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五环四互”教学模式历史导学案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一课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能知道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能清楚林则徐虎门销烟及意义,能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记住《南京条约》的内容及鸦片战争的影响。2、能分析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及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能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危害。
3、能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树立自己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学习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学习难点: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法指导: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勇跃展示和点评,仔细倾听并笔记。(以后各课不再提示)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2、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3、虎门销烟的时间
、人物
、意义
。
4、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本课的民族英雄?
6、在书上勾划并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
7、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会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吗?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请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3、学习了本课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4、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19世纪上半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虎门销烟
B、清朝政府的腐败落后
C、鸦片走私
D、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
)
A、清朝政府的腐败落后
B、虎门销烟
C、鸦片走私
D、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4、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是列强侵华的重要方式之一。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
)
A、《虎门条约》
B、《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C、《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
5、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它开始的标志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香港岛被英国割站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
2、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
;
3、《南京条约》的内容:
;
4、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影响:
;
5、重要人物:
。
6、提升:学习了本课的感悟
。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学习目标:
1、能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及侵华的主凶、帮凶,能知道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能掌握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简要了解太平天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情况。
2、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分析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
3、能认识到民族的弱与强、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同你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学习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强烈的罪行。
学习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鸦片战争的时间是从
年至______
年。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从______年10月至______年10月;主凶是_____、帮凶是________;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战争中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了
。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了中国_________平方千米的领土。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3、太平军击毙华尔的战役是___________。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他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 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2、圆明园的断垣残壁今天依然屹立在那里。想想看,中国政府为什么不修复圆明园?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从本质方面看,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都是(
)
A、开辟通商口岸
B、开展平等贸易
C、打开中国市场
D、控制清政府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
)
A、1856年---1860年
B、1840年—1842年
C、1840年---1856年
D、1842年—1860年
3、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俄国
D、英国、法国
4、2004年4月,中国保利公司以3000万港元从某拍卖行购回原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生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受到国人的称赞。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是在什么战争中流失到海外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时间
:
;
2、英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
;
3、俄国割占中国领土:
。
★4、提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丢失了大片领土,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三课
收复新疆
学习目标:
1、能知道阿古柏及俄国侵略新疆的史实,能说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2、能通过分析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学习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学习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和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______________管理西域事务,新疆从此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1865年,中亚浩罕国______侵入新疆,擅自建立政权。
2、海防和塞防之争:主张海防的是直棣总督__________;主张塞防的是陕西总督_______,提出了不能“________________”。
3、左宗棠采取_______________策略,1878年收回除
外的新疆地区,清政府派外交官曾纪泽赴俄国交涉,中国收复了伊犁地区。
4、1884年,清政府在_______设立行省。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二:“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歌颂的历史人物是谁?
(2)他一生最辉煌的功绩是什么?
★(3)试分析收回伊犁的重要性和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2、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19世纪60-70年代,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造成中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国家是(
)
A、英美
B、英俄
C、英法
D、俄日
2、19世纪60-70年代,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到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并率军进入新疆,痛击阿古柏侵略军的是(
)
A、林则徐
B、刘传铭
C、左宗棠
D、冯子材
3、清政府设置新疆行省是在(
)
A、1865年
B、1875年
C、1884年
D、1878年
4、下列关于伊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世纪70年代初,阿古柏在俄国支持下占领伊犁
B、1878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收复伊犁
C、19世纪80年代初,清在以武力为后盾的情况下,通过谈判收复伊犁
D、迫于左宗棠所率清军的压力,俄国在归还伊犁的同时没敢提出附加条件
5、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收复新疆
B、加强西北管理和防务
C
、为平定叛乱
D、为反击阿古柏侵略军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记住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
。
2、清楚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
3、提升: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1、能知道甲午战争的时间、重大战役,能记住《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能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能认识到甲午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中国战败进一步说明了清政府腐败无能,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学习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马关条约》的影响。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
。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___________。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_________和_______。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甲午中日战争是______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时间是_____年。
2、黄海激战中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之后在__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________年4月中国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又一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
4、日军占领_______后对当地居民进行疯狂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5、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的目的(或原因)是什么?
6、《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895年北京等地流传的对联
材料二:“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指的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去年”指哪一年?签订的条约中,日本在列强中最先获得的在华权益是什么?
★2、甲午中日战争是典型的“学生打老师”事件,请思考一下老师被打的原因是什么?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单选题:
1、“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黄海大战
B、丰岛海战
C、马尾海战
D、威海卫战役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赞益的此“公”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湘军水师
D、南洋水师
3、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的清军水师是(
)
A福建水师
B、北洋舰队
C、湘军水师
D、南洋水师
4、《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
A、都割占了中国领土
B、赔款数额都大
C、都开设了通商港口岸
D、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甲午战争的时间
;民族英雄
2、《马关条约》的内容
。
3、《马关条约》的影响
4、提升:进一步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及《辛丑条约》的内容、危害。
2、能总结出中国变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3、能进一步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学习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
学习难点: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条约是《
》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________
》
。
2、中国北京城第一次被外国占领和洗劫是在___________战争中。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于______年6月,在
受到了义和团英勇抵抗。
2、1900年八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_________,这是该城市第二次遭到外国占领和洗劫。
3、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4、识记《辛丑条约》的内容?
5、归纳《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二亿两白银;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9.8亿两;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在北京东郊民巷设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三个条约?
(2)材料二这份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在列强中最早获得了什么权利?
(3)上述三则条约的签订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请镇府已经完全变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3、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C
、驻扎外国军队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4、
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4)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⑤林则徐虎门销烟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④⑤⑥
6、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B、都建立了革命政权
C、斗争矛头指向省政府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记住:《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2、提升: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侵略与反抗》单元复习案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理清四次侵华战争的史实及相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2、能力目标:能归纳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线索。
3、价值目标:能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使中国落后,从而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复习重点:四次侵华战争的史实及三大条约的签订。
复习难点:归纳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复习互助】(依据教材,利用导学案对1----5课进行系统复习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四次侵华战争对照表
战争
原因
时间
国家
民族英雄
不平等条约及内容
影
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复习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归纳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总结四次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的共同原因。
★3、四次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给我们的启示。
4、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
完成老师编制的单元练习题。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知识。
★2、写一篇学习本单元心得体会(不少于200字)。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六课
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1、识记洋务运动的时间、思想、主张、代表人物,能知道洋务运动的内容、性质及作用。
2、能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能认识到地主阶级找不到中国的出路。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学习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及对洋务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
,帮凶是________。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洋务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2、洋务运动的时间是从19世纪______年代到_____年代。其代表人物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洋务运动的思想主张是______________;前期以__________为口号,后期以____________为口号。
4、概括洋务运动前后期的内容?
5、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___________;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
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
6、概括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恭亲王奕诉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
材料二:“……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开端。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
(1)曾国藩、李鸿章都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
(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材料二看,洋务派主要从事哪些活动?
(4)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2、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民主、自强
D、和平、发展
2、你若想了解洋务派在朝廷的代表人物的情况,可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传记(
)
A、曾国藩
B、奕诉?
C、李鸿章
D、张之洞
3、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欲达到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中国科技
B、维护清朝的统治
C、平定内乱
D、抵御外国的侵略
4、想了解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可查阅下列哪个企业的资料(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
、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
5、对洋务运动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中国的近代化进行了探索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洋务运动的时间
主张
人物
2、洋务运动的内容
。
3、洋务运动的作用
4、提升:认识到地主阶级找不到中国的出路。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七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识记戊戌变法的时间、人物、思想主张。知道戊戌变法的内容。
2、能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能认识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中国走不通。
学习重点:公车上书及戊戌变法的展开。
学习难点:探索戊戌变法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是
运动,其思想主张是________,以__________为口号,其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________道路,但客观上为中国______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___
、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
2、
戊戌变法的报刊是____________;戊戌变法的政治团体是
;戊戌变法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戊戌六君子是
。
3、在课本上勾划出戊戌变法的内容?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就拿总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这些年要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康有为
材料二:“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清代皇帝密诏
材料三:“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思想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内容表达了康有为的什么观点?代表了哪个阶层的思想?
(2)材料二中下这道密诏的是清代哪一位皇帝?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
么?“太后”是指何人?
(3)根据材料三中颁布的新法内容分析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
2、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假如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
2、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利的内容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训练新式军队
3、戊戌变法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邓世昌
★4、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A、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较量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5、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区别是(
)
A、改革教育制度
B、改革政治制度
C、向西方学习
D、鼓励开设工厂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戊戌变法的时间
人物
主张
;
2、戊戌变法是学习西方先进的
。
3、提升:认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八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能知道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及同盟会的创建,能记住辛亥革命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2、能从成功和失败两方面分析辛亥革命的功绩。
3、能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又一次伟大的探索,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也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学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创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对辛亥革命功绩的正确认识。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探索,学习的是西方
;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二次探索,学习的是西方
。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___________,指导思想是
。
2、领导辛亥革命的政党是____________,它成立于_____年,机关报是______,政治纲领是
,之后孙中山将其阐发为
、
、
三大主义。
3、辛亥革命的时间是_________,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___。
4、1912年2月12日,______下诏退位,从而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读材料说史: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8年5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感动。这就是正视历史的最好的证明。”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
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辛亥革命最终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
★(2)他领导的这次革命与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的性质各是什么?
★2、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4、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马列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三民主义
4、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延安
B、天津
C、武昌
D、南京
5、某班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中内容不恰当的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6、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的(
)
A、封建制度
B、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封建帝制
D、科举制度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
1、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指导思想
,政党
。
2、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
3、提升: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能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内容。知道其历史作用。
2、能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与影响,增强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增强自己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学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学习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它是向西方学习
。
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第二阶段探索,这两次探索主要是向西方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是_________年,________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______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思想主张(指导思想)是“_____”和“_____”,以__________为主要阵地。
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为颂扬十月革命,李大钊发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篇论文,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又在北京创办了_________。
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5、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不过剪断了一些树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破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现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树叶”表现在哪些方面?
★(2)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它为什么没能挖掉“树墩”?
(3)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掀起了什么运动?运动中提出什么思想主张?
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C、《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D、胡适倡导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
)
A、《每周评论》
B、《新青年》
C、《中外纪闻》
D、《民报》
3、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了(
)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D、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
4、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5、
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有了新的内容,其“新”主要表现在(
)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不再宣传民主和科学
C、宣传了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D、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6、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方面成就较为显著的人是(
)
A、鲁迅
B、胡适
C、李大钊
D、陈独秀
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面是历史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后设计的四个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学习专题,其中错误的是(
)
A、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B、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C、胡适与《庶民的胜利》
D、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
,代表人物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4、提升: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预示着中国将有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政党的诞生,中国迎来了新希望。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案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四次探索的基本史实和知识点。
2、能力目标:能绘制四次探索的对照表。
3、价值目标:能认识到中国人民具有不懈探索的精神。
复习重点:四次探索的基本史实和历史作用。
复习难点:四次探索的过程特征。
复习过程:
【复习互助】(依据教材,利用导学案对6----9课进行系统复习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四次探索的对照比较表
探索内容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背景原因
时间
政治派别
思想主张指导思想
人物
内容
性质
作用意义或影响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复习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中国近代化探索呈现出什么样的过程特征?
★2、中国近代化探索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
完成老师编制的单元练习题。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知识。
2、提升:认识到中国人民具有不懈探索的精神。作为今天的中学生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而努力学习。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十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习目标:
1、能识记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性质及历史意义;知道中共成立的时间、地点、历史意义;能掌握中共二大的纲领。
2、能分析把“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原因;能说出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
3、能激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共的诞生。
学习难点: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
______,第二阶段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次探索,都是学习________________,第三阶段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根据提示完成相应内容:
(1)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四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是_______,中心在_____,(1919年6月3日后)后期的主力是_____,中心在________。
(5)、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_。选举_____为中央局书记。
3、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
革命纲领。(中共二大最大的贡献)
4、识记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5、在课本上勾划出并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材料
: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传单
(1)材料中的“土地”指的是哪里?五四运动提出的与此有关的口号是什么?
(2)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是为了弘扬五四精神。你认“五四精神”是什么?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请问这里
“新”的含义是什么?
4、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鸦片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于(
)
A、1920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22年
3、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4、下列哪些口号是五四期间学生们发出的呐喊(
)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③
5、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
)
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④北洋政府被迫垮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五四运动的时间
;性质
;意义
。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
;地点
;
意义
。
3、中共二大的贡献是:
。
4、提升:(1)、作为今天的中学生应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2)、热爱中国共产党。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十一课
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能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及黄埔军校的建立,能识记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主要战场及战役、结果。能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性质。
2、能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最后失败的原因。。
3、能认识到北伐战争是正义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从而意识到国共合则国家兴。
学习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学习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中国国民党的前身是____
__,领袖是___
__。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
3、中共二大的政治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_________
__,合作的共同任务是
。
2、在____和_____的帮助下,1924年5月黄埔军校在_______创办,校长是________,政治部主任是______,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
__。
3、北伐战争的时间是_____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战场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战场。
4、北伐战争失败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是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1924年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1926年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并取得了节节胜利,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共合作破裂,也导致了北伐战争失败。
请探究:
(1)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的共同任务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
★(2)从国共合作与破裂分别带来不同结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是什么?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黄埔军校
C、云南讲武堂
D、抗日军政大学
2、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
C、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D、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3、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①、张作霖
②、袁世凯
③、孙传芳
④、吴佩孚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4、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江西、江苏
B、湖南、湖北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5、
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权(
)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大资本家
D、大地主阶级
6、下列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共两党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
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北伐无法坚持下去
D、北伐将士不能正确对待取得的胜利,接连遭到失败
7、下列对北伐战争的总结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截至1927年4月,北伐军消灭了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大军阀
B、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C、共产党员在战争中发挥了先锋骨干作用
D、由于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得以北移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
裂的标志是
。
2、北伐战争的时间是_____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对象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失败的标志是
。
3、提升:(1)、意识到国共合则国家兴。(2)、认识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本质。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十二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能识记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意义。秋收起义的领导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能识记井冈山会师的史实。
2、能分析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
3、能认识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革命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学习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军向农村进军。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南昌起义的时间是_________,领导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7年9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_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3、1928年4月_______和________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和湖南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_____________。1930年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
。
4、在课本上勾划出中共八七会议的内容。
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
中国革命为什么首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
2、毛泽东为什么要首先到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请说出这条道路是什么?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党从中吸取的最大教训是(
)
A、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武装斗争
C、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和纲领
D、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2、胡锦涛同志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3、被誉为“人民军队的摇篮,军旗升起的地方”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昌
4、下列人物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是(
)
①、朱德
②、贺龙
③、周恩来
④、邓小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个革命根据地(
)
A、中央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井冈山根据地
6、1927年,毛泽东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诗赞颂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
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7、
夏雨同学阅读了名著《伟人之毛泽东》,下列哪一片段他不可能在该著作中读到(
)
A、毛泽东指挥军队攻入长沙城
B、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C、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D、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8、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这一总方针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南昌起义的时间是_________,意义是
。
2、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是
,之后他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是
。
3、提升: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学习目标:
1、能识记红军长征的时间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历史意义。能说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重大军事行动。
2、能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能阅读红军长征路线图。
3、能感受到红军长征的精神,培养自己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分析长征胜利的原因。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八一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起义而设定的。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930年中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首都是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红军长征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年10月,结束于__________年10月。
2、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依次发生的重大军事行动有哪些:
3、利用教材60页长征示意图找出红军长征走过了_____个省,渡过的江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5、识记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是什么。
6、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请阅读下面一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探究下列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写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的最终结果怎样?
★(3)从这一历史事件中你感受到了哪些精神?
▲2、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调研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我们今天的长征”。
作为今天的中学生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
)
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
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
D、要锻炼红军长征的意志
2、党的历史上有一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七大
3、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A、巧渡金沙江
B、四渡赤水河
C、强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4、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
A、
四渡赤水河
B、强渡大渡河
C、巧渡金沙江
D、翻过大雪山
5、中国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点在今天甘肃境内的(
)
A、甘孜
B、吴起镇
C、懋功
D、会宁
6、下列选项中有关红军长征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红军长征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年10月,结束于__________年10月。
2、识记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
3、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
4、提升: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十四课
难忘九一八
学习目标:
1、能识记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知道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导致的严重后果,能说出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时间、和平解决及历史意义。
2、能讲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能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与国民党政府不同政治主张。
3、能激发自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国民政府的义愤,能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全民族利益,从而培养自己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中共为什么要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一次战争是
。
2、______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____年10月胜利完成长征。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是______,地点______。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导致的后果是______
_。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2、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发动者是________,发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事变发生后,中共的主张是
,派
到西安调停。
★4、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根据课本上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回答:
(1)蒋介石在密电中给张学良的授意是什么?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是否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现在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总会响起长长的凄厉的警报声,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哪个国家在这一天曾制造了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
)
A、日本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2、“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借口出兵沈阳。”这段文字描绘的事件是
(
)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九一八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其主要原因是(
)
A、日军的攻势太猛
B、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C、东北军防守不力
D、中国的武器落后
4、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B、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C、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
D、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5、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B、打回东北去
C、投靠红军
D、逼蒋抗日
6、
“兵谏仰西安,真诚促抗联。张扬伸大义,国共绘新天。敌忾同仇切,城巍统战坚。”这首诗赞颂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国共第一次合作
D、国共两党共同执政
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
A、立即抗战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先剿共后抗战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是______。国民政府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2、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发动者是________。事变发生后,中共的主张是__________,派_______到西安调停。
3、提升:面对外敌的侵略,团结一致,共同对外才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意愿。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十五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学习目标:
1、能识记七七事变发生的时间,能知道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事迹。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过程。牢记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2、能讲述日军侵略中国的史实,能分析日军对华战争的性质。
3、能认识到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激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责任感。
1、学习重点:七七事变。
2、学习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时日本掩盖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卢沟桥事变又叫七七事变,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2、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英勇抗战,二十九军副军长_______、一三二师师长_______先后为国捐躯。
3、全面抗战开始后,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_______次合作,工农红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_________、国民政府迁往________。
5、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事变?(3个)
6、简述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阅读与思考: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禁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所以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请思考: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发生的事?
(3)通过该历史事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反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
★3、今天我国为什么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
4、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学校要编辑制作一部抗日战争的专题片,小李负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这一部分内容,他要重点寻找的历史资料是(
)
A、八一三事变
B、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柳条湖事件
D、七七事变
2、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第二次国共正式合作是在什么事件之后(
)
A、西安事变
B、卢沟桥事
C、台儿庄战役
D、中共七大
3、小明看到了一张共产党员贺龙在20世纪30年代戴着国民党军帽的照片,她得出的恰当判断应是(
)
A、不可能有此事,照片是伪造的
B、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C、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D、贺龙化装成国民党军官
4、电影院正在放映抗日影片,银幕上
正确字幕应该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在……”(
)
A、1931年9月18日
B、1932年1月28日
C、1937年8月13日
D、1937年7月7日
5、假期里,同学们计划到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发祥地去考察,他们应去的城市是(
)
A、长沙
B、上海
C、沈阳
D、北京
6、八年级同学制作了一期“日军侵华罪行“的专题报道。最能反映日军野蛮罪行的内容是(
)
A、难忘“九一八”
B、烽火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染台儿庄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全面抗战开始后,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_______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简述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3、提升:勿忘国恨,充分认识日本侵略者凶恶残暴的本质。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十六课
血肉筑长城
学习目标:
1、能知道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能识记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者、目标、特点。能知道中共七大召开及抗战胜利;
2、能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3、能认识到中国人民在国家危难时刻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战胜利是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学习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学习难点:对七大历史意义,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的理解。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全国性抗战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国民政府把______作为战时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了_____万人以上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2、日本割占台湾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取得了______大捷,这是抗战以来___________次大捷。
2、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官_______指挥下取得了__________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1940年8月,八路军在_______指挥下发起了百团大战,其规模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
,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___________________召开,大会的中心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胜利召开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45年___月___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__________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活动与探究:
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几种说法你同意吗?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A: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B: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C: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意义:
▲2、谈谈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今天我国为什么把每年9月3日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在(
)
A、北平
B、重庆
C、延安
D、瑞金
2、百团大战的战略目标是(
)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C、将日军赶出华北
D、夺取敌人占据的华北的大中城市
3、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4、陈毅贺“中共七大”闭幕词:“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文中的“八载干戈”指的是(
)
A、日本帝国主义在八月份投降
B、中共七大在八月召开
C
、中国抗战进行了八年
D、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周年
5、乔乔的姥爷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一天出生的,他的生日是在(
)
A、9月2日
B、8月15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6、小陈的家乡被日本统治长达50年之久,抗战胜利后才回到祖国怀抱,他的家乡是(
)
A、南京
B、西藏
C、东北三省
D、台湾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记住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3个)
。
2、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3、提升:抗战胜利来之不易。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和平最终代替战争。
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十七课
内战烽火
学习目标:
1、能识记重庆谈判的时间、人物。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事件及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时间、事件、能了解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及战略进攻的史实。
2、能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要到重庆谈判,能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
3、能认识到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自己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
学习重点: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
学习难点: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1、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的黑暗前途和光明前途各是什么?
2、抗战胜利的时间是
。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1945年8月,毛泽东在
陪同下到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年6月,蒋介石对________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西北人民解放军在________、_______率领下转战陕北。
4、1947年夏,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_______,开辟了______根据地,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______和_______。它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5、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和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只要和平有望,仍不放弃和平的谈判,即使被逼的进行全面自卫抗战,也仍然是为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统一
。
____________周恩来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3)对此,中共作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
2.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共力量的壮大
B、内战准备不充分
C、美国提出和平主张
D、国内人民要求和平
2、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
A、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日本投降
D、重庆谈判
3、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
)
A、“双十协定”
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
4、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上党地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
5、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收复延安
B、渡江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三大战役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记住能识记重庆谈判的时间、人物:
。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
3、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4、提升:进一步认识到美帝国主义的野心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本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爱好和平和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伟大政党。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十八课
战略大决战
学习目标:
1、能识记三大战役的时间、指挥者、结果及作用;
2、能分析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理解渡江战役的意义;
3、能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
学习重点: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
学习难点: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知识链接(温故知新):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在教材上勾划标注出三大战役的时间、指挥者、歼敌人数、意义。
2、渡江战役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1949年4月23日_________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其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分析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从战争的性质,指挥者,人心背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2、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首先在东北发动辽沈战役?
★3、台湾问题到今天还未解决,请问这个问题是历史怎样形成的
4、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辽沈战役一开始,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占领了(
)
A、长春
B、
沈阳
C、黑山
D、锦州
2、《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书描绘了一场战役,它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这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
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3、小兰的爷爷参加过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他所在的部队应该属于(
)
A、华北解放军
B、东北解放军
C、华东解放军
D、中原解放军
4、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5、电影《大决战》有三部,按战役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①《辽沈战役》篇
②《平津战役》篇
③《淮海战役》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6、北平和平解放,功劳最大的是国民党将领(
)
A、蒋介石
B、傅作义
C、李宗仁
D、汤恩伯
7、国民政府统治垮台口授标志是(
)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南京解放
C、北平和平解放
D、
新中国成立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
能识记三大战役的时间、指挥者、结果及作用:
。
2、能分析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
3、提升: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
2、能清楚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
3、能分析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学习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习难点:分析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1、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状元实业家是
。
2、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发展阶段
3、中国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架设
。
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报纸是《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
、
和
、
等法令。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征
2、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毛泽东在谈到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我国清末的状元实业家(
)
A、李鸿章
B、詹天佑
C、张謇
D、
左宗棠
2、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又被称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辛亥革命
D、十月革命
3、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C、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工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
B、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C、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车、轮船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交流
B、近代,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C、辛亥革命后开始取消“老爷”“大人”等称呼,使用“先生”“君”等称呼
D、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中国看
6、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身在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
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7、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
)
A、鞠躬
B、跪拜
C、点头
D、
握手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
知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
。
2、清楚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
。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学习目标:
1、能知道近代中国科技和思想成果。
2、能清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及文学成就。
学习重点:近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
学习难点:分析近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取得的原因。
学习过程:
【自学互助】(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勾划标注并完成下列问题。如有困难可以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15分钟完成)
请自行设计一张表格归纳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成就(表格的形式可以根据你的体会自由设计)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自学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惑。5分钟完成)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探讨老师设计的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完成后班级展示交流。15分钟完成)
▲1、从过去的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到今天的中考、高考选拔人才,这都是每一个读书人必须经历的。你作为一名初二学生还将面临无数次考试,请谈谈你对考试的认识?你认为应以什么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考试?
2、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首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更正统一答案,最后小组间互评,5分钟完成)
1、被称为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是(
)
A、林则徐
B、严复
C、
魏源
D、
龚自珍
2、下面关于侯德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
B、他是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
C、他撰写了《制碱》一书,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D、他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3、“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
)
A、《定国是诏》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4、严复翻译《天演论》的主要目的是(
)
A、介绍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B、警示国人因循守旧就会亡国
C、批评洋务运动
D、宣传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5、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它创建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时期
6、在封建社会,国家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项制度在中国沿用了1300多年。一直到哪年才被废除(
)
A、1898年
B、1912年
C、1905年
D、1949年
7、著名的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赵树理
D、丁玲
【总结提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5分钟完成。)
1、
能知道近代中国科技和思想成果
。
2、
能清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及文学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