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新课导入
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用“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麻姑
思考:沧海真的会变成桑田吗?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
沧海桑田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1
2
3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能够说出
主要的六大板块名字和范围。
学习目标
能说出海陆变迁的原因。
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
板块运动的关系。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
现象1:
地壳运动
海—陆
海藻
海螺
鱼
沧海桑田
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古森林等遗迹。
现象2:
海平面升降
陆—海
海底人类活动遗迹
沧海桑田
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现象3:
人类活动
海—陆
荷兰通过修建拦海大坝连接须德海北口两岸,使4000平方千米的须德海湾变成湖泊,其中部分海域被改造成陆地。
沧海桑田
结合实例了解海陆变迁。
澳门国际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
提示: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作用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并且人类的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
归纳小结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海陆变迁的原因
(主要原因)
考考你?连连线:
喜马拉雅山上的
海洋生物化石
东部海底的
古河道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上升
人类活动,
如填海造陆
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争论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那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过去人们对此有过很长时间的争论。
你赞成谁的观点?
南美洲
非洲
大西洋
非洲
南美洲
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可拼合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观察大陆轮廓,你有什么发现?
大陆漂移学说
各大洲相互连接成一块大陆
原始大陆分裂、漂移成几块大陆
逐渐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大西洋有什么变化?
大西洋在不断扩大
非
洲
南
美
洲
③古老地层的
相似性
②古生物的相似性
①非洲、南美洲大陆
轮廓线的吻合性
分析总结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依据有哪些?
大陆漂移假说证据
南极洲发现煤层
补充:
海陆的变迁
自然原因
(主因)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德国魏格纳提出)
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运动
大陆漂移学说
证据:
③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④南极洲发现煤层
②古生物的相似性
①非洲、南美洲大陆
轮廓线的吻合性
知识小结
三、板块的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它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划一划
认识全球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几乎是海洋
属于印度洋板块
A
B
C
D
E
F
板块张裂
挤压碰撞
板块运动
(运动方向不同)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使地表隆起抬升,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阿尔卑斯山)
三、板块的运动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碰撞挤压
模拟板块碰撞挤压、板块张裂运动,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解释地理现象。
◎ 张裂
(生长边界)
◎ 挤压
(消亡边界)
◆ 陆地: ;
◆ 海洋: ;
裂谷
海洋
◆ 陆地: ;
◆ 海洋: ;
山脉
海沟;海洋缩小
板块与板块碰撞挤压处,常形成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板块的运动形式:碰撞挤压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
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
红海
板块的运动形式:张裂拉伸
思考:火山地震发生位置有何特点?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接地带。
板块构造学说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
板块的运动
读图,找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板块构造学说
1.日本位于哪个火山地震带? 2.中国台湾位于哪个火山地震带?
3.中国四川、西藏为什么多地震?
对比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板块的运动
我国是否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呢?
我国地处亚欧板块、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界处,
东南位于 ;西南位于 。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太平洋
印度洋
拓展:“火山之国”——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尼,位于亚洲的东南部,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数万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有“千岛之 国”的别称。印尼不仅岛屿众多,而且还多火山,它是世界上火山分布最为密集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20多座, 约占全球活火山数量的六分之一,“火山之国”的称呼可谓实至名归。
在野外可以到开阔平坦地避震,躲避高压线,有玻璃的建筑等。
在公共场所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应该保持镇静,切忌乱逃生。
在教室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
在家里可以躲在卫生间,墙角。
你知道哪些防震自救的知识呢?
活动:读图3.29,对下列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1.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仍在不断地隆升?
2.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3.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红海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
五、课堂总结
板块构造学说
发 展
板块内部较稳定
多火山、地震
大陆漂移说
板块交界地带活跃
运动方式及地貌
挤压形成山脉
张裂形成裂谷、海洋
海陆变迁
原因
实例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假说内容
证据
六、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
A. 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B. 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道的遗迹
C. 目前全球平均气温高于2000年前
D. 荷兰围海造陆,国土面积不断扩大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B. 科迪勒拉山系位于板块交界处
C. 红海在不断扩张,是因为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张裂运动
D.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是因为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六、课堂练习
3、该学说是受到哪两个大洲轮廓的启发而提出的 ( )
A. 亚洲和大洋洲 B. 非洲和南美洲
C. 北美洲和南美洲 D. 南美洲和南极洲
4、下列事实中,不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 自然环境相似 B. 大陆轮廓相似
C. 古老地层相似 D. 古老生物相似
5、根据大陆漂移说,大西洋的发展趋势是( )
A. 扩大 B. 缩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5. 下列地理现象能用大陆漂移说解释的有( A )
①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②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大陆轮廓的相似性
③南美洲和非洲的动物具有相似性
④南美洲和非洲都主要位于热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6、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C.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新疆沙漠广布
7、下图表示大陆漂移过程中不同时期海陆分布状况。根据大陆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顺序是( )
A.a→b→c B.a→c→b
C.c→a→b D.c→b→a
六、课堂练习
六、课堂练习
(1)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
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
(2)贯穿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是怎样形成的?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8、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