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看世间万象,品人生百态
单元主题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内容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有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单元目标
1.阅读不同题材的小说,体察"不一样的人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2.学会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品味精彩的文学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和人性关怀。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深层含义,掌握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小说情景剧表演
掀起你的盖头来(2课时)
等闲识得东风面(2课时)
他山之石可攻玉(2课时)
绝知此事要躬行(2课时)
01
04
03
02
第一课段 掀起你的盖头来
--撩开面纱,辨识文体
(本课段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任务内容,确定活动选题。
2.了解小说。
学习材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篇文章
小说《老张的早餐》
一、任务驱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PPT展示:学校要举办表演艺术节,舞台剧表演的节目不够丰富,你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展示自己编剧、导演与表演能力吗? 要求:能够提前针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创作一个剧本,剧情要符合生活实际,传达社会正能量;表演时要流畅自然,有较强的感染力。 2.教师说明:表演首先在班级内进行,现以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三篇文章为主要素材,并由此向外搜集整理部分关联素材,届时会在班级选出小评委进行打分点评,该项目录制的视频将会上传到学校官网,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1.学生了解任务内容及主要环节。
2.师生共同欣赏小说片段,了解小说。
3.学生阅读课内三篇文章,梳理内容,并记录自己的阅读初体验。
4.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学习中的疑惑,结合阅读文本,确定自己的选题。
设计意图:教师在这搭建任务,为学生深入文本,学习小说写作提供动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把握小说的文体特征。
2.把握重点生字词,了解文章内容。
学习材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既然要写小说,我们就要了解小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本单元感悟小说魅力。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读过的小说,让学生能够了解小说的要素。 2.学生阅读第四单元三篇文章,自主解决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3.教师展示三篇文章题目,询问学生每篇阅读文章的主人公及主要内容。
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得出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合作解决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学生讨论文章题目,感受题目的新颖别致,体会到作者独特的匠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以往阅读经验上进行建构,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透过题目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
第二课段 等闲识得东风面
--指点迷津,辨明特点
(本课段2课时)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梳理主要情节,体会情节的跌宕起伏与扣人心弦。
2.感知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学习材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篇文章
三、深入研读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桥》 1.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找出文中对其的描写,并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3.课文直到结尾才点出老支书与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三篇小说的特点有所侧重的设计问题。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感知人物形象,理解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2.品味小说的语言,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学习材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篇文章
四、深入研读2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穷人》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独白和对话中的感情,体会小说歌颂了桑娜和渔夫的什么品质;分析故事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在《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中,叙述者对老班长的情感认识是如何变化的,思考“金色”的象征意义。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接受思想感情的感染熏陶。
第三课段 他山之石可攻玉
--寻求方法,模仿创新
(本课段2课时)
第五、六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学习虚构故事的技巧。
2.通过故事表达确定的主题,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3.学习创作小说,改编成剧本。
五、小说创作,剧本改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进行创作,课堂完成剧本定稿。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与同组队员编排及优化。
设计意图:本单元写作任务是发挥想象,基于生活实际,创作曲折生动的故事。教师让学生在对文本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样的阅读是有转化、有成效的阅读。况且有了前期知识的积累和铺垫,学生在此时有了写作的冲动和欲望。
第四课段 绝知此事要躬行
--小试牛刀,交流展示
(本课段2课时)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创作表演,将创作的作品改编成情景剧进行表演,同学间交流讨论剧情,增强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七、初演彩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通过PPT展示:评分标准 教师组织学生模拟面试。每组选出一位表现最好的同学。选出公平公正的同学担任评委。 1.学生了解评分标准。
2.组间合作,完善表演。表演团队要在课下进行一定位到排练,以便在课堂表演中能够发挥出好的水平。
3.学生采用自主报名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出评委。
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也为正式演出打下基础。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在班级内开展表演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
八、舞台呈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文艺演出的情境,让学生将编排的剧本表演出来。 2.小评委进行打分点评。 3.并安排相关学生进行录制视频,在校园官网发布。 学生正式演出。
设计意图: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听、说、读、写一体化的。通过情境设置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对接。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