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课件(共70张PPT)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贵州)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课件(共70张PPT)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贵州)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04 15: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考点清单 夯基础
聚焦贵州 知命题
实战演练 提能力
重点实验 精探究
考点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六类营养物质
(1)分类:包括 等六类。
糖类、脂质、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无机盐
维生素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食物来源 谷类、薯类等 肥肉、花生等 瘦肉、牛奶等
特有功能 人体重要的   物质 人体重要的    能源 物质 人体的    以及受损 细胞的    都离 不开蛋白质
共同功能 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   ,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能源
(2)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比较
备用
生长发育
修复和更新
有机物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① :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人体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都要借助水才能运输。

②无机盐
种类 缺乏时的表现
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缺钙易患   ;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   
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肌无力、骨痛等
含铁的无机盐 患 
含碘的无机盐 患   ,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
缺铁性贫血
地方性甲状腺肿
(4)维生素
夜盲症
种类 缺乏时的表现
维生素A 皮肤干燥、   、干眼症等
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叶酸(维生素B9) 巨幼红细胞贫血、胎儿神经管畸形等
维生素C 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   )、抵抗力下降等
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等
坏血病
佝偻病
2.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1)来源:存在于蔬菜、水果、海藻和粮食等食物中。
(2)作用: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结合大量的水,使肠道内的物质不至于太干燥;能够促进胃肠的 和排空;还可能是某些肠道菌群的重要“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从而有利于维护 的健康、预防 、维持正常体重等。
蠕动
心脑血管
糖尿病
考点二 消化和吸收
1.食物的消化
(1)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 的物质的过程。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淀粉、 、 等分子较大的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细胞吸收
脂肪
蛋白质
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图示
消化腺

小肠
消化道
(2)组成及功能
组成 功能
消 化 道 口腔 牙   食物,舌   食物
咽 食物的通路
食管 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胃 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大肠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排出粪便
咀嚼
搅拌
小肠
消 化 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内含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分泌胃液,内含盐酸和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 分泌   (不含   ,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储存在胆囊中,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胰 分泌   ,含有多种消化酶,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肠腺 分泌   ,含有与消化有关的酶,可以消化多种物质
唾液淀粉酶
蛋白酶
胆汁
消化酶
胰液
肠液
3.食物的消化过程
咀嚼
搅拌
麦芽糖
蛋白质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4.营养物质的吸收
(1)概念:食物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 进入血液的过程。
(2)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
消化道
器官 吸收的物质
胃 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
   (主要器官) 水、无机盐、    、   等
大肠 一部分水、无机盐和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维生素
(3)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胆汁

小肠绒毛
一层上皮
考点三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1)概念: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物质的种类要 ;“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要 ,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齐全
合适
(2)平衡膳食宝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将食物分为五类,用“ ”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提倡大家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应贯穿于生产、运输、加工、储存、烹饪等全过程。例如,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是否有食品 编号,还要注意 、 和过敏原提示信息;要保持厨房和炊具干净;蔬菜、水果洗干净了再食用;不吃过期、发霉、有毒的食品;禁止违法食用野生动物;聚餐时使用 ,可有效减少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
(2)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于2021年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生产许可证
生产日期
保质期
公筷、公勺
实验 探究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实验梳理
1.提出问题: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吗
2.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 、 以及 都有关系。
3.进行实验
牙的咀嚼
舌的搅拌
唾液
试管编号 ①号 ②号 ③号
馒头处理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唾液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水浴加热    温水中,   分钟
滴加碘液 各滴入2滴碘液,振荡试管
馒头块
2毫升清水
37 ℃
5~10
4.现象与结论
不变蓝
试管编号 ①号 ②号 ③号
现象      
结论 馒头变甜与   、   以及   都有关系
变蓝
部分变蓝
牙的咀嚼
舌的搅拌
唾液
(1)本实验的对照组是①号试管,②号试管和③号试管是实验组。
(2)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对照,变量是唾液;①号试管和③号试管对照,变量是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3)③号试管部分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不能与馒头块充分接触,无法将淀粉全部分解。
难点剖析
(1)水温问题:将试管放在37 ℃温水中水浴加热的原因是此温度下酶的活性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2)时间问题:水浴加热5~10分钟的原因是消化酶催化淀粉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时间过短,则不能充分分解淀粉,导致滴加碘液后都变蓝。
(3)控制单一变量问题:本实验的变量是 、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保持 。
实验分析
最强
唾液
相同且适宜
一题通关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迁移应用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37 ℃水浴10分钟,充分搅拌 滴加两滴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 37 ℃水浴10分钟,充分搅拌 滴加两滴碘液
3号 馒头块+2毫升唾液 37 ℃水浴10分钟,不搅拌 滴加两滴碘液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为一组 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
(2)1号试管、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 .
(填“变蓝色”或“不变色”),2号试管 (填“变蓝色”或“不变色”)。1号试管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3)3号试管的现象是 (填“部分变蓝色”或“不变色”)。
对照
有无唾液
不变

变蓝色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
成麦芽糖
部分变蓝色
(4)以“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两组做对照。将馒头切成碎屑模拟 的作用,充分振荡试管模拟 的作用。
(5)原因分析 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
等。
(6)本实验用37 ℃水浴加热,是因为 。
1号试管和3号试管


馒头碎屑与唾液未充分混合、搅拌不充分、试管保温时间
不够、唾液量不够
37 ℃时消化酶的活性最强
(7)若再设置一个4号试管,探究温度对消化的影响,该怎么做
.

向4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放入盛有10 ℃水的烧杯中,
充分搅拌,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加入2滴碘液
(8)本实验有比较明显的缺陷,请你指出来: .

(9)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 。
实验次数过少,应进行多次
重复实验
细嚼慢咽
命题点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叶蔬菜、水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2)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所以,补钙最好一起补维生素D。
(3)①能提供能量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②不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③能构成细胞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
(4)①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的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②不需要经过消化直接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5)相同质量下,脂肪所含的能量最多。
(6)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1.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下列粽子的食材中糖类含量较高的是( )
A.糯米 B.咸蛋黄
C.花生种子 D.腊肉
2.(2024黔东南)下列各项中属于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的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A
B
3.(2025仁怀二模)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B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B1 铁 钙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贫血症 骨质疏松症
4.临床上,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的病人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主要目的是( )
A.补充水分
B.供给全面营养
C.提供能量
D.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
5.(2025贵阳期中)下表是每百克鲜鸡蛋和食物A的部分营养成分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成分 鲜鸡蛋 食物A
蛋白质/克 13.3 8.7
脂肪/克 8.8 0.5
糖类/克 2.8 2.3
维生素A/毫克 234.0 0
A.相同质量的食物A所含的能量比鲜鸡蛋多
B.表中所列营养成分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鲜鸡蛋可以预防坏血病
D.鲜鸡蛋预防夜盲症效果比食物A好
1.有机物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2.维生素A是一种简单的无机物。( )
3.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
4.只有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才能有效防治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
易错判断
×

×
×
命题点二 消化和吸收 [贵阳2023.5,贵阳2024.5]
(1)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的功能
①既消化又吸收的器官是胃和小肠。②不消化也不吸收的器官是咽、食管和肛门。③只消化不吸收的器官是口腔。④不消化只吸收的器官是大肠。
(2)肝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3)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1.回归教材 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1”能出现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 )
A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2025贵州模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图甲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B.图甲中c层食物是在图乙中的h部位开始消化
C.图乙中i处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起作用的都是其所含的消化酶
D.图甲中e层食物的消化过程可用图乙中z曲线来表示
3.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
A.该实验可以得出37 ℃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的结论
B.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C.在步骤④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
D.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唾液
4.(2025遵义模拟)如图是某品牌牛奶包装盒上的部分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C
A.常喝牛奶能补钙
B.该牛奶已过期,不能饮用
C.牛奶中的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D.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需消化才能被吸收
5.推理判断 如图表示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部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
A.①可以表示唾液腺,②为唾液
B.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可以表示吸收
C.若①是胰腺,则②中不含脂肪酶
D.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可以是脂肪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
2.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
3.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只与唾液有关,馒头在口腔中被消化成麦芽糖。( )
4.肝炎患者厌食是因为胆汁分泌过少。( )
5.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
6.胆汁、肠液和胰液与脂肪的消化有关。( )
7.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均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 )
易错判断
×

×

×

×
命题点三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贵阳2024.5]
(1)营养物质并不是摄入越多越好。例如,过多地摄入糖类或脂肪会导致肥胖等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2)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1.(2025贵州模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熟食品的制作可以不用分开
B.购买食品要检查包装和生产日期
C.购买安全可靠的食品或食品原料
D.利用冰箱冷藏食品时间不宜过长
A
2.(2024贵州)某同学早餐吃了面包、牛奶和鸡蛋。据营养物质进入体内变化的知识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早餐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最终在胃被消化吸收
B.血液流经小肠后其中葡萄糖等小分子有机物含量增加
C.组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
D.据图,建议该同学当天的中、晚餐应补充果蔬类
A
3.据新闻报道,某粮食公司将过期应急大米更换包装,重新打码新日期后销往当地一些乡村学校。关于该事件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过期粮食只要没有变质可以售卖
B.长有虫卵的粮食清理后可降价售卖
C.变质的粮食经过发酵后可用作有机肥销售
D.为节约粮食,霉变的粮食处理后可继续售卖
C
4.(2025贵州模拟)学生餐饮应该按照“五谷、粗细、荤素、多样”的原则合理搭配,关于青少年学生需求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吃海带、紫菜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B.中小学学生为了长高,应该多吃肉类,少吃蔬菜水果
C.每天摄取含淀粉丰富的食物,可以为生命活动补充充足的能量
D.中小学学生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
1.合理营养是指以肉、蛋、奶和水果为主食。( )
2.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需要多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
3.购买袋装食品时,一定要查看生产日期等信息。( )
易错判断
×


1.(2025无锡)被称为人体必需的“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
A.糖类 B.维生素
C.纤维素 D.无机盐
2.(2025连云港)盛产于连云港的沙光鱼、对虾、梭子蟹肉质鲜美,它们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C
B
3.长期偏食挑食,不利于身体健康。下列营养物质与其缺乏症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缺铁——缺铁性贫血
B.缺维生素A——色盲
C.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D.缺维生素D——佝偻病
B
4.肠道显微胶囊是可吞咽的小型设备(如图甲),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结合图乙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A.吞入后依次经过①→④→⑥→③
B.可进入②,②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C.可进入④,④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可进入⑥,⑥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5.(2025许昌)我们食用的各种食物在人体消化道中被消化吸收,最终被人体利用。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内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
B.③是胰腺,它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C.④是肝脏,能分泌胆汁
D.⑥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D
6.(2025驻马店)河南烩面是一种面、汤、菜融合而成的传统风味小吃,以面香、肉嫩、味美著称。烩面中的羊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内最终被消化为( )
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脂肪酸
C
7.(2025北京大兴区)下图为人体小肠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
A.环形皱襞可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大
B.小肠绒毛的表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小肠绒毛内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消化
D.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能够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A.图甲中的“ ”为2 mL唾液,则该实
验的变量是唾液
B.37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保温10分
钟是为淀粉酶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
C.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加入
2 mL唾液的试管会变蓝
D.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图乙过程①发生在口腔,a酶是唾液淀粉酶,b物
质是葡萄糖
8.图甲为“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9.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强调了均衡膳食对于健康的重要作用。关于均衡膳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五谷”含有的淀粉等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B.“五果”含有的维生素C可预防佝偻病
C.“五畜”含有的蛋白质可参与构建身体
D.“五菜”含有的膳食纤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
10.学习了相关知识的小李选择下表中的5种食物构成他的午餐。小李选择的食物中应作为主食的是( )
D
食物 糖类/g 脂肪/g 蛋白质/g 维生素A/mg 维生素C/mg 维生素D/mg
甲 0.4 90 6 4 7 40
乙 48.2 7 38 40 12 0
丙 8.8 9.5 65 7 10 14
丁 76.8 0.6 7.7 0 0 0
戊 18 2 6 3 220 0
A.甲 B.乙 C.丙 D.丁
11.(2025北京石景山区改编)平衡膳食能最大限度满足人体的营养物质,保证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平衡膳食的是( )
A.不吃早餐,偏食挑食
B.少油少盐,控糖限酒
C.规律进食,适量饮水
D.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A
12.(2025新疆)下面是社团绘制的骆驼奶营养调查记录表,相关结论中正确的是( )
C
选项 成分 含量/% 结论
A 水 83.01 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B 乳糖 3.81 建造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C 蛋白质 2.69 能被分解成氨基酸
D 脂肪 2.68 主要供能物质
13.《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5年版)》建议成人肥胖患者在饮食中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少吃高能量食物,饮食清淡等。下列针对成人肥胖患者的食谱中,最合理的是( )
A.脆皮五花肉、炸薯条、冰激凌
B.杂粮面、凉拌黄瓜、水煮鸡胸肉
C.油焖茄子、白米饭、麻婆豆腐
D.葱爆牛肉、方便面、炒腊肠
B
14.西梅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科研人员为验证西梅膳食纤维的作用,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 别 小鼠数 量/只 便秘 程度 饲喂 方式 实验结果
首次排便时间 的平均值/小时 6小时内排便
量的平均值/粒
甲 20 不便秘 正常饲喂 2.1 17.4
乙 20 便秘程 度相同 正常饲喂 4.2 3.2
丙 20 便秘程 度相同 ① 3.5 11.4
(1)丙组在①处添加一定量的西梅膳食纤维,同时也保证正常饲喂的目的是 。
(2)实验结果表明西梅膳食纤维能 排便时间、 排便量。
(3)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丙组小鼠大肠组织受损的细胞数量比乙组少,由此推测西梅膳食纤维能 (填“降低”或“加剧”)大肠组织损伤。
控制单一变量
缩短
增加
降低
(4)受到上述试验结果的启发,某同学提出“便秘患者也可以通过食用西梅改善症状,但其中糖的比例较高,应该少吃”。针对这种说法,从合理和不合理两个角度说出你的理由: .
.
.
.

合理角度:西梅富含膳食纤维(实验已证明其促排便作用),便秘患者食用西梅可改善症状。不合理角度:①实验对象为小鼠,人体效果需进一步验证;②西梅的糖分对健康人群影响较小,但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③改善便秘需在各方面采取措施(如饮水、运动),不能仅依赖单一食物
15.下表是某班同学设计的“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馒头处理 适量馒 头碎屑 适量馒 头碎屑 适量馒 头碎屑 适量馒
头块
液体 2 mL 唾液 2 mL 清水 A 2 mL 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温度 37 ℃ 37 ℃ 0 ℃ 37 ℃
加入碘液 2滴
(1)1号和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原因分析 将1号、2号和4号三支试管放入37 ℃的温水中,主要原因是

(3)如果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时,则A处应填 .

(4)1号和4号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
(5)实验现象中,1号试管中不变蓝,其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 . 分解了。
唾液可以消化淀粉吗
37 ℃是人体口腔的正常温度,此温度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适温度
2 mL
唾液
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唾液淀粉酶
16.跨学科实践 模型制作 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制作消化系统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并针对该模型设计了评价量表。
中考新考法
“消化系统模型”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 完整性 器官完整,比例得当,顺序正确 消化道各器官完整、顺序正确,消化腺器官缺失1个或位置不正确 消化道各器官有缺少或顺序不正确,消化腺器官有2个或2个以上缺失或位置不正确
材料与 匹配 有3处材料能模拟演示对应结构的功能 有1处材料能模拟演示对应结构的功能 都不能模拟演示对应结构的功能
某同学利用橡皮泥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模型。
(1)模型中A表示的器官是 。
(2)根据评价量表,该模型“结构完整性”被
评为“优秀”,“材料与匹配”被评为“待改
进”。为使该模型的“材料与匹配”达到优
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可用 (填“卡纸”或“超轻黏土”)代替橡皮泥制作模型。

超轻黏土
(3)评价与交流课上,小科同学还展示了自己另外制作的小肠内壁模型(图乙),将一张白纸卷成圆筒状,作为小肠外壁,另一张白纸折成扇状,放在圆筒状白纸内,作为小肠内壁。如果你是小科,请你说出这个模型表示的小肠内壁特点,以及该结构特点与对应功能的适应关系: .

小肠内壁有
环形皱襞,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