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模拟卷
一、单选题
1.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应用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思想、方法,以下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
B.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类比思想
C. “重心”“合力与分力关系”都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D. 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影响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时,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思想,故B错误,满足题意要求;
C.“重心”“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都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D.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影响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时,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故D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故选B。
2. 一篮球运动员在标准的场地进行投篮练习,某次扣篮时,篮球以3m/s的竖直向下的速度穿过篮圈,经过一段时间篮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碰后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弹起,在距离地面1.55m高处的速度大小为5m/s,已知篮圈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5m,上述过程所用的时间t=1.0s,篮球可视为质点,规定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该过程中,篮球运动的路程、速度的变化量、平均速度以及平均加速度分别用s、Δv、v、a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4.6m B. Δv=2m/s C. v=1.5m/s D. a=8m/s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篮球由3.05m高处下落经1.0s的时间经地面反弹上升到1.55m高处,则该过程中篮球运动的路程为
路程为标量,没有方向,故A错误;
B.该过程中篮球速度的变化量
故B错误;
C.该过程中篮球的位移
则该过程中篮球的平均速度
故C正确;
D.该过程中篮球的平均加速度
故D错误。
故选C。
3. 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创立于2016年,比赛覆盖中国境内最具影响力与办赛能力的赛道。某赛车在平直赛道上开始运动的x-t图像为抛物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赛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赛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随着时间的增大,赛车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增大
D. 随着时间的增大,赛车的加速度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图像的斜率不断增大,说明赛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D.图像为拋物线,由匀加速位移时间公式可知,赛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大,赛车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 演示自由落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金属片和羽毛)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关于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先到底端
B. 落到底端时,重的物体速度大
C. 两物体同时落到底端
D. 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D.牛顿管抽成真空,倒置时轻重不同的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等,故D错误;
AC.牛顿管的长度即为两物体下落的位移,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
说明下落时间相等,故A错误,C正确;
B.根据v=gt,说明速度也相等,故B错误。
故选C。
5. 根据海水中的盐分高低可将海水分成不同密度的区域,当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入低密度区域,浮力顿减。称之为“掉深”。如图甲所示,我国南海舰队某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沿水平方向缓慢航行。时,该潜艇“掉深”,随后采取措施自救脱险,在内潜艇竖直方向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 )
A. 潜艇在时下沉到最低点
B. 潜艇在“掉深”和自救时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C. 潜艇竖直向下的最大位移为
D. 潜艇在“掉深”和自救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C.在内潜艇竖直方向的图像可知,在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潜艇在时下沉到最低点,潜艇竖直向下的最大位移为
故AC错误;
B.潜艇在“掉深”时做加速运动,自救时做减速运动,位移大小为
则位移的比值为
故B正确;
D.潜艇在“掉深”和自救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B。
6.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末速度为3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1s内的位移为3m
B. 任意一秒内的位移比它前一秒内位移大1.5m
C. 任意一秒末的速度比它前一秒初的速度大3m/s
D. 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第1s内位移为
故A错误;
B.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
所以
即任意一秒内的位移比它前一秒内位移大
故B错误;
C.任意一秒末的速度比它前一秒初的速度大
故C错误;
D.前2s内的位移为
所以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D正确。
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 高铁开通后,从铁路售票网12306查询到G232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用电子地图测距工具测得青岛站到上海虹桥站的直线距离约为530.3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列车在地图上的位置,可视列车为质点
B. 图中16:10表示时间间隔
C. 图中6时48分表示时间间隔
D. 530.3km表示青岛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路程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研究列车在地图上的位置,能忽略列车的大小和形状,可视列车为质点,A正确;
B.图中16:10表示时刻,B错误;
C.图中6时48分表示时间间隔,C正确;
D.铁路线曲线,路程大于直线距离,D错误。
故选AC 。
8. 将弹力球从地面上方2m处竖直向下扔出,球以7m/s速度接触地面,0.2s后再以6m/s大小的速度竖直反弹离开地面,最终弹力球上升至地面上方1.8m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全过程球通过的路程是2m
B. 全过程球的位移大小是0.2m
C. 触地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D. 触地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全过程球通过的路程是,故A错误;
B.全过程球的位移大小是,故B正确;
CD.触地过程中球加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9. 用三根细线a、b、c将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细线c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线a、c拉力之比为2∶1
B. 细线a、c拉力之比为3∶2
C. 若细线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小球1和2的质量之比为2∶1
D. 若细线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小球1和2的质量之比为3∶2
【答案】AC
【解析】
【详解】AB.将两小球看作一个整体,对整体受力分析,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
解得细线a、c拉力之比2∶1,故A正确,B错误;
CD.a球受力平衡,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解得
对球2根据受力平衡有
所以两个小球1和2的质量之比为2∶1;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0.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端有一挡板,斜面上放置静止AB两物体,其质量分别为mA=0.5kg、mB=1kg,其中物体A与挡板用劲度系数为k1=100N/m的轻质弹簧1连接,AB之间连接一劲度系数为k2=500N/m的轻质弹簧2,开始时整个装置静止在斜面上,在B的上端通过一光滑定滑轮连接一质量为mC=0.6kg的物块C,用手托着C使其缓慢下移,直到撤去手后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取g=10m/s2,经分析可知( )
A. 物体A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0.06m
B. 物体A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0.09m
C. 物体B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0.008m
D. 物体B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0.072m
【答案】AD
【解析】
详解】初始状态时,由平衡条件,对AB整体
对B
两弹簧压缩量为
C缓慢下移直至静止时,对ABC整体
对BC
两弹簧压缩量和伸长量分别为
A、B两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11、12题每空2分)
11. 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如泡沫塑料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以较清晰的某一个点作为计数点A,依次标记为点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02s。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求打点计时器打出点D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m/s,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值约为_________m/s2。(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实际电源的频率大于50Hz,测得的加速度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①. BD##DB ②. 0.58 ③. 9.6 ④. 偏小
【解析】
【详解】(1)[1]A.电磁打点计时器通过振针的周期性振动而在纸带上留下点迹,接的是低压交流电,故A错误;
B.为了不浪费纸带,同时获取更多的数据点,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B正确;
C.为了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造成的误差,重物最好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材料,故C错误;
D.开始时应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这样做可以节约纸带同时保证重物有足够的下落距离,获得更多的数据点,故D正确。
故选BD。
(2)[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位移所用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因此可得打点计时器打出点D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逐差相等公式有
可得
(3)[4]若实际电源的频率大于50Hz,则根据频率 与周期之间的关系
可知,打点的实际周期小于,因此测量得到的加速度偏小。
12. 如图是利用橡皮条、弹簧测力计、轻质小圆环、细绳套等仪器完成的“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G点,另一端挂上轻质小圆环。图甲表示橡皮条处于原长;图乙表示通过细绳套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使小圆环处于O点;图丙表示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F使小圆环处于O点;图丁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记录进行猜想后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
(1)关于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进行图乙的实验操作时,F1、F2的夹角越大越好
B.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拉力大小一定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拉力大小
C.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D.本实验采用科学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2)图丁中F′是以F1、F2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沿GO方向的是___________(填“F”或者“F′”)。
(3)若在图乙中,F1、F2夹角小于90°,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拉力F2方向不变,增大F1与F2的夹角,将F1缓慢转至水平方向的过程中,两弹簧秤示数大小变化为__________。
A.F1一直减小 F2一直增大 B.F1先减小后增大 F2一直增大
C.F1一直增大 F2一直减小 D.F1一直增大 F2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①. CD ②. F ③. B
【解析】
【详解】(1)[1] A.在进行图乙的实验操作时,F1、F2的夹角要适当,不是越大越好,A错误;
B.因为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所以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拉力大小不一定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拉力大小,B错误;
C.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C正确;
D.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为等效替代法,D正确。
故选CD。
(2)[2]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时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F一定与GO在一条直线上;
(3)[3]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合力不变;拉力F2方向不变,增大F1与F2的夹角,将F1缓慢转至水平方向的过程中,两弹簧秤示数大小变化为F1先减小后增大 F2一直增大,如图所示。
故选B。
13. 如图甲所示,一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kg,在水平弹簧作用下,2s末开始滑动,此时弹簧伸长了6cm。弹簧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求:
(1)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1)3N (2)100N/m
(3)0.3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1s时物体静止,有
即1s时物体受的摩擦力是3N
【小问2详解】
弹簧拉力是6N时,由胡克定律可知
解得
【小问3详解】
物体2s时开始滑动时,此时拉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有
代入数据解得
14. 一种巨型娱乐器械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座舱被升降机送到离地面100m的高处由静止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20m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使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2)座舱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1);(2)
【解析】
【详解】(1)座舱下落80m的速度即为最大速度,根据公式
故
(2)根据公式可知
15. 假设在某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8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8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34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一停在停车线内的第一辆汽车完全通过路口时间为8s,已知车长为5m,问路口长度为?
(2)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滞后t0=0.9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t=0.5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答案】(1)43m;(2)31辆;(3)21辆
【解析】
【详解】(1)汽车加速时间
s=4s
加速过程的位移为
汽车匀速过程的时间为
匀速过程的位移为
路口长度为
(2)汽车加速时间
s=4s
经过t=34.0s时间,汽车能行驶的位移为
所以
根据题意,则第32辆汽车能通过;
(3)设能通过k辆汽车,则第k辆汽车能通过路口要满足
数据代入后解得:
所以能通过21辆汽车。湖南省娄底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模拟卷
一、单选题
1.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应用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思想、方法,以下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
B.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类比思想
C. “重心”“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都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D. 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影响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时,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2. 一篮球运动员在标准的场地进行投篮练习,某次扣篮时,篮球以3m/s的竖直向下的速度穿过篮圈,经过一段时间篮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碰后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弹起,在距离地面1.55m高处的速度大小为5m/s,已知篮圈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5m,上述过程所用的时间t=1.0s,篮球可视为质点,规定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该过程中,篮球运动的路程、速度的变化量、平均速度以及平均加速度分别用s、Δv、v、a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4.6m B. Δv=2m/s C. v=1.5m/s D. a=8m/s2
3. 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创立于2016年,比赛覆盖中国境内最具影响力与办赛能力的赛道。某赛车在平直赛道上开始运动的x-t图像为抛物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赛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赛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随着时间的增大,赛车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增大
D. 随着时间的增大,赛车的加速度增大
4. 演示自由落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金属片和羽毛)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关于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先到底端
B. 落到底端时,重的物体速度大
C. 两物体同时落到底端
D. 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5. 根据海水中的盐分高低可将海水分成不同密度的区域,当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入低密度区域,浮力顿减。称之为“掉深”。如图甲所示,我国南海舰队某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沿水平方向缓慢航行。时,该潜艇“掉深”,随后采取措施自救脱险,在内潜艇竖直方向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 )
A. 潜艇在时下沉到最低点
B. 潜艇在“掉深”和自救时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C. 潜艇竖直向下的最大位移为
D. 潜艇在“掉深”和自救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6.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末速度为3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1s内的位移为3m
B. 任意一秒内的位移比它前一秒内位移大1.5m
C. 任意一秒末的速度比它前一秒初的速度大3m/s
D. 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 高铁开通后,从铁路售票网12306查询到G232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用电子地图测距工具测得青岛站到上海虹桥站的直线距离约为530.3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列车在地图上的位置,可视列车为质点
B. 图中16:10表示时间间隔
C. 图中6时48分表示时间间隔
D. 530.3km表示青岛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路程
8. 将弹力球从地面上方2m处竖直向下扔出,球以7m/s的速度接触地面,0.2s后再以6m/s大小的速度竖直反弹离开地面,最终弹力球上升至地面上方1.8m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全过程球通过的路程是2m
B. 全过程球的位移大小是0.2m
C. 触地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D. 触地过程中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9. 用三根细线a、b、c将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细线c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线a、c拉力之比为2∶1
B. 细线a、c拉力之比为3∶2
C. 若细线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小球1和2的质量之比为2∶1
D. 若细线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小球1和2的质量之比为3∶2
10. 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底端有一挡板,斜面上放置静止AB两物体,其质量分别为mA=0.5kg、mB=1kg,其中物体A与挡板用劲度系数为k1=100N/m的轻质弹簧1连接,AB之间连接一劲度系数为k2=500N/m的轻质弹簧2,开始时整个装置静止在斜面上,在B的上端通过一光滑定滑轮连接一质量为mC=0.6kg的物块C,用手托着C使其缓慢下移,直到撤去手后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取g=10m/s2,经分析可知( )
A. 物体A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0.06m
B. 物体A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0.09m
C. 物体B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0.008m
D. 物体B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0.072m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11、12题每空2分)
11. 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小材料,如泡沫塑料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以较清晰的某一个点作为计数点A,依次标记为点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02s。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求打点计时器打出点D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m/s,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值约为_________m/s2。(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实际电源的频率大于50Hz,测得的加速度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2. 如图是利用橡皮条、弹簧测力计、轻质小圆环、细绳套等仪器完成的“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G点,另一端挂上轻质小圆环。图甲表示橡皮条处于原长;图乙表示通过细绳套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使小圆环处于O点;图丙表示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F使小圆环处于O点;图丁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记录进行猜想后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
(1)关于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在进行图乙的实验操作时,F1、F2的夹角越大越好
B.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拉力大小一定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拉力大小
C.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D.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2)图丁中F′是以F1、F2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沿GO方向的是___________(填“F”或者“F′”)。
(3)若在图乙中,F1、F2夹角小于90°,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拉力F2方向不变,增大F1与F2的夹角,将F1缓慢转至水平方向的过程中,两弹簧秤示数大小变化为__________。
A.F1一直减小 F2一直增大 B.F1先减小后增大 F2一直增大
C.F1一直增大 F2一直减小 D.F1一直增大 F2先减小后增大
13. 如图甲所示,一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kg,在水平弹簧作用下,2s末开始滑动,此时弹簧伸长了6cm。弹簧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求:
(1)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4. 一种巨型娱乐器械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座舱被升降机送到离地面100m的高处由静止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20m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使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此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2)座舱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
15. 假设在某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8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8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34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一停在停车线内的第一辆汽车完全通过路口时间为8s,已知车长为5m,问路口长度为?
(2)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问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滞后t0=0.9s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t=0.5s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