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第3讲 植株生长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课件(共59张PPT)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单元 第3讲 植株生长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课件(共59张PPT)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苏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04 14: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第4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3讲 植株生长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情境3:“月宫一号”植物舱中,每个植物舱分隔为2个植物间,可
根据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独立控制环境条件,从光照、温度、养分等方面
调控,使植物更快更好地生长发育,获取更多人体所需的健康物质,供
志愿者食用,维持生命活动。
植物舱中的小麦分30批,并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分批种植,以确保志
愿者日常面食(如包子、面条、饺子等)的原料持续供应。
任 务
1
阐明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
1. 结合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分析志愿者日常面食的原料是怎么
来的。
(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苏教七下P106、P107)
实验 结论
海尔蒙特的实验 植物生长的原料是从水中得到的,树木只要有水就
能生长发育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植物可以“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的实验
教材新增 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受到光照时,植物才能“净
化”空气
(2)光合作用
①概念:指植物利用光能,将 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
的 ,同时释放出 的过程。
②表达式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氧气 
③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对比复习)(详见实验4)。
④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
量来源。
2. 舱内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要,从光照、温度、养分等方面调
控,使植物更快更好地生长发育,请分析黑暗环境下温度调低的目的
是什么?
(1)呼吸作用的概念:植物通过细胞呼吸可以分解糖类等 ,获
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的过程。细胞呼吸通常需要氧气,称为有氧呼
吸。有氧呼吸会生成 。有时细胞呼吸还能在无氧条件
下进行,称为无氧呼吸。
(2)呼吸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和线粒体。
有机物 
二氧化碳和水 
(3)呼吸作用的实验
实验 名称 植物细胞呼吸会产生能量(A) 植物细胞呼吸能够生成二氧化碳(B) 植物细胞呼吸会消耗氧气(C)
实验 现象 甲瓶中的温度升高了约2 ℃,乙瓶中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黑色塑料袋b中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带火星的细木条伸入放有新鲜植物的锥形瓶时,火星会立即熄灭;当伸入放有烫过的植物的锥形瓶时,火星不会立即熄灭
实验 结论 种子萌发时会产生较多的① 植物细胞呼吸产生了②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③

能量 
二氧化碳

气 
  在完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需要怎样的人工光照条件是“月宫一
号”必须解决的技术难点问题。“月宫一号”植物栽培利用了人工光植
物照明技术——LED植物照明。
任 务
2
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解释农业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3. 植物舱内的LED智能照明灯,可根据小麦生长需求来调节光照强度达
到增产的目的。你还知道农业生产上哪些现象利用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用的原理吗?
影响因素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及原理



用 光照: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
强度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
① ;随着光照时间的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② 合理利用光照: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③ ;
还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
④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增强 
延长
光(或光照) 
光照时间 
影响因素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及原理



用 二氧化碳浓度:一定范围内,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⑤
,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如施“二氧化碳
气肥”“有机肥”等适量增加⑥
浓度,促进农作物进行光合
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温度: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
的升高,光合作用强度⑦


高 

氧化碳 

强 
影响因素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及原理



用 温度: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
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
但温度过高时,呼吸作用强度
会减弱 降低温度:储存水果、蔬菜、粮食时
一般保持较低温度;大棚种植蔬菜
时,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以减弱
植物⑧ 作用,减少有机物的
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呼吸 
影响因素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及原理



用 氧气浓度:一定范围内,随着
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强
度⑨ 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土壤板结时进
行松土、农田水淹时及时排涝等;
隔绝氧气:蔬菜和水果通过覆盖保鲜
膜来隔绝空气,减弱呼吸作用,延长
保存时间
水分:一定范围内,随着水分
含量的降低,呼吸作用强度降
低 减少水分:储存粮食时,将种子晒
干,保持干燥,⑩
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
增强 
减弱(或降低、
抑制) 
任 务
3
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 “月宫一号”植物舱中种植的小麦等植物承担着为志愿者生存提供氧
气、水(部分水)和食物的任务。那么你知道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在生物圈
中有哪些作用呢?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绿色植物呢?
(1)作用
①提供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不仅满足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
氧气。
有机物和氧气 
②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动态平衡:植物能通过光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
氧气 
(2)保护植被的日常做法:不践踏草坪、保护森林、拒绝使用一次性筷
子、节约用纸等。
一阶
教材知识逐点过
考 点
1
光合作用及相关实验
1. 教材图片改编 在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中,柳树重量增加的原因除了
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水分和少量无机盐之外,主要来源于植物的( A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气体扩散作用
第1题图
A
2. (2025山西)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D )
A. 步骤①目的是增加叶片中的淀粉
B. 步骤②说明该实验变量是黑纸片
C. 步骤③可使叶绿素溶解到清水中
D. 步骤④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蓝
第2题图
D
考 点
2
呼吸作用及相关实验
3. (2025遂宁)下面是呼吸作用概念模型图,其中有几处不恰当( D )
A. 0 B. 1 C. 2 D. 3
第3题图
D
4. (2025北京大兴区)如图是探究种子呼吸的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D )
A. ②④⑥内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
B. ①②两组实验结果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C. ③④两组实验结果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消耗氧气
D. ⑤⑥两组实验结果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时释放热量
第4题图
D
考 点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2025安徽)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
中,促进了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 )
A. 田间管理时,中耕松土
B. 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
C. 果蔬保存时,保持低温
D. 种子收获后,及时晾晒
A
6. (2025江西)为提高蔬菜产量,以下智能调温方式中更有效的是( B )
A. 日出、日落均升温
B. 日出升温,日落降温
C. 日出、日落均降温
D. 日出降温,日落升温
7. (2025北京顺义区)在农业生产上,有效利用太阳光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
施是( A )
A. 合理密植 B. 适时松土
C. 合理施肥 D. 适时浇水
B
A
8. (2025遂宁)大棚种植户应对风沙、寒潮、暴雨等异常天气的措施中,不
能与原理对应的是( A )
A. 及时疏通排涝——抑制呼吸作用
B. 清洗大棚薄膜——增强光合作用
C. 降低夜间温度——抑制呼吸作用
D. 白天加炭火盆——增强光合作用
A
考 点
4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回答9~11题。
9.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努力争取将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B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氢气
B
新考法
主题情境
10.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D )
A. 蒸腾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 蒸腾作用不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C. 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 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
11. 教材正文改编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
福。”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B. 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C.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 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
二阶
练讲综合学方法
1. (2025洛阳)如图是某种植物细胞内两种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C )
A. 过程①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B. 进行过程②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 过程①和②都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D.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提高①的效率
第1题图
C
易错点拨
第1题:在于未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① 二氧化碳+水→有机
物+氧气,表示光合作用(叶绿体中进行);②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
水,表示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2. (2025陕西改编)如图是小秦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复习时绘制的示意
图,若其表示植物生理活动中的物质转变,②和④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第2题图
A
A. ①可表示二氧化碳和水
B. 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C. ③可表示无机盐和氧气
D. ④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易错点拨
第2题:在于明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消耗有机物,
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3. (2025福建)圆柏具有刺叶和鳞叶两种叶形,幼树以刺叶为主。随着树龄
增长,树木长高,叶不易被遮挡,刺叶逐渐被鳞叶取代。两种叶形的叶
绿素含量和气孔开放程度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第3题图
①刺叶可减少叶片间相互遮挡,会降低光合作用
②刺叶的叶绿素含量更高,有助于幼树生长发育
③鳞叶的气孔开放程度小,具有较好的抗旱功能
④树龄增长,鳞叶取代刺叶有利于适应弱光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要点点拨
第3题:在于探究圆柏刺叶和鳞叶的结构、功能与环境适应的关联。可以
从以下三步解决:第一步 数据解读:从图中精准提取信息,明确刺叶叶
绿素含量更高、鳞叶气孔开放程度更小。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色
素,含量高意味着光合作用强;气孔开放程度影响蒸腾作用,气孔开放
程度小则水分散失少。第二步 结构—功能—环境适配:幼树阶段,以刺
叶为主是因为幼树易被遮挡处于弱光环境,刺叶叶绿素含量高可增强光
合作用,满足生长需求;随着树龄增长,树木长高,叶不易被遮挡,进入强光环境,鳞叶气孔开放程度小,能减少水分过度散失,具备更好的抗旱功能,适应在强光下的生存。第三步 选项辨析:基于上述对结构、功能、环境的分析进行判断。
4. (2025长沙)某校在“栽培一种植物”的综合实践项目学习中开展了种植黄瓜的活动,部分学习内容与实践过程如下:
第4题图
新考法
跨学科实践
(1) 图中气体①是 ,它和氧气通过叶片上的 (填结
构名称)进出。
二氧化碳 
气孔 
气孔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生长过程中适量施肥,主要是给黄瓜植株的生长提供 ;幼
苗长到3~4片叶后进行松土使土壤透气,可促进根部的 作用。
(4)南瓜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且不易感染病菌,在农业生产中可作为
砧木与黄瓜嫁接,实现黄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在靠接法嫁接过程中(如
图所示),黄瓜幼苗的处理方式是 ,理由是


无机盐 
呼吸 
甲处理 
黄瓜幼苗是接
穗,不能去心;在形成层的连接部位中,甲处理的形成层连接茎和叶,
为接穗端(合理即可) 
(2)黄瓜的花是单性花,只有雌花结果。黄瓜果实是由雌蕊中的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成。
子房
要点点拨
第4(1)题:在于掌握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对应图中的①为二氧化碳。气孔是叶片上气体与外界进行气
体交换的“窗口”,便于气体进出。
5. (2025广东)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的花受精后,子房与伸长的子
房柄形成果针扎入土中,子房在土壤中发育成荚果。花生植株的结构和
种植方式分别如图甲、 乙所示。
第5题图
请回答:
(1)花生的种子由 发育而来。花生叶肉细胞中的 (填结
构)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然后通过 (填结构)运输到种子。
胚珠 
叶绿体 
筛管 
(2) 在南方多雨水地区,花生种植在垄上比种植在
平地上的产量会更高,其原因可 。种植时需合理密植,以充分利用 。
排水沟便于排水利于呼吸作用
垄上排水好,保证根部的呼吸作用 
光照 
新考法
原因分析
(3)同学们对花生在地下结荚果的原因很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花生结荚
果需要黑暗条件,他们对此进行验证。
①实验过程:不让果针入土,把果针随机分成两组,甲组套上
,乙组套上不透光玻璃管,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②实验结果:甲组 ,乙组结荚果。
③实验结论:花生结荚果需要黑暗条件。
透明玻
璃管 
不结荚果 
④ 讨论交流:有同学发现乙组虽然结荚果,但部
分荚果发育不良。据此推测:土壤不是花生结荚果的必要条件,但______

土壤
新考法
证据推理
会促进荚果发育 
要点点拨
第5题:在于对垄上种植植物的理解。“垄” 是一种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耕
作方式,指的是在田间用土堆起的条状高地,其两侧为低于垄面的沟。
这种结构有助于提高土壤透气性、排水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地
温,便于农作物(如蔬菜、玉米等)生长和田间管理。垄上种植植物,多余
的水从排水沟排出,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实验4 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对比复习)(苏教七下P108~
110、112)
三阶
教材实验迁移练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
释放氧气
变量 ① ② —
装置图
二氧化碳 
光照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
装置图
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锥形瓶A 实验组:锥形瓶B 对照组:叶片的曝光部分 实验组:叶片的遮光部分 —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
实验 原理 碘液 淀粉 氢氧化钠 二氧化碳 碘液 淀粉 黑色纸片 光照 带火星的细木条 氧气
实验 步骤 安装实验装置→移到光照下放置一段时间并观察→待试管内液面下降到比烧杯内液面低时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伸入试管内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
释放氧气
装置图
实验 现象 锥形瓶A中叶片
③ ,锥
形瓶B中叶片
④ 遮光部分⑤ ,曝光部分⑥ 在光照下能观察到
试管内有⑦
产生;带火星
的细木条重新燃烧
变蓝 
未变蓝 
未变蓝
变蓝 

泡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 绿叶在光照下能够
释放氧气
得出 结论 ⑧
是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必不可少的
原料 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
机物是⑨ ; b.⑩ 是绿叶
合成有机物不可缺少
的条件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
释放
二氧化碳 
淀粉 
光照 
氧气 
一题精练一实验
例1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
响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注:氢氧化钠
溶液具有较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例1题图
实验视频: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视频: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视频: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若用A瓶和B瓶作对照进行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
?取下A、B瓶中的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
观察发现直接变蓝的是 ,这说明 是绿叶合成淀
粉不可缺少的条件。
(2)C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因为C瓶中的叶片进行
了 作用,消耗了 。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
条件吗 
B瓶中的叶片 
光照 
呼吸 
氧气 
科学探究的三原则
(3)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为确保实验只有一个变
量,除设置装置瓶的透光性外,其他条件都要尽量保持 。
(4)B组叶片与C组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为 ,该
实验控制变量的手段是 。
相同且适宜
二氧化碳 
C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的目的
(5)实验前对绿色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6)对叶片进行脱色时,将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中的目的是
,叶片用酒精脱色后用清水漂洗是为了

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全部运
走或耗尽 
溶解叶
片中的叶绿素 
洗去残留的酒
精,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新考法
(7)[实验方案优化]实验中需要用瓶塞塞紧玻璃瓶口,其目的是
。实验中发现使用木制瓶塞时瓶口密封
性稍有欠缺,你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
(8)[实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有同学在实验时发现A瓶中的叶片也有些变
蓝,结合装置特性及实验操作,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防止漏气
和外界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换用橡胶塞 
A瓶的
避光性不好,导致有光照进入A瓶中(或暗处理时遮光不完全;暗处理时
间不充足,导致A瓶中原有淀粉未耗尽等,合理即可) 
(9)[新课标·生命安全教育]脱色时需要用酒精灯水浴加热,为确保实验安
全,请提出一条措施:


(10)[学以致用]请结合上述实验,为进行大棚种植的菜农提出一条提高农
作物产量的合理建议:

先在小烧杯中盛好酒精再点燃酒精灯,避免酒
精与明火相遇,导致酒精燃烧(或加热结束后及时将酒精灯熄灭等,合理
即可) 
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适当提高大
棚内的光照强度等,合理即可) 
  变量不等于控制变量的手段,变量是设计探究实验时人为控制的因
素,但人为控制变量是需要借助一定手段的,即控制变量的手段。进行
辨析时,可根据实验目的和设计确定变量。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变量
时,若题干中出现为了探究(或验证、研究)A对B的影响等类似表述时,
其中A就为实验变量;②根据实验设计确定变量时,找出实验设计中唯一
不同的处理方式或分析控制变量的手段影响的直接因素即为变量。
方法提炼·辨析变量及其控制手段
例2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香荷芋光合作用的影响,生物兴趣小
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控制变量的手段是 。
例2题图
光照强度
控制冷光灯管的高度 
  实验结果一般需要通过相关的检测指标来反映,检测指标是根据生
物体所需检测的内容而选择的检测参数,可通过观察实验处理后的变化
量进行判断。在生物学实验中,判断一个实验中的检测指标通常需要结
合实验目的、处理方法及实验设计来分析。
方法提炼·检测指标的判断
例3  中农八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黄瓜
品种,抗病能力强,瓜条顺直,若研究团队想探究“二氧化碳对温室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则需要测量黄瓜的
(写出一点即可)等数据。
株高、茎粗、叶长、叶宽、
黄瓜果实的长度、黄瓜果实的重量等 
例4 (2025成都)为研究光照的强弱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生物学兴
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共4组),并按照下表方案进行实验。
光照条件下,黑藻会释放出氧气,使试管内的压强增大;黑暗条件下,
黑藻进行呼吸作用时会吸收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会溶于稀碳酸氢钠溶
液,使试管内压强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中考新情境实验
例4题图
(1)光照条件下,甲组装置的试管内压强会增大,原因是
。实验正常进行相同的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丁4组
实验装置记录到了不同的压强数据,此时,压强最大的是 组、压
强最小的是 组。
黑藻进行光合
作用产生氧气 
甲 
丁 
组别 光照强弱控制 数据收集和处理
甲 强光:不包裹试管 4组实验同时开始,用灵敏压强
传感器和数据收集仪,连续收
集各组的压强数据,并用计算
机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乙 中光:一层纱布包裹试管 丙 弱光:两层纱布包裹试管 丁 黑暗:不透光的铝箔包裹试管 (2)本实验中控制光照强弱的方法是
,请提出另外一种控制光照强弱的方法:

用不同层数的纱布或不透光的铝箔
包裹试管 
调节灯与试管之
间的距离 
组别 光照强弱控制 数据收集和处理
甲 强光:不包裹试管 4组实验同时开始,用灵敏压强
传感器和数据收集仪,连续收
集各组的压强数据,并用计算
机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乙 中光:一层纱布包裹试管 丙 弱光:两层纱布包裹试管 丁 黑暗:不透光的铝箔包裹试管 (3)每组实验中,稀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会影响实验结果,为保证实验数
据准确可靠,还应该在实验中注意控制的影响因素有
(答出2点)。
黑藻的数量、温
度 
组别 光照强弱控制 数据收集和处理
甲 强光:不包裹试管 4组实验同时开始,用灵敏压强
传感器和数据收集仪,连续收
集各组的压强数据,并用计算
机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乙 中光:一层纱布包裹试管 丙 弱光:两层纱布包裹试管 丁 黑暗:不透光的铝箔包裹试管 (4)该实验利用了灵敏压强传感器和数据收集仪收集压强数据,并使用计
算机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请你谈谈新技术的使用对科学研究的
作用:

提高了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效率,便于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合
理即可) 
组别 光照强弱控制 数据收集和处理
甲 强光:不包裹试管 4组实验同时开始,用灵敏压强
传感器和数据收集仪,连续收
集各组的压强数据,并用计算
机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乙 中光:一层纱布包裹试管 丙 弱光:两层纱布包裹试管 丁 黑暗:不透光的铝箔包裹试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