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6单元 遗传与进化
第3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一阶
教材知识逐点过
考 点
1
生命起源的探索
1. 生命起源的理论(化学演化学说)
(1)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最有可能是 。
(2)火山爆发和地球内部物质变化释放的水蒸气、氨、氢气和甲烷等,构
成了原始大气。
(3)生命起源的过程: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
子(蛋白质、核酸等)→原始生命→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原始海洋
2.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苏教八下P115)
【实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分子能够转变为
。
有机
小分子
针对小练
课标·教材·真题
1. 教材正文改编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同化学演化学说,该学说认为地
球生命诞生于( B )
A. 原始陆地 B. 原始海洋
C. 原始大气 D. 原始森林
B
2. 教材练习改编 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具备形成生命的基本条件,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中包含氧气
B. 米勒实验完整的模拟了生命的起源过程
C. 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D. 米勒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实验室也可以创造生命
C
考 点
2
生物进化的证据
直接 证据 化石 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分为从一类生物进化为另一类生物的化石证据,如始祖鸟、孔子鸟、种子蕨等;同一种生物历经漫长进化过程的化石证据,如不同地层中有关马的化石证据
其他 证据 形态结构学证据(同源器官) 人的上肢、猫的前肢、鲸的鳍和蝙蝠的翼手有着相似的骨骼结构,各部分骨块及其对应的身体位置也相同,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来源
其他 证据 分子生物学证据
(细胞色素c) 不同生物间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
越 ,亲缘关系越远;反之,亲缘关系越
近
多种证据表明,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它们有着或远或
近的亲缘关系,具有共同祖先 大
针对小练
课标·教材·真题
新考法
证据推理
1. (2024河南)比较各种生物的同一种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可判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类的相比,存在差异的氨基酸数目如图所示,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
A. 猕猴 B. 果蝇 C. 小麦 D. 向日葵
第1题图
A
变式1.1 比较能力迁移
同源器官的研究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通过比较下列动物的前肢骨骼
形态及排列,可推测这些生物( B )
第1.1题图
B
A. 运动方式相同 B. 有共同的祖先
C. 生活环境相同 D. 进化程度相同
2. 课标情境素材改编 如图为种子蕨化石,其根、茎中有输导组织,而且
叶子上长有种子。下列相关叙述不能由此得出的是( C )
A. 种子蕨不像蕨类植物那样繁殖离不开水
B. 种子蕨是蕨类植物到裸子植物的过渡类型
C. 从水生到陆生是生物进化总体趋势之一
D.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
第2题图
C
考 点
3
生物进化的理论
1. 拉马克进化理论:生物是进化的,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生物的一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越来越发达,这种变化的性状能遗传
给后代。
2. 达尔文进化理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以
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苏教八下P127)
概念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① 、不适者被② 的过程
核心内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结果 ③
自然
选择
生存
淘汰
生物进化
3. 生物进化的趋势
(1)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①蕨类植物
②被子植物
(2)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原始单细胞生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 。
陆生
针对小练
课标·教材·真题
1. 课标情境素材改编 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创
造性的工作。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B )
A. 林奈 B. 达尔文
C. 孟德尔 D. 米勒
B
2. 教材练习改编 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
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下列关
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B )
A.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
B. 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C. 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D. 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B
3. (2025湖南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和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无翅和残翅的昆虫在繁殖过程中会发生变异
B. 无翅和残翅的昆虫不容易被吹到大海而淹死
C. 无翅和残翅的昆虫生存,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多
D. 无翅和残翅的昆虫特别多,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考 点
4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1. 人猿同祖
(1)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观点的是英国科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
(2)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有很多,证据之一是在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
化石。
2. 从古猿到人类的进化
(1)进化的原因:由于环境的变迁,生活在树上的人类祖先被迫下地。
(2)人类进化的显著变化:脑容量的逐渐增加等。
(3)经历的主要阶段:
南方古猿→ →直立人→ 。
能人
智人
针对小练
课标·教材·真题
1. 教材讨论改编 北京猿人的居住遗址中存在用火痕迹、石器和石料。
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看,其属于( C )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
C
2. (2025成都)1974年,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露西”化石,并
判断这是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科学家判断“露西”是人类化
石而不是类人猿化石,关键证据是( A )
A. 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B. 身体躯干部有脊椎
C. 上肢骨比下肢骨长
D. 有明显弯曲的指骨
A
二阶
练讲综合学方法
1. (2025山西)观察下图中猫和兔的双眼在头部的位
置,根据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可推测( B )
第1题图
B
新考法
证据推理
①猫双眼的位置更有利于它捕捉猎物
②兔双眼的位置更有利于它躲避敌害
③猫和兔是同一物种但没有共同祖先
④猫和兔双眼位置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要点点拨
第1题:在于理解猫和兔双眼位置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和深入理
解自然选择作用于生物特征的过程。在生存斗争里,具备有利于生存与
繁殖特征(如适合捕猎或躲避敌害的双眼位置 )的个体,更易存活并传递自
身基因,经多代积累,便形成了如今猫和兔各自双眼位置的特征。还需
要清晰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是为适应环境,被自然选择筛选保
留下来的;同时要准确区分 “物种” 概念,猫和兔属于不同物种,且都
拥有共同的祖先,所以③“猫和兔是同一物种但没有共同祖先” 的表述
错误,学习中需避免对物种关系、进化源头产生错误判断 。
2. (2025陕西改编)达尔文对生物和化石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
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地雀喙的形态永远都有利于它的生存
B. 保护色的形成可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C. 生物的进化只与遗传有关
D.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易错点拨
第2题:在于未理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但不
是唯一的证据。
3. (2025广东)科学家发现了种子蕨化石,推断种子蕨是蕨类植物与种子植
物之间的过渡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化石是研究进化的直接证据 B. 蕨类植物比种子植物高等
C. 蕨类植物比种子植物早出现 D. 以上植物有共同的祖先
B
要点点拨
第3题:在于进化趋势的应用:植物进化趋势是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孢子
繁殖→种子繁殖,生殖逐渐脱离水 ),种子植物因生殖方式更适应陆地,
比蕨类高等。明确 “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判断 B 错误(蕨类植物更低
等,种子植物更高等 ) 。
4. (2025苏州)长臂猿是我国境内现存的唯一类人猿类群,主要生活在云
南、海南等省份的森林里。科学家发现海南长臂猿与人类基因组相似度
达96%,其前肢长、无尾等特征与早期人类祖先相似。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C )
A. 长臂猿的前肢变长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 基因相似说明人类由长臂猿进化而来
C. 相似的特征说明二者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D. 基因组的相似度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第4题图
C
变异是不定向的
易错点拨
第4题:在于未理解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归纳总结 建构概念
①幼虫
②若虫
③DNA
④基因
⑤可遗传的变异
⑥不可遗传的变异
⑦原始海洋
⑧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