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认识生物
考点清单 夯基础
聚焦贵州 知命题
实战演练 提能力
考点一 科学探究的方法
方法 要求
观察 (1)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
(2)要有明确的目的;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做好记录;
(3)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过程中要积极思考;
(4)需要同其他人交流看法,进行
讨论
调查 (1)明确调查 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 ;
(2)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3)对调查结果要进行 ,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目的
方案
整理和分析
实验 (1)对照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 ,只能有一个 ,其他条件都相同;
(2)实验测定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 ,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应当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3)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4)遵循 原则、 原则
对照组
重复组
变量
单一变量
重复性
除了上述科学方法之外,还包括建构模型、归纳、生物分类、统一观测标准、比较、概括、推理等。
考点二 生物的特征
生命现象 生物的特征
洋葱根尖细胞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了根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鸬鹚捕鱼 生物的生活需要
细胞
细胞
营养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生物能进行
含羞草受到碰触,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生物能对 作出反应
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开花结果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
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有的特征相同,有的特征不同 生物都有遗传和 的特性
动物出汗、排尿,植物落叶 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呼吸
外界刺激
繁殖
变异
命题点一 科学探究[贵阳2023.8]
(1)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考虑两个原则:一是要设置对照实验,二是控制单一变量。
(2)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而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
(3)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
(4)实验组:一般只控制探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
(5)实验过程中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的主要目的是减小误差,使结论更具说服力。
(6)增加生物数量可以显著减少这些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1.(2025贵州模拟)“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等天气谚语的出现主要是人们运用了(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A
2.(2025金沙模拟)在观察周边环境生物种类的活动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的名称
B.观察到的有害生物统统杀死
C.将奇特的植物带回家研究
D.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
D
3.(2025毕节模拟)为了探究某种因素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下表所示),他想探究的因素是( )
C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空气
甲 黑暗 25 适量浇水 充足
乙 光照 25 适量浇水 充足
A.温度 B.水 C.阳光 D.空气
4.近年来,紫外线对人类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探究紫外线照射对小白鼠体重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健康且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对每只小白鼠称重,计算并记录各组第1天的平均体重。
第二步:给每只小白鼠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和水,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饲养环境中的紫外线忽略不计)。
第三步:对甲组不做处理,乙、丙、丁组每天分别用相同紫外线照射1小时、3小时、6小时。
第四步:第14天对每只小白鼠称重,并计算各组小白鼠体重的平均值及体重增长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1天平均体重(克) 第14天平均体重(克) 体重增长率(%)
甲组 18.32 23.48 28.17
乙组 17.00 21.60 27.06
丙组 17.66 20.04 13.48
丁组 21.84 22.20 1.65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与乙组对照,实验组是 组,变量是 。
(2)丙组的体重增长率比甲组降低了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进一步探究 实验后,同学们推测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小白鼠9小时,其体重增长率会比照射6小时更低。为此,实验小组进行了戊组实验,除每天用紫外线照射小白鼠9小时外,其他步骤与上述实验相同。将 ,
对比,可验证同学们的推测。
乙
紫外线照射
14.69
紫外线照射会抑制小白鼠体重的增长
戊组体重增
长率与丁组体重增长率
易错判断
1.对照实验中处于理想状态或自然状态下的一组为实验组,接受变量处理的一组为对照组。( )
2.设置对照实验时,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
×
√
命题点二 生物的特征[贵阳2023.1,贵阳2024.1]
(1)判断和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看该物体是否具备生命现象,是否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
(2)每一种生物会同时具备多个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果某物体只具备某一个生物特征,则该物体不一定属于生物。如机器人能对人的指令作出相应反应、钟乳石能慢慢长大等,但机器人和钟乳石都不属于生物。
(3)病毒是唯一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1.(2025毕节模拟)校园里的丁香树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排泄 B.繁殖 C.变异 D.呼吸
2.(2024贵阳)草履虫由一个细胞构成个体,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判断草履虫是生物的证据是( )
A.分布于淡水中
B.氧和二氧化碳通过表膜进出细胞
C.吞食水中细菌
D.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B
A
3.(2025遵义模拟)小辉来到郊外农田。他看到小麦在微风中摇曳,菜青虫啃食菜叶,蜘蛛在蛛网上等猎物,燕子飞过鸣叫。以下选项不符合生物特征的是( )
A.蜘蛛等待猎物
B.菜青虫啃食菜叶
C.小麦在微风中摇曳
D.燕子捕食昆虫
C
4.(2025贵阳模拟)阳光下,小麦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这一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
5.好题多练 歌曲《上春山》是一场美妙绝伦的对古诗词的致敬之旅,其中的诗句也蕴含着生命的现象。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
A.薄寒能几许,春雨满池塘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
易错判断
1.能运动或生长的物体一定是生物。( )
2.生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
3.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4.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 )
×
×
×
×
1.(2025新疆)用红外摄像机记录雪豹生活习性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抽样法
C.观察法 D.推测法
2.(2025湖南)蜜蜂在花间飞舞,采集花蜜。这说明蜜蜂具有的生物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 B.需要营养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B
3.(2025云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这句诗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
4.(2025新疆)社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探究实验不正确的是( )
A.蚯蚓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B.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C.温度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D.光照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
A
5.(2025凉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采用了模拟实验法
B.孟德尔在研究遗传规律时,采用了数据统计分析法
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设置了对照实验
D.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推测
D
6.气室高度、蛋黄指数和浓蛋白含量都是衡量鸡蛋新鲜程度的指标。为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对鸡蛋品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规模化养殖的鸡蛋60枚,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4 ℃环境下储存,另一组在
25 ℃环境下储存,在储存的第0、7、14、21天,分别测定鸡蛋气室高度、蛋黄指数(指蛋黄高度与蛋黄直径之比)和浓蛋白含量,并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 气室高度 (mm) 蛋黄指数 浓蛋白含量 (%) 4 ℃ 25 ℃ 4 ℃ 25 ℃ 4 ℃ 25 ℃
第0天 2.67 2.00 0.47 0.47 0.71 0.67
第7天 3.33 6.00 0.44 0.33 0.71 0.64
第14天 3.33 6.67 0.43 0.27 0.60 0.44
第21天 7.33 12.00 0.41 0.25 0.63 0.50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在储存时间为0天时测定鸡蛋气室高度、蛋黄指数和浓蛋白含量,是为了 。
(2)原因分析 将鸡蛋的钝端放在照蛋灯下照射,用铅笔画出气室的边缘线,来确定气室的位置,再用游标卡尺就能测定出气室高度。由表中数据可得出,鸡蛋的气室高度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原因是 ,
,
。
做对照(或设置对照实验)
鸡蛋中的
水分和气体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通过气孔由内向外散失,从而引起
鸡蛋内部气室的增大
(3)蛋黄指数值越大,鸡蛋越新鲜。表中数据显示,鸡蛋的蛋黄指数值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4)判断依据 该研究表明,鸡蛋在4 ℃环境下储存时,能够有效延长鸡蛋的储存时间,依据是 ,
,
。
鸡蛋储存时
间越短,鸡蛋越新鲜
与25 ℃相比,鸡蛋在4 ℃环境下储存,气室高度
增大的幅度较小,蛋黄指数下降的幅度较小,浓蛋白含量下降的幅度
较小
7.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和氨氮含量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为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某研究小组用挺水植物(茎、叶挺出水面,根生长在水底泥土中的植物)芦苇、菖蒲、鸢尾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测算植物对污水水样中总氮、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对照组是 组,变量是 。
(2)实验结果表明,芦苇、菖蒲、鸢尾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对总氮、总磷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
甲
水生植物的种类
芦苇
(3)原理阐述 水生植物能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有助于氨氮的去除。研究显示,在相同面积水域内,与种植单一植物相比,将挺水植物与浮水植物(叶浮于水面,根生长在水底泥土中的植物)搭配种植,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其中的道理是 ,
,
。
两类植物搭配
种植,可充分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使单位面积水生植物通过光
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增加,从而提高氨氮的去除率
8.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逐年升高,该病的症状之一是记忆力减退。为研究灵芝提取物能否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用同胎正常小鼠平均分为a、b、c三组,其中b、c组培养成AD小鼠,按如下步骤饲喂90天。
组别 实验动物 处理方法
a 健康小鼠 饲喂普通饲料
b AD小鼠
c AD小鼠 饲喂等量的含灵芝提取物的饲料
②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空间记忆12天。在圆形水池中的某一固定位置设休息平台,如图甲,将小鼠放入水中游泳(注:小鼠天生厌水,在水中必须通过记忆才能找到平台休息),摄像机记录小鼠的游泳轨迹。实验结果如图丙:
(1)本实验中,b组的处理方法为 ,对小鼠进行分组时,应保证数量和大小 ,目的是 。除此之外,在实验设计中,研究人员还采用了哪些方法控制变量: ,
(写出一点即可)。
(2)由图乙可知,正常小鼠和饲喂含灵芝提取物饲料的患病小鼠的游泳路径基本徘徊在 附近,相较之下,未做任何治疗的患病小鼠游泳路径紊乱,显示其空间记忆力较差。可见,灵芝提取物 (填“有”或“无”)治疗效果。
饲喂等量普通饲料
相同
控制单一变量
选用同胎
正常小鼠平均分为a、b、c三组
休息平台
有
(3)在测量三组小鼠找到休息平台所需的时间时,应多次测量求
,以减小实验误差。据图丙可知,与b组相比,c组小鼠找到休息平台所需的时间 。
平均值
短
9.(2025云南)生物兴趣小组在学校的综合实践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对某湿地自然保护区中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防治与开发进行探究,活动任务如下。
任务一:了解入侵现状
研究显示,保护区内互花米草群落面积高达6.2 km2,与保护区红树林形成竞争关系。
任务二:评价防治方案
经过讨论,该兴趣小组对防治方案进行了梳理。
中考新考法
防治类型 防治方法 防治特点 是否选择
物理防治 刈(yì)割 割断地上部分,阻断光合作用,同时消耗根部的能量储备 是
化学防治 农药 效果显著,但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①
生物防治 种植本 土植物 不会造成②,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是
任务三:探究开发方向
该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互花米草提取液对香蕉成熟度的影响”,用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的互花米草提取液,等量喷涂于香蕉表面,对香蕉表面褐变斑块面积(通常斑块面积越大,香蕉成熟度越高)进行测量,获得了相关实验数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表中①、②补充完整:① ,② 。
(2)图中“ ”处的实验条件应为 。
(3)若该兴趣小组增设50%、60%浓度提取液的变量组进一步探究,得出“互花米草提取液对香蕉成熟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浓度为40%时抑制作用最强”的结论。据此推测新增设组别的实验结果应为 ,
。
(4)基于上述研究,若将该提取液作为保鲜剂应用于生产生活,从安全或环保的角度,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 ,
。
否
外来物种入侵
蒸馏水
新增设组
别的斑块面积都应小于蒸馏水(对照)组且大于40%提取液组
互花米草提取液是否对人体
有害;互花米草提取液是否对环境有害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