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8课 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8课 辛亥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5 21: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辛亥革命
教材P36~P39,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武昌起义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独立思考、搜集资料及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重点:中国同盟会和辛亥革命。
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旁白:国民党尊称孙中山为“国父”;毛泽东称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江泽民赞誉他为“20世纪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孙中山何以赢得如此至高赞誉?那是因为在一个世纪以前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辛亥革命。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上的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教师介绍:孙中山起初上书李鸿章请求维新变法的历史。当年孙中山的请求遭到拒绝,认识到了清政府卖国苟存的实质,就毅然转向革命立场,坚决从事反清斗争,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由于发生这件大事的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就把它叫做“辛亥革命”。
内容探究: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孙中山青少年时期的主张是什么?(学习洪秀全,当反清英雄;决心寻求救国道路。)
(2)请几位学生根据教材插图,表演当年兴中会会员宣誓的情景。(教师提示学生抓住“反清志士”的特点构思对白,即兴创作。)
(3)10多年后,中国同盟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可按下列要点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选孙中山为总理;革命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机关刊物:《民报》。)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进一步阐述和完善,也是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二者并无实质上的区别。
(4)“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些变化?
小结: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就是在三民主义的鼓舞下发生了武昌起义,并取得初步的胜利。
内容探究:武昌起义。
(5)武昌起义爆发情况怎样?(可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11年10月10日;重要人物:金兆龙等革命党人;重要地点:楚望台军械库—武昌—汉口—汉阳—全国十几个省。)
(6)中华民国成立时,已经具备哪些历史条件?(提示:从政治、思想、组织三个方面分析。政治基础是武昌起义胜利,全国十几个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已经崩溃。思想基础是三民主义给了革命党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进行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组织基础是独立各省的代表聚会南京,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教材中孙中山接受卫兵致敬的插图,就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最后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
(7)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归纳:①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②直接结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却让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因此,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小组讨论: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A.你了解孙中山有哪些重大的革命活动吗?
B.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其革命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什么?
小组归纳:创建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多媒体播放:《武昌起义》。
(9)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合作讨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目标是否达到了。因为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
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也有失败的一面。
新华社论: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20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10)现实中,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师生提炼: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
影视快讯:长春电影公司为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投入亿元拍摄了大型史诗电影《辛亥革命》。
(11)如果你是导演,为了全景展示辛亥革命,你会选择哪些地方作为拍摄的取景地,分别拍什么戏?
教师点拨:革命首义——武昌;建立政权——南京。
拓展延伸: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当。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今日之中国,到处是发展和进步的蓬勃场面,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昔日积贫积弱的历史旧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日之中国,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今日之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日之中国,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正在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1.歌诀小结:孙文反清发号召,三民主义作指导,辛亥武昌掀高潮,中华民国代清朝。
2.小结: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的成败当由历史来检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浮雕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在中国发展历程中写下了重重一笔。领导这场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他的丰功伟绩将昭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探索富民强国之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我们相信,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