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各有理式中,分式有( )
,
x2y,,,.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若分式无意义,则( )
A.x=1
B.x=﹣1
C.x=1或x=﹣1
D.没有这样的有理数
3.分式约分等于( )
A.1﹣x
B.
C.
D.
4.若x=1是分式方程=1的解,则a的值为( )
A.1
B.2
C.3
D.4
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2,2,4
C.3,4,5
D.3,4,8
6.在△ABC中,∠A=45°,∠B比∠C大15°,则∠B=( )
A.125°
B.100°
C.75°
D.50°
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对顶角一定是相等的
B.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如果|a|=|b|,那么a=b
8.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它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3cm,则它的周长为( )
A.19cm
B.19cm或14cm
C.11cm
D.10c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当x=_______时,分式没有意义.
10.计算:
=_______.
11.当m=_______时,方程会产生增根.
12.已知1纳米=10﹣9米,某种微粒的直径为2013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微粒的直径为_______米.
13.命题“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是0”的逆命题是_______,它是_______命题.
(填“真、假”)
14.如图,AB∥CD,∠B=68°,∠E=20°,则∠D的度数为_______度.
15.如图,在△ABC中,∠B=90°.AB=3,BC=5.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拆痕为DE,则△ABE的周长为_______.
1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另两个角是_______.
三、解答题
17.计算:
(1)
(2).
18.解方程:
(1)+=1;
(2)=+.
19.在△ABC中,∠C=90°,DE垂直平分斜边AB,分别交AB、BC于D、E.若∠CAB=∠B+30°,求∠AEB.
20.先将式子÷(1+)化简,再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a代入求值.
21.如图,已知△ABC中,∠B=40°,∠C=62°,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写出推导过程)
22.若符号“”称为二阶行列式,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
=ad﹣bc,请你根据上述规定求出下列等式中x的值:
=1.
23.在一次“手拉手”捐款活动中,某同学对甲.乙两班捐款的情况进行统计,得到如下三条信息:
信息一.甲班共捐款120元,乙班共捐款88元;
信息二.乙班平均每人捐款数比甲班平均每人捐款数的0.8倍;
信息三.甲班比乙班多5人.
请你根据以上三条信息,求出甲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各有理式中,分式有( )
,
x2y,,,.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分式的定义.
【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对各式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式子,的分母中含有未知数,是分式;
x2y,,的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是整式.
故选B.
2.若分式无意义,则( )
A.x=1
B.x=﹣1
C.x=1或x=﹣1
D.没有这样的有理数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可得:|x2|+1=0,再解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x2|+1=0,
解得:没有这样的有理数,
故选:D.
3.分式约分等于( )
A.1﹣x
B.
C.
D.
【考点】约分.
【分析】先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它们的公因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
==.
故选:D.
4.若x=1是分式方程=1的解,则a的值为( )
A.1
B.2
C.3
D.4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分析】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把x=1代入分式方程=1就得到关于a的方程,从而求出a的值.
【解答】解:把x=1代入分式方程=1得:
=1,
解得:a=1.
故选:A.
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2,2,4
C.3,4,5
D.3,4,8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进行判断.
【解答】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错误;
B、2+2=4,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错误;
C、3+4>5,能构成三角形,故C正确;
D、3+4<8,不能构成三角形,故D错误.
故选C.
6.在△ABC中,∠A=45°,∠B比∠C大15°,则∠B=( )
A.125°
B.100°
C.75°
D.50°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C=135°,然后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解答】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A=45°,
∴∠B+∠C=135°.
又∵∠B比∠C大15°,
∴∠B=∠C+15°.
∴∠C+15°+∠C=135°.
解得:∠C=60°.
∴∠B=60°+15°=75°.
故选:C.
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对顶角一定是相等的
B.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如果|a|=|b|,那么a=b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同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个直线平行;绝对值相等两个数,可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解答】解:A、对顶角相等,故A选项正确C错误.
B、同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个直线平行,故B选项错误;
C、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C选项错误;
D、绝对值相等两个数,可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8.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它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3cm,则它的周长为( )
A.19cm
B.19cm或14cm
C.11cm
D.10cm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应讨论当8为腰或3为腰两种情况求解.
【解答】解:当腰长为8cm时,三边长为:8,8,3,能构成三角形,故周长为:8+8+3=19cm.
当腰长为3cm时,三边长为:3,3,8,3+3<8,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三角形的周长为19cm.
故选: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当x= 2 时,分式没有意义.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可得x﹣2=0,再解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x﹣2=0,
解得:x=2,
故答案为:2.
10.计算:
= 1﹣a .
【考点】分式的乘除法.
【分析】首先把除法变成乘以除式的倒数,再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分后相乘即可.
【解答】解:原式= = =1﹣a,
故答案为:1﹣a.
11.当m= ﹣3 时,方程会产生增根.
【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
【分析】方程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x﹣3)化为整式方程,把可能的增根x=3代入即可求解.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公分母(x﹣3),得:x=2(x﹣3)﹣m
①,
由x﹣3=0,得:x=3,
把x=3代入①,得:m=﹣3.
∴当m=﹣3时,原方程有增根.
12.已知1纳米=10﹣9米,某种微粒的直径为2013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微粒的直径为 2.013×10﹣6 米.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分析】利用纳米与米的单位换算关系进而化简求出答案.
【解答】解:2013纳米=2013×10﹣9米=2.013×10﹣6米.
故答案为:2.013×10﹣6.
13.命题“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是0”的逆命题是 和是0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它是 真 命题.
(填“真、假”)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解答】解:逆命题是和是0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根据相反数的意义,知该逆命题是真命题.
故答案为:和是0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真.
14.如图,AB∥CD,∠B=68°,∠E=20°,则∠D的度数为 48 度.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FD=∠B=68°,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得∠D=∠BFD﹣∠E,由此即可求∠D.
【解答】解:∵AB∥CD,∠B=68°,
∴∠BFD=∠B=68°,
而∠D=∠BFD﹣∠E=68°﹣20°=48°.
故答案为:48.
15.如图,在△ABC中,∠B=90°.AB=3,BC=5.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拆痕为DE,则△ABE的周长为 8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知,AE=CE,
∴△ABE的周长=AB+BE+AE=AB+BE+CE=AB+BC=3+5=8.
故答案为:8.
1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另两个角是 50°、50°或20°、80°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80°的角可作底角,也可作顶角,故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①当80°的角是顶角,则两个底角是50°、50°;
②当80°的角是底角,则顶角是20°.
故答案为:50°、50°或20°、80°.
三、解答题
17.计算:
(1)
(2).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分析】(1)首先对括号内的分式通分相减,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进行约分即可;
(2)首先计算0次幂以及负指数次幂,然后进行加减即可.
【解答】解:(1)原式= = =
(2)原式=1﹣4+3=0.
18.解方程:
(1)+=1;
(2)=+.
【考点】解分式方程.
【分析】两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1)去分母得:1﹣x=x﹣1,
解得:x=1,
经检验x=1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
(2)去分母得:42x=12x+96+10x,
解得:x=4.8,
经检验x=4.8是分式方程的解.
19.在△ABC中,∠C=90°,DE垂直平分斜边AB,分别交AB、BC于D、E.若∠CAB=∠B+30°,求∠AEB.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已知DE垂直平分斜边AB可求得AE=BE,∠EAB=∠EBA.易求出∠AEB.
【解答】解:∵DE垂直平分斜边AB,
∴AE=BE,
∴∠EAB=∠EBA.
∵∠CAB=∠B+30°,
∠CAB=∠CAE+∠EAB,
∴∠CAE=30°.
∵∠C=90°,
∴∠AEC=60°.
∴∠AEB=120°
20.先将式子÷(1+)化简,再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a代入求值.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先将原式化为最简分式,然后选取一个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整数a代入化简后的分式,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1+)
=
=
=,
当a=0时,原式==﹣1.
21.如图,已知△ABC中,∠B=40°,∠C=62°,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写出推导过程)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BAC的度数,由AE是∠BAC的平分线,可得∠EAC的度数;在直角△ADC中,可求出∠DAC的度数,所以∠DAE=∠EAC﹣∠DAC,即可得出.
【解答】解:∵△ABC中,∠B=40°,∠C=62°,
∴∠BAC=180°﹣∠B﹣∠C
=180°﹣40°﹣62°
=78°,
∵AE是∠BAC的平分线,
∴∠EAC=∠BAC=39°,
∵AD是BC边上的高,
∴在直角△ADC中,
∠DAC=90°﹣∠C=90°﹣62°=28°,
∴∠DAE=∠EAC﹣∠DAC=39°﹣28°=11°.
22.若符号“”称为二阶行列式,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
=ad﹣bc,请你根据上述规定求出下列等式中x的值:
=1.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根据已给的运算,可得2(x﹣1)﹣3x=1,解此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1)﹣3x=1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3
系数化1得:x=﹣3.
23.在一次“手拉手”捐款活动中,某同学对甲.乙两班捐款的情况进行统计,得到如下三条信息:
信息一.甲班共捐款120元,乙班共捐款88元;
信息二.乙班平均每人捐款数比甲班平均每人捐款数的0.8倍;
信息三.甲班比乙班多5人.
请你根据以上三条信息,求出甲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甲班平均每人捐款为x元,根据甲班比乙班多5人,以人数做为等量关系可列方程求解,从而求出结果.
【解答】解:设甲班平均每人捐款为x元,
依题意得
整理得:4x=8,解之得x=2
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
答:甲班平均每人捐款2元
2016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