。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2.×
【分析】由题知,甲数比乙数多25%,即甲数是乙数的(1+25%)。可通过假设法求解,假设乙数为100,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甲数。求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以甲数为单位“1”,先计算乙数与甲数的差,再用乙数与甲数的差除以甲数,即可求出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所得结果再与原题说法比较,判断原题说法是否正确。
【解析】假设乙数为100。
甲数:100×(1+25%)
=100×1.25
=125
(125-100)÷125
=25÷125
=0.2
=20%
因此乙数比甲数少20%,而非25%,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3.√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 “1”,已知第一次用去了20%,即,那么第一次用后余下的长度占比为1-=,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是把余下的长度看作单位“1”,所以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占比为×,用第一次用去的占比加上第二次用去的占比即为总共用去的长度占比;最后用“1”减去用去的长度占比计算出剩下的长度占比,将两者比较作出判断。
【解析】1-20%
=1-
=
×=
+
=+
=
=
1-=
=
所以用去的绳子和剩下的绳子一样长。
故答案为:√
64.×
【分析】比较两杯糖水的甜度,需计算它们的含糖率。根据含糖率=糖的份数÷糖水的份数×100%,分别求出两杯水的含糖率,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第一杯:
1÷5×100%
=0.2×100%
=20%
第二杯:
1÷(1+4)×100%
=1÷5×100%
=0.2×100%
=20%
20%=20%,两杯水一样甜。
两杯糖水,第一杯中糖与糖水的比是1∶5,第二杯中糖与水的比是1∶4,两杯水的一样甜。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5.×
【分析】合格率表示合格零件的数量占零件总数量的百分率,合格率=合格零件的数量÷零件总数量×100%,把题目中的数据代入计算,即可验证合格率是否为100%。
【解析】100÷110×100%
≈0.909×100%
=90.9%
所以,合格率是90.9%,原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66.√
【分析】设羊的数量是100只。牛的数量比羊多25%,把羊的数量看作单位“1”,则牛的数量为羊数量的(1+25%),用羊的数量乘(1+25%)即可求出牛的数量。比较羊比牛少的百分比时,把牛的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先求出多(或少)的具体数量,再除以单位‘1’数量”,用羊和牛的数量之差除以牛的数量即可解答。
【解析】设羊的数量为100只。
100×(1+25%)
=100×1.25
=125(只)
(125-100)÷125×100%
=25÷125×100%
=0.2×100%
=20%
则羊的数量比牛少2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7.×
【分析】可能性为96%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很高,但并不意味着地理区域的覆盖比例。题干中将概率误解为地区面积占比,混淆了概念。
【解析】明天下雨的可能性为96%,是指下雨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96%,即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但并不能确定有96%的地区会下雨,其余4%的地区不下雨。可能性的百分比描述的是事件发生的几率,而非地理范围的分布。因此,题干中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8.×
【分析】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根据题目数据,总人数为110名,出勤人数为100名,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判断正误。
【解析】100÷110×100%
≈0.909×100%
=90.9%
全校110名教师,到会100名,因此出勤率为90.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9.×
【分析】假设法原价100元,降价20%,是原价的(1-20%);将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又提价20%,是降价后价格的(1+20%),原价×降价后对应分率×又提价后的对应分率=现价,比较即可。
【解析】假设法原价100元。
100×(1-20%)×(1+20%)
=100×0.8×1.2
=96(元)
96<100,现价比原价低,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0.√
【分析】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先涨价10%,则涨价的价格是原价的(1+10%),用原价×(1+10%),求出涨价后的价格;
再降价10%,把涨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降价后的价格是涨价后价格的(1-10%),用涨价后的价格×(1-10%),求出降价后的价格即可。
【解析】a×(1+10%)×(1-10%)
=a×1.1×0.9
=0.99a(元)
一件商品原价是a元,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在这件商品的价格是0.99a元。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1.×
【分析】根据合格率的计算方法,用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计算并完成判断即可。
【解析】100÷102×100%
≈0.98×100%
=98%
98%≠100%
所以抽查三笑牙刷102支,合格100支,合格率约为98%。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2.×
【分析】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命中率=命中次数÷总次数×100%,合格率=合格数量÷总数量×100%,优秀率=优秀数÷总数×100%,四者都不可能大于100%;而增长率=增长的数目÷原来的数目×100%,它可能大于100%,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发芽率、命中率、合格率、优秀率都不可能超过100%,但增长率可能超过10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3.√
【分析】根据含糖率的计算方法,用乘法先求50克16%的糖水中糖的含量,再根据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计算加入10克糖后糖水的含糖率,即可判断。
【解析】(50×16%+10)÷(50+10)×100%
=(8+10)÷(50+10)×100%
=18÷60×100%
=30%
有含糖率为16%的糖水50克,加10克糖后浓度就会变成3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4.×
【分析】把这件上衣的原价看成单位“1”,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10%);再把降价后的价格看成单位“1”,现价是降价后的(1+10%),用乘法求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然后与原价比较,即可判断。
【解析】(1﹣10%)×(1+10%)
=90%×110%
=99%
99%<1
现价比原价低。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5.×
【分析】假设原价为100元,先降价7%,此时价格是原价的(1-7%),则降价后的价格为100×(1-7%)=93元;再涨价7%,是在93元的基础上涨价,此时价格是93元的(1+7%),则涨价后的价格为93×(1+7%)=99.51元,最后和原价100元作比较。
【解析】100×(1-7%)
=100×93%
=100×0.93
=93(元)
93×(1+7%)
=93×107%
=93×1.07
=99.51(元)
99.51<100
即这箱牛奶价格比原来低了,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6.√
【分析】先用老年夜校的学员总数减去今天到校学习的人数,求出缺勤人数,根据缺勤率=缺勤人数÷总人数×100%,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30-100=30(人)
30÷130×100%
≈0.23×100%
=23%
所以年夜校学员今天的缺勤率约是23%,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7.×
【分析】设女生人数有10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即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用女生人数×(1+),求出女生人数,再用男生与女生人数的差,除以男生人数,再乘100%,求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进而解答。
【解析】设女生人数有100人。
100×(1+)
=100×
=110(人)
(110-100)÷110×100%
=10÷110×100%
≈0.091×100%
=9.1%
六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则女生比男生少9.1%。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8.×
【分析】理解成活率,即成活的树的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100%=成活率;因为全部成活,成活率为100%,不可能超过100%,据此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知:成活率最高为100%,不可能超过100%。
故答案为:×
79.×
【分析】把甲数和乙数的比看作份数比,则甲数是5份,乙数是4份,求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用甲数的份数减去乙数的份数的差除以乙数的份数即可解答。
【解析】(5-4)÷4×100%
=1÷4×100%
=0.25×100%
=25%
因此甲数比乙数多25%。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0.√
【分析】根据求A比B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用(B-A)÷B计算,求节省了百分之几,用节省的用水量除以水长流的用水量即可。
【解析】(8-4)÷8
=4÷8
=50%
用盆洗,用水量是4L,可节省5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