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学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B. 烧木头时,将木头架空可降低木头的着火点
说明:1 本卷共有 5大题,20 小题。全卷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5 分钟。 C. 灰汁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化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 Na-23 S-32 Cl-35.5 D. 灰汁中加入生石灰反应后,上层清液的溶质只有一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8.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两种温室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在缓解能源危机和温室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5题,每小题 1分,6~10 题, 效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每小题 2 分,共 15 分)
1.苎叶粄是寻乌县的一种特色小吃,用新鲜苎叶与糯米,经过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
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洗净 B.捣烂 C.揉团 D.蒸煮 A. 丁物质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B. 甲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2.江西庐山云雾茶享有盛名。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 C.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里的“氟”指的是( )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单质 B. 分子 C.原子 D. 元素 A. 因为铝比铁活泼,所以铝制品更容易被完全锈蚀
B. 因为常温下碱溶液的 pH大于 7,所以 pH大于 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3.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因为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 D. 因为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0.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慢慢加入过量的氧化铜后,下列如图所示的曲线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
4.某学校为同学们提供的今日食谱是红烧肉、矿泉水、馒头和米饭。从合理膳食角度
分析,食堂今天提供的菜品中缺少的一种营养素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维生素 D. 无机盐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 3 小题,先在 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
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 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 2分,其中选择 1 分,填充 1 分,共
5.2024 年 5 月 15 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绿色低碳,美丽中国”。
6 分)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1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使用纸张打印时选择双面打印 B. 为了健康,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A. KMnO4 B. NO
C. 夏天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到最低 D. 硫酸厂将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C. O2 D.
6.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12.如图 1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30 ℃时,将等质量的
A. 烧开水时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隔增大 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盛有 100 g 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显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后的现象如图 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臭氧却不能—不同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A.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 10 ℃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剂较多的是硝酸钾
7.《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漂洗丝帛(主要成分为蚕丝)的工艺: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 C. 烧杯甲中加入的是氯化钠,烧杯乙中加入的是硝酸钾
(含 K2CO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生石灰漂洗即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烧杯甲与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________乙(选填“>”“<”或“=”)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蚕丝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试卷第 1页,共 3页
{#{QQABJQio4gA4kAaACD5rA0lkCAuQkJCjJYoEBVAWOAwCwZFAFKA=}#}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
(4)古籍记载“凡煎炼亦用洪炉,入(锡)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鞲(指鼓入空气)熔化。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火力已到,砂不即熔,用铅少许勾引,方始沛然流注”。高温下木炭还原锡砂(SnO2)生成锡和二氧化
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Ⅲ.文物修复与保护
(5)发掘的某些珍贵文物可放入氮气保护箱中,是因为氮气 。
B 分离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钾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6.(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探究空气成分的历程。
【模型构建】化学家拉瓦锡为探究空气成分,采用如图 1 装置进行实
C 除去硝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银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验,持续加热 12 天后,密闭装置空气成分中________(填化学式)的含
量减少,玻璃钟罩内液面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D 因此,总结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思维模型如下: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有 4 小题,共 23 分) 【模型感知】图 2 是仿照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实验原理而设计的装置:集气瓶
14.(5 分)以研促学,知行合一。 中水的作用是 。从模型建构的角度分析,“燃烧匙中盛放足量
(1)劳动体验研学。用天然气生活煮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燃烧的红磷”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
家用天然气中常添加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6S),提醒人们注意天然气泄漏,乙硫醇中 【模型运用】以下课本实验原理与上述思维模型相同的是 (填序号,双选)
碳、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科普文化研学。参观自然水厂时,用活性炭除去颜色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
的 。
(3)传统文化研学。《本草纲目》中有关黑火药记载如下:“火药乃焰硝、硫磺、杉木炭
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6 分)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 K2CO3、KCl、K2SO4三种溶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回收 KCl
点燃
S+2KNO3+3C=====X+N2↑+3CO2↑,则 X的化学式为 。 晶体,设计操作流程如下:
(4)绿色生态研学。研学结束后,废弃易拉罐应放入标有 (填序号)图标的垃圾桶
内。
15.(6 分)文物考古彰显我国古今科技文明。
Ⅰ.科技助力文物发掘 (1)操作 1 和操作 2 的名称是 。
(1)用作测定文物年代的碳-14,衰变时核内质子数发生改变,则衰变后元素种类 (选 (2)滤渣 1 的成分是 。
填“改变”或“不变”)。 (3)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 K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璀璨文明再现 (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双选)
(2)石青[主要成分为 Cun(CO3)2(OH)2]是彩绘陶俑的一种矿物颜料,铜元素化合价为+2, A. 操作 1和操作 2均需使用烧杯、玻璃棒、漏斗
则 n= 。 B. 滤液 1中含有两种溶质
(3)“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在空气中加热,反复捶打,成为韧性十足的“百 C. 步骤③加入适量稀盐酸的过程中无明显现象
炼钢”,该过程中,生铁的含碳量 (填“升高”或“降低”)。 D. 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包括降温结晶,说明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试卷第 2页,共 3页
{#{QQABJQio4gA4kAaACD5rA0lkCAuQkJCjJYoEBVAWOAwCwZFAFKA=}#}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8.(7 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取少量该果蔬洗涤盐样品于试管 溶液显碱性,猜想 1
小明 中,加入少量水溶解,再其向滴 成立。
加几滴酚酞溶液。
取样品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试管 A 中有水珠产 猜想 2 成立,试管 B
生,试管 B中液体变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小美 浑浊。 程式为____________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兴趣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小明和小美的结论不正确
(3)若用 E装置收集某种气体,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1)小明结论不正确的原因是 。
(4)在密闭容器中引燃一定质量的碳粉(如图 2 所示),一段时间后碳粉消失。用压强传 (2)小美结论不正确的原因是不能排除果蔬洗涤盐样品中是否含有 。
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同温下,容器内压强与气体分子数成正比)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 (3)小月同学在小美同学实验的基础上,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然后向其滴加少量稀氯
示。 化钙溶液,若观察到 ,确定了猜想 3 成立。
① CD段压强上升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继续探究】为了测定该品牌果蔬洗涤盐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先向装置中通入
② E点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会氮气,称量装置 D的质量为 a g,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装置 B中的 m g样品,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
19.(9 分)果蔬洗涤盐能有效清除瓜果蔬菜表面的残留农药、污物。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 反应,打开弹簧夹继续通入氮气,实验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 D的质量为 b g.
牌果蔬洗涤盐成分进行探究,其说明书如下:
名称:果蔬洗涤盐
净含量:400g
保质期:五年
储存方法:常温下置于干燥处存放,防潮
pH (4)装置 C中盛放的药品作用是 。配料表:食用精制食盐、食品级 调节剂
(5)该果蔬洗涤盐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 a、b、m的式子表示)。
【提出问题】兴趣小组对配料表中的成分很好奇,pH调节剂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反思】如果没有 E装置,则实验所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将会 (选填“偏大”“偏
【查阅资料】①果蔬洗涤盐 pH调节剂的成分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小”或“不变”)。
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 1小题,10 分)
②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和稀氯化钙溶液反应,碳酸钠溶液能和稀氯化钙溶液反应; 20.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盐湖中的纯碱常常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
③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钠受热不分解; 它杂质忽略不计)。取 8 g纯碱样品放在烧杯中并不断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
④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滴加至 40 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 45.8 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提出猜想】猜想 1:碳酸钠 猜想 2:碳酸氢钠 猜想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实验前将纯碱样品研碎的目的是 。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对有关猜想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2)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 m是 g。
(3)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
(4)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数目大小关系为 n(Na+) n(Cl )(选填“>”“<”
或者“=”)。
试卷第 3页,共 3页
{#{QQABJQio4gA4kAaACD5rA0lkCAuQkJCjJYoEBVAWOAwCwZFAFKA=}#}寻乌县2025年学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1.D 2.D 3.D 4.C 5.A 6.D 7.C 8.D 9.D 10.B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其中每小题的选择1分,填充1分)
11.B CO2(合理即可) 12.B > 13.C 取样,灼烧,闻气味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14.(5分)(1)CH4 24:32或12:16或6:8或3:4 (2)吸附性
(3)K2S (4)B
15.(6分)(1)改变 (2)3 (3)降低
(4)C+SnO2Sn+CO2↑(2分)
(5)化学性质稳定
(6分)【模型构建】O2 上升
【模型感知】吸热且吸收五氧化二磷(答对一点即可给分) 改变压强
【模型运用】AC(2分,错选或者漏选不给分)
17.(6分)(1)过滤 (2)BaCO3和BaSO4(写错或者漏写不给分)
(3)BaCl2+K2CO3=BaCO3↓+2KCl(2分)
(4)AB(2分,错选或者漏选不给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两小题,共16分)
18.(7分)(1)长颈漏斗
(2)AE 2KMnO4K2MnO4+MnO2+O2↑(2分)
(3)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4)①反应放热或反应生成气体 ②CO和CO2(写错或者漏写不给分)
19.(9分)【实验探究】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Ca(OH)2 + CO2 = CaCO3↓ + H2O(2分)
【交流反思】(1)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均呈碱性
(2)Na2CO3 (3)有白色沉淀生成
【继续探究】(4)吸收水蒸气 (5)或或
【实验反思】偏大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20.(10分)(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1分)
(2)2.2(1分)
(3)解:设8 g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1分
106 44
X 2.2g
= -------1分
解得X=5.3g-------1分
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100%≈66.3%------2分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66.3%。-----(设答全对1分)
(4)<(2分)