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1 微生物的特点和主要类型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2.1 微生物的特点和主要类型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04 15:1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实验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位于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第1节,内容包括:一是微生物的概念、类型和培养方法;二是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寄生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使人和动植物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3个方面。教材系统分析了微生物在生物圈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对微生物一章的总结。具体概念如下:●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绝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腐生性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寄生性微生物是物圈中的消费者。◎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微生物属于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有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
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但对微生物的认识不够准确。微生物对于该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个模糊的概念。但学生的优势在于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能够根据所见所闻,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纠正、加强他们的认识。
学习目标确定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真菌的寄生问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5)通过活动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6)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艾滋病人,学会关爱社会特殊人群。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微生物及其种类。2.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发现我们身边的微生物。2.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学习评价综合评价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自评组评教师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预习情况兴趣态度知识点掌握情况……
6.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习活动 教学评价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准备上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师:(播放幻灯片)同学看图片,大家有听说过“非典”吗?师:非典型肺炎在2002年开始爆发,期间因此死亡了900多人,好多医务人员也因此牺牲。那么引起这场灾难的元凶是什么呢?师:有些同学回答对了,是一种称为SARS的病毒,它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是一种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生物,属于微生物。什么是微生物呢?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1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做好上课的准备。有!病毒!细菌!(不知道!) 回答正确即可 由非典,SARS病毒导入微生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贴近生活实际。
一.什么是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微生物吗?请举手回答师:回答正确!在书本上第52页,画起来,注意几个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低等。(播放幻灯片)(板书)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呢?师: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这个一定要注意了。蘑菇个头很大,但它是真菌,也是微生物。 生: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生:不是,蘑菇很大。 微生物概念 指导学生画书,提高学习效率。强调易错点,帮助学生理解。
二.微生物的种类1.单细胞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等2.多细胞微生物:霉菌、蘑菇等3.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师:除了蘑菇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微生物,能不能列举几种?师:下面我们将微生物分为三种类型来学习(播放幻灯片),看看同学们刚才说的、或者心里默默想的那些是不是属于微生物。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微生物、少数是多细胞微生物、还有一些是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师:首先我们来看看单细胞微生物,单细胞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藻、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 生:细菌、病毒、霉菌等。 说出即可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艾滋病人,学会关爱社会特殊人群。
师:(播放幻灯片)这是单细胞微生物细菌的形态,这是球形菌、这是杆形菌、这是弧形菌和螺旋形菌,形态都是不一样的师:(播放幻灯片)这个像什么,是不是很像葡萄,这是葡萄球菌,是球形菌。这个呢?这个是大肠杆菌,是杆形菌。这个是弧形菌,有一个弧度,这个是螺旋菌。师:(返回幻灯片)第二种叫做多细胞微生物(占少数),如各种霉菌及大型真菌等。橘子发霉了,是什么在作怪呢?就是霉菌在捣乱。这些是食用菌,可以吃的,像木耳(美容养颜)啊、香菇、金针菇,都是生活中很常吃的。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吃呢? 师:同学们有的蘑菇颜色鲜艳,长得很漂亮,但是吃了会中毒的,比如粘草菇、毒蝇鹅膏菌都是毒蘑菇,都是不能吃的。师:(播放幻灯片)第三种是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这是乙肝病毒,流感病毒,还有艾滋病病毒,看到这个同学们心理是不是就会害怕?其实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传染,拥抱、握手是不会传染的,所以你们不要害怕,更不能歧视艾滋病病人,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生:不是,例如毒蘑菇。 有问有答
三、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微小2、结构简单3、分布广泛 师:好!学过微生物的种类后我们接下来看看微生物都生活在哪里呢?(播放幻灯片)微生物种类繁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上至10000m的高空,深至11000m的海底,都有微生物存在。主要是分布在土壤中,一些分布在动植物体内和体表,少数是分布在岩石、矿山和荒漠。所以我们可以说:微生物无处不在师:通过学习,那同学们讨论一下,微生物有哪些特点呢?师:总的概括,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师:既然微生物无处不在,那么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呢?下面有个关于这个问题的活动探究,时间关系没办法让同学们自己探究,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别人探究的过程,学习学习。 生:(积极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自己总结完成概念图 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
三、微生物的特点1、个体微小2、结构简单3、分布广泛 师:首先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放久了的面包很容易发霉;为什么放久了的面包会发霉?针对这些问题就得开始收集相关信息了,面包的发霉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部分微生物(主要是霉菌)进入了面包中。有了这些信息后我们就能大胆作出假设: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着微生物(播放幻灯片)。师:接下来该怎么做?是不是就该做实验来证明这个假设呢?没错!那么首先我们就得设计个实验方案,这边的方案是(播放幻灯片):采用对照实验,一个培养皿密闭,一个培养皿开盖(可放置于教室、实验室、家里等地方),里面放入已经过灭菌的面包。各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观察已灭菌的面包中霉菌的生长情况并及时记录观察现象。(播放幻灯片)一段时间过后发现:开盖的培养皿中的面包长出了菌斑,而密封的培养皿则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菌斑在与空气接触的培养皿中。于是得出结论:到处都有微生物的存在。师:这个是老师这边的探究方案,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也可以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同学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讲的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板书) 生:(积极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生: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 通过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
四、微生物的生活1.腐生生活:分解者2.寄生生活:消费者3.自养生活:生产者4.与动植物共生:固氮 师:微生物是如何生活和繁殖的?我们接着学习微生物的生活。我们说微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微生物分布广泛吗?师:(播放幻灯片)微生物之所以数量多、分布广,与他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我们主要分类三类来学习,第一类是腐生生活,如霉菌、蘑菇等,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什么是腐生?师:(播放幻灯片)这是发霉的橘子(霉菌)、蘑菇,都是腐生型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短片,更直观地了解一下腐生微生物。(播放视频1)师:第二种代谢类型是寄生生活,如:炭疽杆菌、真菌等,他们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寄生的概念是?师:(播放幻灯片)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都是寄生型细菌。师:(播放幻灯片)这个是脚癣,人的头癣、灰指甲、脚癣都是由真菌寄生引起的。真菌也能寄生在植物体内,引起植物疾病,请看幻灯片。所有的病毒都不能独立生活,他们分别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或细菌体内。在生态系统中,寄生性微生物和动物一样,属于消费者。师:第三种类型是自养生活如:蓝藻、硫细菌等,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他们像植物一样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储能有机物,以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蓝藻是光能自养型,硫细菌等是化能自养型,这个了解一下就可以。师:还有一种代谢类型是与动植物共生如地衣、根瘤菌。(同时播放幻灯片)与植物共生,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其中,真菌向藻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藻类向真菌提供营养物质。还有一种是与动物共生,例如白蚁和某些原生动物,这个大家自己看一下,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生:回答问题。看课本P58: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生:把书上第58页对应的重点句子画出来生:寄生就是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病毒生活在 其他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体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生:把这种以无机物、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合成有机物供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方式,称为自养。 通过真菌的寄生问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微生物的生活微生物繁殖特点:繁殖速度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主要有哪三种?(板书)腐生生活、寄生生活、自养生活。师:另外还有的代谢类型是与动植物共生,是不是。所以我们说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多而且强度高的。师: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是不是非常快啊? 师:接下来我们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师: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的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地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坟场!微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成分,尤其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生:腐生生活、寄生生活、自养生活。生:认真看视频。生:是的。生:很乱,垃圾堆积。 通过真菌的寄生问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结巩固 师:好,我们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里,我们再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请同学们用剩下的这点时间复习一下刚刚学过的知识,做一下练习。下节课我们学习第2课时,同学们回去自己预习下节课的内容:细菌、真菌、病毒。 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生:认真复习及做练习册。 利用板书进行总结,巩固新课知识。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检测和迁移性检测:【基础检测】1、下列生物中能产生抗生素的是( )。 A. 酵母菌 B. 白僵菌 C. 青霉菌 D. 苏云金杆菌2、微生物无处不在,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分解有机物都不需要氧气B、真菌的繁殖方式都是孢子生殖C、固氮微生物能够将氮气转化为氮肥D、用营养液培养病毒可加快繁殖速度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 B、细菌细胞不同于洋葱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细菌依靠芽孢进行繁殖D、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酒4、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中有不少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给人类带来危害B、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会使人患病,所以病毒对人都是有害的C、酿酒、造醋等酿造工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D、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扮演“清洁工”的角色【迁移性检测】.“超级细菌”一度引起人们关注,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质的细菌。图甲是日本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的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中的细菌属于______菌。(2)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体内没有______,因此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3)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因此细菌属于______生物(填“原核”或“真核”)。酵母菌与人类关系密切,被广泛应用在______等方面。(写出一项即可)
作业设计:【菌落】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下面是我们为幼儿园的老师设计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小朋友们知道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皿号ABC实验步骤①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②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③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实验现象许多菌落少数菌落?(1)C组在此实验中起__ __作用。(2)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是否要求A、B两组取样面积相同?____(选填“是”或“否”)。其目的是__ __。(3)上表中,C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__ __。(4)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 __。(5)通过以上培养细菌的过程,可以知道细菌必备的生存条件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