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2019)必修三Unit4 Amazing Art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外研版(2019)必修三Unit4 Amazing Art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外研版(2019)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11-04 14: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研版必修三 Unit4 “Amazing Art” Understanding ideas—— 卢浮宫艺术品阅读
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本单元第 3 语篇分析 Understanding ideas:Live from the Louvre
【What】 选自《外研版必修三 Unit4 Amazing Art.pdf》的 “Understanding ideas” 板块,为第一人称记叙文片段。以 Zack 的卢浮宫现场播报为视角,详细描述《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石头材质、无头臂、裙摆被风吹起的动态,雕刻技艺精湛)与《蒙娜丽莎》(尺寸小于预期、玻璃保护、笑容神秘 —— 兼具愉悦与忧伤),传递对艺术品的赞叹,展现卢浮宫经典艺术的魅力。
【Why】 认知价值:帮助学生通过教材文本 “走进” 卢浮宫,了解两件世界级艺术品的核心特征,建立 “艺术细节与艺术价值关联” 的认知,如从 “胜利女神裙摆动态” 感受雕刻技艺; 语言价值:文本包含丰富的描述性词汇(incredible/mysterious)、细节描写句式(“her dress is being folded by the wind”),为教材后续 “描述艺术品” 的语言输出提供范例; 素养价值:通过文本对艺术品的细腻描写,激发学生对经典艺术的兴趣,培养 “关注细节、品味艺术” 的鉴赏习惯,契合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学科单元教学设计中 “主题意义探究” 要求。
【How】 文本结构:采用 “地点导入 - 艺术品描述 - 个人感受” 的片段结构,先点明 “在卢浮宫石阶顶端”,再分别描述两件艺术品(先名称,再外观细节,最后表达赞叹),逻辑清晰,便于学生提取信息; 语言特征: 描写性词汇丰富:用 “huge” 形容胜利女神雕塑规模,“mysterious” 描述蒙娜丽莎笑容,增强画面感; 修辞手法生动:如 “it looks like she has just flown down out of the sky” 用比喻展现胜利女神的动感; 第一人称视角:以 “I” 的感受(“I can't believe...”、“I catch a sense of sadness”)拉近与读者距离,增强感染力,符合现场播报的语境。
(二)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学生在第 1-2 已接触教材中的艺术形式话题,对卢浮宫有基础认知(位置、藏品数量);具备基础的英语阅读能力,能读懂简单记叙文;掌握 “beautiful”、“famous” 等基础描述词汇,能简单表达感受。
存在问题:对教材文本中艺术品的专业描述(如 “裙摆被风吹起的动态细节”“神秘笑容的双重感”)理解不深入;艺术相关词汇(如 “sculpture”、“carving”)储备不足,难以准确提取文本细节;用英语概括艺术品特点时,语言组织零散,缺乏逻辑。
解决措施:提供教材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支架(如 “made of stone”“mysterious smile”);设计分层阅读任务(先找外观信息,再析艺术特色);通过小组合作填写 “艺术品信息表格”,帮助梳理逻辑,降低理解与表达难度。
(三)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信息,提取语篇关键信息;运用艺术相关词汇描述艺术品 能从教材文本中提取《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蒙娜丽莎》的关键信息(外观、材质、艺术特色),完成 “艺术品信息表格”; 能识别教材文本中的描写性词汇与比喻句,分析其对展现艺术品魅力的作用(如 “incredible” 体现对雕刻技艺的赞叹); 能运用教材中的基础艺术词汇(如 “sculpture”、“painting”、“mysterious”),口头概括两件艺术品的核心特点,表达简单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从《外研版必修三 Unit4 Amazing Art.pdf》(以下简称 “教材”)文本中提取《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蒙娜丽莎》的关键信息,包括外观特征(如胜利女神 “无头臂、裙摆动态”、蒙娜丽莎 “尺寸小、神秘笑容”)、材质(胜利女神 “石头材质”)、艺术特色(胜利女神 “雕刻技艺精湛”、蒙娜丽莎 “笑容兼具愉悦与忧伤”);
理解教材文本的叙述逻辑,即 “地点定位 —艺术品描述 —个人感受” 的片段结构,明确两件艺术品的介绍顺序与内容关联。
2. 教学难点
赏析教材文本中描写性语言(如 “incredible”“mysterious” 等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如 “it looks like she has just flown down out of the sky” 的比喻)对展现艺术品魅力的作用,准确分析语言表达效果;
运用教材中的艺术相关词汇(如 “sculpture”“painting”“carving”),连贯概括两件艺术品的核心特点,避免信息零散或表达不规范。
(五)学习活动设计(第 3 )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及互动方式(时间)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深度学习特征
目标 1:提取两件艺术品关键信息,完成信息表格 (学习理解类活动:获取与梳理) Activity 1:回顾导入,聚焦文本(5 分钟) 教师提问:“We learned about the Louvre's basic info yesterday. Today, we'll follow Zack to see two treasures. What do you expect to know about them ”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封面图片,预测文本内容(如 “appearance, material”),激活阅读期待。 衔接前序知识,通过预测建立 “已知 —未知” 关联,符合深度学习 “激活背景知识” 的要求 学生能说出 2-3 个想了解的艺术品信息维度(如外观、材质),预测方向与文本内容契合 联想与结构
Activity 2:精读文本,提取信息(15 分钟) 教师发放 “艺术品信息表格”(如下),学生默读教材文本中《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蒙娜丽莎》段落,用荧光笔标记关键信息并填入表格; 小组内核对答案,教师巡视指导,针对 “裙摆被风吹起”“笑容神秘” 等细节,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原文确认。(艺术品信息表格) 艺术品名称 外观特征 材质
目标 2:赏析文本语言与修辞,分析表达效果 (应用实践类活动:分析与判断) Activity 3:语言赏析,小组讨论(12 分钟) 教师呈现教材文本中的典型语句: - “The skill of the sculptor is just incredible” - “It looks like she has just flown down out of the sky” - “When I look into her eyes it seems she has a mind of her own!” 小组讨论:“What words/rhetorical devices make the artwork vivid How ” 引导学生分析形容词(incredible)、比喻(like flown down from sky)、拟人(has a mind of her own)的作用;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教师总结:教材通过生动语言让读者 “看见” 艺术品魅力。 聚焦教材文本的语言本质,引导学生从 “读内容” 到 “品语言”,符合深度学习 “本质与变式” 中 “挖掘语篇语言价值” 的要求 学生能准确识别形容词与修辞手法,70% 以上学生能阐述其表达效果(如 “incredible 体现对雕刻技艺的赞叹”) 本质与变式
目标 3:运用词汇概括艺术品特点,表达个人感受 (迁移创新类活动:创造与应用) Activity 4:口头概括,分享感受(10 分钟) 教师提供语言支架(基于教材词汇): - “The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is a ______ made of ______. It's amazing because ______.” - “The Mona Lisa is a ______ with a ______ smile. I think it's ______ because ______.” 学生结合教材信息与个人理解,完成口头概括,同桌互评; 邀请 2-3 名学生全班分享,教师点评语言准确性与内容完整性。 提供教材相关的语言支架,帮助学生将文本信息转化为个人表达,落实深度学习 “迁移与创造” 要求,实现 “输入 - 输出” 转化 学生能运用支架完成概括,60% 以上学生可加入个人感受(如 “I think it's mysterious because the smile changes”),语言表达符合教材词汇范围 迁移与创造
Activity 5:总结回顾,拓展思考(3 分钟) 教师提问:“What did we learn about the two artworks from the textbook What makes them treasures ” 引导学生总结教材核心内容,初步感知艺术品的价值,为下伦勃朗自画像学习铺垫。 梳理本知识脉络,强化教材文本与 “艺术价值” 主题的关联,培养深度学习 “价值与评价” 意识 学生能准确总结两件艺术品的核心特点,部分学生可提及 “技艺精湛”“有独特魅力” 等价值维度 价值与评价
(六)教学板书设计
Understanding ideas: Live from the Louvre (Lesson 3) Text Structure Location → Artwork 1 → Artwork 2 Key Info of Artworks 1)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 Appearance: No head/arms; dress folded by wind - Material: Stone - Feature: Incredible sculpting skill 2)Mona Lisa - Appearance: Small; protected by glass; mysterious smile - Feature: Smile shows happiness & sadness 3)Rambrandt -self-portrait -reasons Vivid Language 1)Adjectives: incredible, mysterious 2)Rhetoric: - Metaphor: "flown down out of the sky" - Personification: "has a mind of her own"
(七)作业设计
1. 完善课堂 “艺术品信息表格”,补充 1 个教材文本中未填入表格的细节;
2. 选择教材中的一件艺术品,用英语写 50-60 词的短句,包含 “外观、材质、艺术特色”,至少使用1个课堂赏析的形容词(如 “incredible/mysterious”);
3. 预习教材中伦勃朗自画像的段落,标记出“伦勃朗创作自画像的数量”、“作者对自画像的疑问” 两个关键信息,下分享。
(八)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1. 本通过 “预测—精读—赏析—表达” 的递进活动,符合“层层深入引导思维”的理念,学生在信息提取环节表现较好,能准确匹配教材文本细节与表格内容,但在语言赏析环节,部分学生对“拟人手法” 的理解仍显模糊,需在后续教学中通过更多教材例句强化。
2. 语言支架的设计有效降低了口头表达难度,多数学生能运用教材词汇完成概括,但少数基础较弱学生仍依赖支架,自主组织语言能力不足,需在作业批改中针对性提供个性化反馈(如补充教材中的同义表达)。
3. 作业设计与教材文本紧密衔接,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为下预习铺垫,但需关注学生对 “教材细节补充” 的完成质量,避免仅停留在表层信息,可在下增设 “细节分享” 环节,强化深度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