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多校联考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科准备了不同形状的空管,用手电筒照射,其中在纸屏上能看到光斑的是( )。
A. B. C.
2.在制作彩色轮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在圆形纸板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
B.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
C.当彩色轮快速旋转时,我们看到的彩色轮的颜色接近白色
3.在月球上,两个宇航员能看到对方,但是听不到对方说话,这是因为( )。
A.光的传播不需要借助其他物质,而声音的传播需要借助其他物质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借助其他物质,而光的传播需要借助其他物质
C.光和声音的传播都需要借助其他物质
4.2020年,全球范围内观测到的日食有两次。日食是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中间时,月球会遮挡住太阳光的现象。日食现象表明光( )。
A.沿直线传播 B.发生了反射 C.发生了折射
5.下面是制作潜望镜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6.在制作潜望镜时,如果小组内出现了意见冲突,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
A.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尝试用证据说明对方
B.必须按自己的意思做,不听他人想法
C.先平复情绪,友好地沟通
7.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下列材料中适合制作皮影戏人偶的是( )。
A.玻璃片 B.硬纸板 C.透光纸
8.背对阳光喷水,就有可能看到美丽的彩虹。这个实验中充当三棱镜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 B.空气中的小水珠 C.空气中的灰尘
9.下列词语中“影”的形成与“形影不离”中“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湖光倒影 B.杯弓蛇影 C.立竿见影
10.将一束光垂直射入水中,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光折射了 B.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C.光反射了
11.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表示的是( )。
A.气温的高低 B.海拔的高低 C.人口的多少
12.如图是学习小组模拟探究火山喷发时的场景,以下实验材料对应模拟对象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B.番茄酱模拟岩浆
C.土豆泥模拟沙子
13.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带来地下矿物,只有好处
B.造成环境污染,有害无益
C.火山喷发会产生有害气体,但火山地热是清洁能源
14.发生地震时,如果刚好在户外,正确的做法是( )。
A.赶快返回室内,躲在桌子或床底上
B.躲到建筑物或高大的树木旁
C.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
15.下列地形示意图,最适合表示丘陵的是( )。
A. B. C.
16.“大河向东流”是《好汉歌》中的歌词,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是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
A.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B.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C.我国的地势北高南低
17.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下面四种地貌景观,主要由地球内部力量造成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18.在地震的模拟实验中,当迅速拉开小盒的两半时,盒中的泥土会( )。
A.相互挤压 B.出现断痕 C.向上隆起
19.当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携带泥沙的能力会(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弱 C.逐渐变强
20.如图所示,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
A.区域1 B.区域2 C.区域1和2
二、实验题
21.探究激光。
激光笔发出的激光,可以射得很远,因此很受小朋友喜欢。小科觉得激光和手电筒的光一样,他将三张打孔的卡纸如图一这样错开摆放。他认为这样激光应该不能照射到纸屏上。结果纸屏上出现了光斑,所以小科认为自己猜错了
(1)请在图一中用“→”画出激光前进的路线。
(2)小伙伴们看了小科的实验后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小明:我赞同小科,光会拐弯,纸屏上才会有光斑
B.小红:光肯定是直接从第2块卡纸的洞里穿过去打在纸屏上
C.小刚:还不能下结论,应该调整一下中间卡纸的位置,多做几次看看
(3)小科重新调整了卡纸的位置进行实验。图二,纸屏上 光斑,图三,三张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线上 光斑。(均选填“有”或者“没有”)。
(4)实验中,“关闭灯光,拉上窗帘”的目的是 。
(5)为了研究激光遇到不同物体会如何?小科拿激光笔照射三棱镜、玻璃和纸板,得到了下面三种结果。请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材料名称。
(6)小科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和硬纸板进行了“光的反射”研究实验。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15°
2 30° 30°
3 45° 4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写出一点发现: 。
(7)图中,光的传播路线图正确的是( )。
A. B. C.
三、综合题
22.汽车的秘密。
如今,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而光学在汽车上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的性能
(1)科学家曾就汽车的颜色与交通事故发生数的关系,开展研究,数据统计如下:
2023年A市交通事故统计
汽车颜色 红色 黑色 白色 银色 黄色 蓝色 灰色
交通事故(起) 116 187 67 112 80 156 145
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七种常见颜色的汽车中, 色的车子最安全。请你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研究结果: 。
(2)汽车的车灯会安装上灯罩,灯罩的作用是 。
(3)驾驶员在开汽车时,总是存有视野盲区(如图)原因是( )。
A.光速很快
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线会发生折射
(4)夜间行车,司机打开远光灯,从侧面观察光束( )。
A. B. C.
(5)夜晚开车的司机突然感受到了一道刺眼的光,通过后视镜发现原来是后面的车开了远光灯。下面是光源的是( )。
A.后视镜
B.远光灯
C.后视镜和远光灯
(6)请你在图中用直线和箭头标注司机观察后方来车时光的传播路线。
(7)红外线行车仪在夜间也能清晰拍摄路况,是因为红外线是一种 (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行车仪能将这种光换成 (填“可见光”或“电子信号”)。
四、实验题
23.地球表面的变化。
探秘新疆“魔鬼城”
雅丹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河湖像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因起风的夜晚总能听到鬼哭狼嚎的声音而得名的“新疆魔鬼城”就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小科对于新疆魔鬼城的形成非常好奇,打算自己动手模拟实验。他的实验设计见图,他用沙子捏成了一块块“岩石”放置在B区域,在沙子的右侧放了一台电风扇,调整角度吹往沙子和小石子。
(1)通过以上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推测:由于风的 (填“搬运”或“沉积”)作用,C区域细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区域模拟现实生活中形成的 地貌,被带走的沙子由于风速减弱,在A区域会发生 (填“搬运”或“沉积”)作用,从而A区域模拟现实生活中形成的 地貌。
(2)裹挟着沙子的风经过B区域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
(3)课堂上我们也做了“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的模拟实验。实验中,下列材料或动作分表代表什么?请连一连。
有棱角的岩石 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粗糙的砂纸 地球表面的岩层
打磨的过程 沙子不断磨蚀岩石
岩石棱角变圆 地表的风蚀地貌
(4)雅丹地貌的形成与地震对地球表面的改变相比较( )。
A.更迅速
B.更缓慢
C.相同
24.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它是土壤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每年的6~9月,都是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频发的时候。“绿水青山”小组的同学想研究土壤被侵蚀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了4种土壤样本:
甲组 坡度小、无草
乙组 坡度大、无草
丙组 坡度小、有草
丁组 坡度大、有草
(1)实验中,为了让雨水侵蚀土地的实验现象更容易观察到,同学们可以怎么做? 。
(2)小科认为:有植被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这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得出结论
(3)他们可以选择 和 2个土壤样本对比研究植被对土壤侵蚀作用的影响。观察到 现象说明雨水对无植被覆盖的土壤侵蚀作用明显。
(4)实验中需要控制其他变量保持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降雨量一样
B.山坡土质一样
C.植被覆盖一样
(5)除了上述这个实验外,他们还可以利用这套材料研究 对土壤侵蚀作用的影响。请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可用图文结合方式描述)
实验方法: 。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6)结合实验结果请你谈谈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土地,减少水土流失。(至少两点建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多校联考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A B B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C B A C B B A
1.A
【详解】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科准备了不同形状的空管,用手电筒照射,其中在纸屏上能看到光斑的是A图中的空管,因为该空管是直的;B图和C图中的空管不是直的,用手电筒照射在纸屏上不能看到光斑,故A正确。
2.B
【详解】A.需要在圆形纸板上画出三个大小相同的扇形,正确;
B.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错误;白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
C.当彩色轮快速旋转时,我们看到的彩色轮的颜色接近白色,正确。
3.A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同种均质物质中,光是以直线传播的。所以在月球上处于真空状态,两个宇航员能看到对方,但是听不到对方说话。
4.A
【详解】在日食过程中,太阳光被月球遮挡,形成影子。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月球时被阻挡,从而在地球上形成阴影区域。故选A。
5.B
【详解】平面镜可以成像,还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一特性。如图是制作潜望镜的步骤,排序正确的是画线、沿斜线剪开、安装镜子、开观察窗。B符合题意。
6.B
【详解】小组合作要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应该说清楚自己的想法,或者先平复情绪。必须按自己的意思做。
故选:B。
7.B
【详解】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发光、不透明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皮影戏就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不透光的物体会产生影子表演的。硬纸板是不透光或半透光的物体,可以用来表演皮影戏,玻璃片、透光纸透光性能好,遮光性能差,不适合制作皮影戏的人偶。
8.B
【详解】当我们观察到天然形成的彩虹时,彩虹出现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是因为彩虹是太阳光进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发生了两次折射和两次反射后形成的,折射使太阳光色散成七色光,反射使太阳光改变了方向,只有在和太阳相反的方向才能够看到彩虹。在这个过程中,小水滴充当了三棱镜的角色。可见B符合题意。
9.C
【详解】形影不离,“影”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湖光倒影、杯弓蛇影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立竿见影,“影”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形成与“形影不离”中“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C。
10.B
【详解】A.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但是当一束光垂直射入一杯水中时,故A错误;
B.将一束光垂直射入水中,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光的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C.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光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将一束光垂直射入水中,但不能被完全反射。
故选:B。
11.B
【详解】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蓝色表示水域,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绿色表示森林,黄色表示沙漠,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上的高原和山地。
12.C
【详解】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实验材料有土豆泥、铁盒子、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其中,土豆泥模拟火山、番茄酱模拟岩浆,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13.C
【详解】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掩埋农田和城市,导致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会产生有害气体,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C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C。
14.C
【详解】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发生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如果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蹲下或趴下,避开建筑物、高大树木、广告牌等,以免被砸伤。返回室内、躲到建筑物或高大的树木旁都是错误的做法。
故选:C。
15.B
【详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所以最适合表示丘陵的是B。
16.A
【详解】水往低处流,地形地势是影响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是自西向东流。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17.C
【详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裂谷和海洋等地形地貌、火山喷发也是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冲积扇是水流的侵蚀和沉积下形成的。
故选:C。
18.B
【详解】地球上地壳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在地震模拟实验中,向内挤压泥土时,泥土会隆起、弯曲,地面出现的褶皱,当迅速拉开小盒的两半时,盒中的泥土会出现断痕。
19.B
【详解】因为坡度较陡,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携带泥沙的能力很强。宽广平缓的平原携带泥沙的能力很弱。当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携带泥沙的能力会逐渐变弱,所以B符合题意。
20.A
【详解】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的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区域1代表地壳,区域2、3分别代表地幔和地核,故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区域1,选A。
21.(1)
(2)C
(3) 没有 有
(4)避免其他光线干扰实验。
(5) 玻璃 纸板 三棱镜
(6)①光反射时,入射角始终等于反射角
(7)B
【详解】(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图一所示。
。
(2)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小明观点是错误的;
B.卡纸是不透光的,光不一定会直接从第2块卡纸的洞里穿过去打在纸屏上,故B错误;
C.重复试验可以提供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让实验结论更科学,故C正确;
(3)小科重新调整了卡纸的位置进行实验。如图二所示,卡纸也不透光,纸屏上没有光斑,三张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线上,纸屏上有光斑。
(4)实验中,“关闭灯光。
(5)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透光的物体会阻挡光的直线传播。三棱镜对白光有折射作用,形成光的发散现象、玻璃和纸板、继续向前传播。
。
(6)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光反射时。
(7)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发射时。由此判断下列图中。
22.(1) 白 白色反光效果强,更容易被人看见
(2)为了更好的反光,使光更集中
(3)B
(4)A
(5)B
(6)
(7) 不可见光 电子信号
【详解】(1)分析表格中汽车的颜色与交通事故发生数的关系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七种常见颜色的汽车中。这是因为白色反光效果强。
(2)汽车的车灯会安装上灯罩,灯罩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反光,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3)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中,我们才能看到物体。驾驶员在开汽车时,视线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地方。
(4)夜间行车,司机打开远光灯,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
(5)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下面是光源的是远光灯,它不是光源。
(6)司机利用后视镜观察到后面车辆情况,这是因为后方来车反射的光线,从而看到后面的车辆
(7)红外线行车仪在夜间也能清晰拍摄路况,是因为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行车仪能将这种光换成电子信号。
23.(1) 搬运 戈壁滩 沉积 沙漠
(2)风卷起沙子不断磨蚀岩石
(3)
(4)B
【详解】(1)用沙子捏成了一块块“岩石”放置在B区域,“岩石”右边的C区域铺上沙子和小石子,调整角度吹往沙子和小石子,我们可以推测:由于风的搬运作用,所以C区域模拟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戈壁滩地貌,在A区域会发生沉积作用。
(2)裹挟着沙子的风经过B区域时,风卷起沙子不断磨蚀岩石,岩石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
(3)课堂上我们也做了“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的模拟实验。实验中,粗糙的砂纸代表被风卷起来的沙子,岩石棱角变圆。
(4)雅丹地貌的形成是风的作用经年累月的结果,与地震对地球表面的改变相比较缓慢。
24.(1)在土丘上面撒上红色的细沙
(2)B
(3) 乙 丁 坡度大、无草的乙组流出的水较多而且浑浊
(4)C
(5) 土地坡度大小 设置无坡度有草和的两个实验组,用喷水壶喷水模拟的下雨,对比观察水土流失状况 有坡度有草的一组水土流失量更多
(6)多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等。
【详解】(1)实验中,为了让雨水侵蚀土地的实验现象更容易观察到,红色的细沙随着水流流动、搬运。
(2)科学探究过程中包括七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评估。探究“植被是否会影响土壤侵蚀”探究实验,这属于科学探究的作出假设环节。
(3)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他们可以选择乙坡度大、有草2个土壤样本对比研究植被对土壤侵蚀作用的影响、无草的乙组流出的水较多而且浑浊现象。
(4)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研究“影响雨水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的对比实验中,降雨量、山坡土质。故C选项符合题意。
(5)除了上述这个实验外,他们还可以利用这套材料研究土地坡度大小对土壤侵蚀作用的影响,用喷水壶喷水模拟的下雨。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坡度有草的一组水土流失量更多。
(6)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地,增加植被覆盖率、退耕还林还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