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记一次游戏》习作指导+ 优秀范文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记一次游戏》习作指导+ 优秀范文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4 09:4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记一次游戏》习作指导+优秀范文
习作要素
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习作导航
一、仔细审题,整体构思,明习作
1.抓关键词定类型
本次习作关键词是“有趣的游戏”,属于叙事类习作,只要你亲身参与、印象深刻的游戏,都可以成为习作素材,如:
2.整体构思明框架
按“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搭建文章框架,思考三个问题:
游戏前:何时、何地、和谁玩?做了哪些准备(如熟悉规则、分组分工)?
游戏中:哪个环节最让你难忘(比如丢沙包时差点被砸中、两人三足差点摔倒又稳住)?你做了什么动作(跑、躲、喊)?说了什么话(“快传给我!”“小心左边!”)?当时心里是什么感觉(紧张得手心出汗、兴奋得想大叫、着急得跺脚)?
游戏后:游戏结束心里开心吗?有什么收获(比如学会了团结、明白了“坚持就有机会”)?
3.认真审题明要求:写清游戏过程,融入真实心情。题目要像“小灯笼”,一眼能看出游戏特点或你的感受,比如《刺激的丢沙包》《欢乐的“蒙眼摸人”》《难忘的两人三足赛》。
二、任务驱动,以评促写,创习作
任务一:游戏过程,写清楚。
(1)开篇交代要素。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游戏名称”。
(2)用“衔接词”串过程。除了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写,还要用好衔接语,给句子“搭桥”,让游戏过程有条理。比如:
游戏开始:“老师吹响哨子,游戏正式开始!”
中间环节:“接着,轮到我和小明上场了”“突然,对面的小组加快了速度。”
游戏结束:“终于,我们冲过了终点线”“最后,老师给获胜的小组发了小贴纸。”
(3)重点环节写“具体”。别只说“游戏很有趣”,要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三个角度写。比如写“丢沙包”:
看到的:小红弓着腰,手里紧紧攥着沙包,眼睛盯着我这边。
听到的:周围同学喊着“快躲”“砸她”,声音特别大。
想到的:完了完了,沙包朝我飞过来了,我得赶紧跑!
评价项目 评星
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把过程写清楚(可以用上衔接语) ☆
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三个角度把游戏过程写具体 ☆☆☆
任务二:游戏场景,写精彩。
想让人仿佛亲眼看到游戏,就要抓住人物细节和联想:
技巧1:善用“放大镜”,抓细节写精彩
动作:不用笼统的“跑”“跳”,要用准确的动词。
不用:“我跑着躲沙包”;
使用:“我踮着脚,飞快地往左边躲,胳膊还不小心碰到了同学”。
常见好动词:弓着腰、伸长胳膊、大步流星、踮着脚、攥紧拳头、咧着嘴笑。
神态:写表情变化,如“小刚瞪大眼睛,盯着飞来的沙包,脸都憋红了”“他赢了之后,嘴巴咧到了耳朵根,眼睛都笑弯了”。
心理:写起伏感受,如:“心里怦怦直跳,生怕被沙包砸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往哪躲”“赢了之后,心里甜滋滋的,像吃了糖”。
技巧2:巧用联想法,让文字更生动
把看到的、听到的事物与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关联想象。
对动作联想:“他躲闪的样子像灵活的小猴子”;
对场面联想:“丢沙包的场地像个热闹的战场”;
对声音联想:“绳子呼呼甩动,脚步声哒哒作响,像一首欢快的歌”。
任务三:游戏感受,写深刻。
别让游戏只停留在“玩”,要写出你的感受,让文章有“心意”。可以在开头、结尾写,也可以在中间穿插:
谈能力收获:“这次两人三足赛让我和小轩变得更有默契了,也学会了互相配合”;
谈胜利思考:“原来赢接力赛不仅靠跑得快,还得和队友接好棒,沉着不慌”;
谈真情实感:“虽然我们输了,但大家一起笑、一起加油的样子,比输赢更珍贵”。
三、聚焦细节,以改提质,优习作
写游戏时,使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让人身临其境。“点”就是重点描写游戏中的主角;“面”指简单写游戏中的配角或观众(如旁边加油的同学),通过他们的呼喊、鼓掌、屏息等反应,衬托游戏的紧张或欢乐。
比如写“接力赛”:
点(主角):我攥紧接力棒,大步往前冲,风从耳边吹过,心里只想:快一点,再快一点;
面(观众):旁边的同学举着牌子喊“加油!加油”,有的还跳着脚,嗓子都喊哑了。
这样一写,读者就像站在操场边看游戏一样。
【佳作赏析】
气球保卫战
我玩过丢沙包、捉迷藏、两人三足等好多游戏,但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班组织的“气球保卫战”。直到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紧张与欢乐,还像电影画面一样在我脑海里回放呢!
游戏规则特别简单:每人脚踝绑一个吹满气的气球,双方队员在规定区域内“战斗”,只能用脚去踩破对方的气球,最后剩余气球多的队伍获胜。我脚上粉嘟嘟的气球晃来晃去,像个调皮的小胖子。“预备——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眼睛紧紧盯着对面同学腿上的气球,心里又紧张又兴奋。突然,对方同学朝我冲过来,眼神亮晶晶地盯着我腿上的气球。我猛地往旁边一躲,同时伸脚想去踩她的气球,可她像只灵活的小兔子,一下子就跳开了。“想偷袭我?没门!”我笑着朝她做了个鬼脸,转身加入了我们队的“防御阵营”。
我们的队长弓着身子,双手张开,像一只保护鸡宝宝的老母鸡,保护着我们。“大家靠拢一点,别单独行动!”我赶紧跑到他身边,和其他同学围成一个小圆圈,把气球都护在中间。对面的同学几次想冲进来,都被我们齐心协力挡了回去。
战斗越来越激烈,教室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和加油声。有的同学不小心摔了个屁股墩,爬起来拍拍灰尘继续“战斗”;有的同学气球被踩破了,气得直跺脚。我腿上的气球也差点“牺牲”,好几次都感觉到对方的脚擦球而过,吓得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最后,随着老师的哨声响起,游戏结束了。我们队剩下的气球最多,获得了胜利!大家拥抱在一起,又蹦又跳,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不管什么游戏,团结才是最棒的“通关秘籍”。
【点睛酷评】
本文紧扣“记一次游戏”主题,“气球保卫战”题目新颖有趣。点面结合到位,既有个人互动细节,又有集体战斗场景,动作、神态描写生动鲜活,心情变化真实可感。结尾自然升华团结就是秘籍的道理。
【佳作欣赏】
热闹的老鹰捉小鸡游戏
周日的中午,小区的草坪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我和几个小伙伴刚追完蝴蝶,有人提议一起来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话音刚落,大家立马围了过来。
分角色时很热闹,小杰抢着当“老鹰”,他故意把腰一弯,双手在胸前弯成爪子的样子,还皱着眉头“嗷呜”叫了一声,装出凶巴巴的模样;小王年纪最大,主动站出来当“母鸡”,她张开双臂像撑开一把大伞,大声喊:“小鸡们快排好队,跟紧我,我保护好你们!”
游戏开始了。小杰扮演凶猛的老鹰,他弓着腰,脚步轻轻的,像猫一样绕着我们转圈圈,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我们这群“小鸡”,吓得我赶紧把身子往朵朵后面缩了缩,紧紧抓着她的衣服,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这时小杰左脚向左跨了一大步,假装要扑左边的乐乐,我们跟着“母鸡”往右边躲,可他突然一转,像阵风似的往右边扑来,小王反应超快,立马伸直胳膊挡住了小杰的路。我们这群“小鸡”吓得尖叫起来,朵朵差点踩了我的鞋,我赶紧扶住她的胳膊,手心全是汗,心里慌慌的:“千万别被抓到啊!”
就这样你来我往斗了好几回合,小杰停下来,在那气喘吁吁,喊着“好累啊,我跑不动了。”我们见他这样,都放松了警惕,可谁知道这是小杰的“圈套”!他突然抬起头,猛地朝队伍末尾的乐乐扑过去。小王来不及转身挡,乐乐就这样被小杰抓住了。“我抓到小鸡啦!”小杰高兴得跳起来,剩下的“小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太阳快落山了,我们坐在草坪上,你戳戳我,我笑笑你。虽然我们“小鸡队”最后输了,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回家的路上,我还在想着刚才的场景:要是刚才我们不放松警惕,跟“母鸡”配合得更紧一点,说不定就能赢了!原来老鹰捉小鸡不只是好玩,还得靠大家团结一心。真是令人难忘的一次游戏呀!
【点睛酷评】
习作按“游戏前-中-后”顺序写,过程清晰。分角色时小杰扮老鹰,游戏中小杰“假扑诱敌” 的情节中,通过人物动作、神态,将游戏场面写得生动有趣,还融入“手心冒汗”“心里慌慌”的真实感受,结尾悟到“团结”,有趣有情。
【佳作欣赏】
记一次难忘的跳长绳游戏
大课间铃声一响,操场上立刻热闹起来。丁老师举着鲜艳的长绳笑着说:“今天咱们玩跳长绳,大家排好队依次跳!”同学们欢呼着排成长队,眼睛里满是期待。
长绳“呼呼”摇起,像红色长龙在空中飞舞。老师在前面给我们示范跳,只见她像灵巧的兔子般跳进绳圈,跟着节奏蹦跳,我们都为她鼓掌。轮到我时,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手心直冒汗。看着快速晃动的绳子,我吓得后退一步,耳边传来同学们的鼓励:“加油呀!”老师也在旁安慰:“看准节奏,勇敢点!”
我咬咬牙,等绳子落地弹起的瞬间冲进去,可脚步没踩准,绳子缠住了脚,我踉跄了一下,脸瞬间红得像苹果。老师扶住我说:“别急,再试一次,跟着节奏来。”我回到队尾,认真观察别人的动作:绳子刚落地就起跳,身体轻轻一跃就通过了。
终于又轮到我了,我深吸一口气,当绳子“啪”的一声落地,我找准时机,双腿用力一蹦,身体轻盈地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顺利跳进了绳圈!我跟着绳子的节奏,一上一下地跳着,我越跳越轻松,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同学们也像灵活的猴子,慢慢熟练起来,操场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游戏结束后,我们气喘吁吁却兴高采烈。这次跳长绳让我明白,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敢尝试、找准方法就能成功。
指导教师:丁青娟
【点睛酷评】
文章以跳长绳为线索,生动刻画了游戏中的动作、神态与心理,语言清新活泼。小作者将尝试的紧张、成功的喜悦写得真切可感,结尾的感悟简洁有力。全文结构紧凑、细节鲜活,尽显童真童趣。
拓展练习
定格精彩瞬间
请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个活动场景(如课间十分钟、一场运动会、一次大扫除等),尝试充当“文字摄影师”。选择一个最吸引你的瞬间,运用“放大镜”技巧(抓动作、神态细节)和“联想法”,写一个片段,生动再现当时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